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中小学数字化校园.doc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6086515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承德市中小学数字化校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承德市中小学数字化校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承德市中小学数字化校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承德市中小学数字化校园.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承德市中小学数字化校园.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承德市中小学数字化校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承德市中小学数字化校园.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承德市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评估标准(讨论稿)一、组织与管理1.学校设立由一把手直接负责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领导小组。领导层对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充分认识,积极主动地参加或举办数字化教育学习、研讨和培训活动。对本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有明确的规划,把这项工作作为学校的经常性工作来抓。2.建立教育信息技术中心,设置1名专职负责人。中心人员结构合理,包括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多学科教学骨干、网络管理教师等。3.建有多元化信息化资金来源保障机制,确保数字化校园建设与日常运行所需经费投入,并在人力、物力的投入方面有充分保障。4.每年安排专项经费保证信息化工作的正常开展,经费列入年度预算,专门

2、用于信息技术设备运行维护、技术人员培训等,账目明晰。5.有健全完善的责任制度。包括工作细则,培训制度,信息发布制度,信息资源的采集制度,网上教学、考试、辅导使用制度,学校办公管理制度,网络安全运行维护制度等。 6.建立有利于加快学校信息化进程、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的激励评价机制。二、信息化环境建设7.学校按规定带宽接入上级教育城域网。网络核心应采用千兆级或更高性能的标准设备,能够承载数字、语音、图像、视频等各种数据传输。楼宇之间采用室外光纤连接,网络布线采用超五类以上标准。8.网络布点覆盖所有教室和办公室,带宽不低于百兆。一般教室具备2台以上,重点教室具备3

3、台以上终端接入能力。9.超过24轨的学校应该配备无线接入设备,采用有线与无线相结合的网络传输方式。10.建设虚拟化校园网。建有具有一定开放性、扩展性并彰显个性的校园网平台,实现教学、科研、管理及服务的信息化。11.每个教室都配备数字化网络教学终端。普通教室均需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包括计算机、投影机、先进的交互式显示设备、视频实物展示台等。12.专任教师人数与计算机数量不低于1:1,学生人数与计算机数量比应达到8:1。13.每12个班(低于12个按12个计算)建设1个综合性电子学习教室,计算机按最大班额配备。该教室同时具备语音教室、电子阅览室的功能。14.对实验室进行数字化改造,实验结果处理、实

4、验教学效果总结能够与数字化教学系统相结合。15.至少建有1个公用多媒体报告厅,设备包括计算机、数字投影机、视频展示台、话筒、功率放大器、音箱、中央控制台等。16.完善数字化校园配套设施建设。在校园网的基础上建设校园网络电话系统、校园广播系统和校园电视台。校园“一卡通”系统具备学生消费管理、身份识别和校务管理等功能。17.家校互联系统集具备短信、语音和考勤等功能,实现教师、家长、学生三方互动通畅的信息交流。18.按照国家统一要求安装安防监控系统。校园、楼道摄像头做到全覆盖、无死角,每个教室安装2个摄像头。实现及时、清晰、完整的本校监控,并能与上级联网。19.重视校园网络管理工作。加强对师生进行系

5、统安全、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的教育,对网络定期检查维护,确保网络安全畅通。20.有校园网络安全措施,有效隔离不良信息,防范病毒,记录上网行为,按时备份数据。21.各项设备完好率保证在95以上,防火、防盗、防雷等设施齐全。三、信息技术应用与研究22.建有构架合理、特色鲜明的学校网站,信息更新维护及时。23.网站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教师教研科研成果、学生主题活动作品等不低于三分之一。网络链接资源丰富、实用,教师、学生、家长之间互动交流的过程资源丰富。24.建有骨干教师个人网站群,90的专任教师建有个人主页。25.90的教职工能够充分利用市、县(区)、学区教育网、校园网络及各种公共资源。26.按照相关

6、要求创造性地进行公文传递、校务公开、人事管理、学籍管理、教学质量监控、财务与资产管理、图书管理、“校园一卡通”服务等应用。27.按照相关要求实现区域内和上级管理部门数据的交换和共享,促进学校管理的信息化、民主化。28.开发、应用网络教学资源库,引进各级各类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购置资源有很好的应用效益。29.积极开发内部资源,90教师的教研、教学成果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30.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得到普遍提高。90以上教师能够利用网络整合资源、开发资源,能够收集、甄别、整合、应用与学科相关的网络教学资源以优化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各种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实践的机会,并进行有效的示范、有针对性的指导。31

7、.信息技术应用的学科覆盖率100%,课时覆盖率不低于90%,电子教案率不低于60%。32.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教研活动,并积极开展校内外网上研讨交流。33.教师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教学、学习过程进行评价。34.积极开展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的校本实践研究。有市级以上信息教育技术课题,在学科教学、教学评价、组织学习力、学生创新实践、家校互动、信息化管理等某些方面开展研究。35.有随研究进度而更新的教育科研课题网站,课题研究富有成效。36.能够发挥示范辐射作用,积极带动周边学校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提高。37.积极开展网络教学、网络学习,能充分利用优质教学资源开展网络教学,并有相应的评价体系。38.通

8、过专题网站建立网络虚拟学习社区,进行网上作业、网上讨论、网上测试等网上互动学习活动。39.建有一定数量的学生自主学习网站,50以上学生的探究过程和结果得到充分展示40.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得到提升,100的学生能够利用网络获取知识,不低于50%的学生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表达、创造。41.加强师生上网行为管理,积极探索利用网络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断提高师生对不良信息的判断力和自觉抵制能力。四、教育信息化技术能力建设42.学校按照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要求,依托开放、动态、交互、协作的网络平台,有效利用数字化资源与网络协作工具,积极组织培训活动,提升教师的课程领导力、组织学习力、教学创造

9、力。43.校本培训、教研活动有数字化的计划、过程、成果积累等。44.不低于25的教师在省、市、县(区)组织的教育技术应用成果展评类活动中获奖。45.注重引进和培养网络技术教师队伍。6个及6个以下教学班的学校至少配置1名网络管理教师,624个教学班配置网络管理教师2人,24个教学班以上至少配置网络管理教师3人。46.网络管理教师需持市级网络管理培训合格证书上岗,并积极参与县(区)、校本研训。每学年至少参加1次市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或认可的专业培训。47.学校管理者达到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中对于管理者的教育技术能力要求,积极参加相关培训,具有对教育信息化的自觉意识、理性认识、规划设计实施、成效评价能力,积累了信息化校园建设、技术支持创办优质教育的发展经验,促进学校的创新发展。48.学校领导积极参加市、区县组织的校园信息化领导力建设研修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