小学数学总复习归类讲解及训练(六).pdf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6085556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475.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总复习归类讲解及训练(六).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学数学总复习归类讲解及训练(六).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总复习归类讲解及训练(六).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总复习归类讲解及训练(六).pdf(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总复习归类讲解及训练(六) 主要内容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比例 将 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使学生联系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理解比例的意义和作用,认识比例的 “项”、“内项”和“外项”;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应 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3、使学生在认识比例、应用比例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不同领域数学 内容的内在联系,增强用数和图形描述现实问题的意义和能力,丰 富解决问题的策略,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考点分析 1、把一个图形按一定比放大或缩小,就是把它的每条边按一定的比放 大或缩

2、小。 2、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3、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 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4、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 质。 5、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意三项,就可以求出这 个比例中的另一个未知项。求比例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典型例题 例1、(把图形按某个比相应放大或缩小, 形状没有改变, 只是大小变了) A B C (1) 长方形 A 的长是 1.5 厘米,宽是 1 厘米;长方形 B 的长是 3 厘米, 宽是 2 厘米。这两个长方形的长有什么关系?宽呢? (2) 如果要把长方形 A 按 1:2 的

3、比缩小,长和宽应是原来的几分之几? 各是多少? 分析与解: (1) 长方形 B 的长是长方形 A 的 2 倍,宽也是长方形 A 的 2 倍。或者 说长方形 B 和长方形 A 长的比是 2:1,宽的比也是 2:1。 把长方形的每条边放大到原来的 2 倍,放大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 与原来长方形的比是 2:1,就是把长方形 A 的长和宽按 2:1 的比进 行放大。 (2) 把长方形 A 按 1:2 的比缩小后为长方形 C,长、宽缩小为原来的 ,图 C 的长是 0.75 厘米,图 C 的宽是 0.5 厘米。 由此可见,放大或缩小前后图形形状没有改变,还是长方形,只是大 小变了。 例 2、(根据指定的比,

4、将图形按要求放大或缩小) 先按 3:2 的比画出长方形 A 放大后的图形 B,再按 1:2 的比画出长方 形 A 缩小后的图形 C。 (1)图 B 的长、宽各是几格? (2)图 C 呢? (3)观察这三幅图形,你有什么发现? 分析与解: (1) 按 3:2 的比将长方形 A 放大,即将长方形 A 的长与宽分别扩大 1.5 倍,那么图 B 的长为 61.5 = 9 格,宽为 41.5 = 6 格。 (2) 按 1:2 的比将长方形 A 缩小,即将长方形 A 的长与宽分别缩小到原 来的 ,那么图 C 的长为 62 = 3 格,宽为 42 = 2 格。 (3) 从这三幅大小不同的图形上可以看出,放大

5、或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 的图形比较,大小虽变了,但形状不变,而且各条边长度的变化都 符合指定的比。 点评:按比例放大图形或缩小图形,关键是要先根据比确定是放大还是 缩小,然后确定好每条边的长度,画出图形就行了。 例 3、(将两个相等比写成一个等式) 图 B 是由图 A 放大后得到的,你能分别写出这两幅图中各自的长与宽 的比吗?比较写出的两个比,你有什么发现? A B 分析与解: (1)图 A 中长与宽的比是 4:3;图 B 中长与宽的原始比是 8:6,而 8:6 化简后就是 4:3。 (2)这两个比化简后都是 4:3,比值相等,说明这两个比可以写成一 个等式。即 4:3 = 8:6 或 = ,都

6、读作:4 比 3 等于 8 比 6。 例 4、(认识比例) 下面哪几组中的两个比能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下来。 (1) 5 :6 和 15 :18 (2) 0.2 :0.1 和 3 :1 (3) : 和 1.2 :0.8 (4) 6 :2 和 : 分析与解: 分别求出每组中两个比的比值,如果相等就能组成比例,不相等就不能 组成比例。 (1) 因为 5 :6 = ,15 :18 = ,所以 5 :6 = 15 :18。 (2) 因为 0.2 :0.1 = 2, 3 :1 = 3,所以 0.2 :0.1 和 3 :1 不 能组成比例。 (3) 因为 : = , 1.2 :0.8 = ,所以 :

7、= 1.2 :0.8。 (4) 6 :2 = 3, : = 3,所以 6 :2 = : 。 点评: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可以像题目中的方法一样,求出两 个比的比值,比值相等就能组成比例,否则就不行。这样解题的依据是 比例的意义。 A B C 3 厘米 6 厘米 4 厘米 8 厘米 3 4 6 8 2 1 2 1 2 1 3 1 3 1 3 1 8 1 8 1 8 1 8 3 8 3 8 3 6 5 6 5 2 3 2 3 例 5、(比例的各部分名称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一台织布机 3 小时织布 3.6 米,4 小时织布 4.8 米。你能根据数量间的 关系写出比例吗? 分析与解: (1) 这台

8、织布机织布米数和织布时间的比相等。 3.6 :3 = 4.8 :4 (2) 这台织布机织布米数的比和织布时间的比相等 3.6 :4.8 = 3 :4 (3) 这台织布机织布时间和织布米数的比相等。 3 :3.6 = 4 :4.8 介绍“项”: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 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例如: 3.6 :3 = 4.8 :4 内项 外项 观察题中的三个比例,你有什么发现? 3.6 :3 = 4.8 :4 3.6 :4.8 = 3 :4 3 :3.6 = 4 :4.8 (1)3.6 和 4 可以同时做比例的外项,也可以同时做比例的内项。 (2)3.6 4

9、= 3 4.8, 可见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3) 如果把 3.6 :3 = 4.8 :4 改写成分数形式 = ,等号两边 的分子、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结果也相等。 (4) 如果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四个项,即 a : b = c : d, 那么这个规律可表示成 ad = bc 或 bc = ad。 (5)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 质。 例 6、(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 根据 2 7 = 1.4 10 这个等式写出几个比例。 分析与解: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得出 2 和 7、1.4 和 10 这两组 数要么同时是比例的外项,要么同时是比例的内项。

10、1.4 : 2 = 7 : 10 1.4 : 7 = 2 : 10 10 : 2 = 7 : 1.4 10 : 7 = 2 : 1.4 2 : 1.4 = 10 : 7 2 : 10 = 1.4 : 7 7 : 1.4 = 10 : 2 7 : 10 = 1.4 : 2 点评: 像这样的比例一共可以写 8 个。但它们不变的是 2 和 7 要么 同时为内项,要么同时为外项,而 1.4 和 10 这一组数也一样。写的时 候可以一组一组地写了。 例 7、(按比例放大的含义) 王叔叔在电脑上将下面的图片按比例放大,放大后的图片的长是 12.5 厘米,你有什么发现? 4 厘米 5 厘米 分析与解:按比例

11、放大就是把原图形中的各部分线段都按相同的比放 大,放大前后的相关线段的厘米数是可以组成比例的。两张图片长的 比与宽的比可以组成比例, 两张图片中各自长、 宽的比也可以组成比例。 12.5 : 5 = 宽 : 4 或 12.5 : 宽 = 5 : 4 例 8、(解比例) 上图中宽是多少厘米? 分析与解:在解比例时,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为积相等的 式子,然后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来解答。 解:设宽是厘米。 12.5 : 5 = : 4 5 = 12.5 4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 5 = 50 = 10 答:放大后图片的宽是 10 厘米。 点评:像上面这样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同学们,你会

12、解答 这个比例吗?试试看吧! 模拟试题 1、一张长方形图片,长 12 厘米,宽 9 厘米。按 1 : 3 的比缩小后,新图 片的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这张图片( )不变,大 小( )。 2、一块正方形的花手帕,边长 10 厘米,将其按( )的比放大后,边长 变为 30 厘米。 3、按 2 : 1 的比画出平行四边形放大后的图形,按 1 : 3 的比画出长方形 缩小后的图形。 4、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6 10 和 9 15 20 5 和 4 1 5 1 和 6 2 5、在 2 5、12 0.2、310 15 三个比中,与 5.6 14 能组成比例的

13、一个比是 ( )。 6、在比例里,两个( )的积和两个( )积相等。 7、如果 A3=B5,那么 A B= ( ) ( )。 8、从 6、24、20、18 与 5 这五个数中选出四个数组成一个比例是: ( ) ( ) = ( ) ( )。 9、根据 38 = 46 写成的比例是( )、( )或( )。 10、甲数的 25% 等于乙数的 75%,那么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 )。 11、 把左边的平行四边形按比例缩小后得到右边的平行四边形, 求未知数X。 (单位:厘米) 13、解比例 =3:12 14、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是 30,已知一个内项是 10,另一个内 项是( )。 3 3.6 4 4.8 x 12.5 4 5 = x 9 0.8 4.5 =: 6 1 5 2 2 1 x= 18 1.3 3.6 x =: 4 3 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