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丽芹: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6087871 上传时间:2020-09-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丽芹: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马丽芹: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马丽芹: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马丽芹: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马丽芹: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丽芹: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丽芹: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安阳市南关小学 马丽芹教材分析:我们的民族小学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简洁和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艺术地再现了西南边疆一所美丽而充满欢乐的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教学目标: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4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习作训练目标:学生通过体会文章描写窗外安静的写法,学习

2、先概括后具体的描写方法。教学重点、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2 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 谈话导入1、你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吗?2、揭题,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通顺。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正音。3、教师出示每段中生字,正音巩固。4、课文都写了什么内容,学生交流。三、巩固生字,指导书写1、指名读生字,新词。2、指导书写难写字:绒 礼 游第二课时一、激活情感,提炼主题1、创设语境上节课我们学习我们的民族小学的第一课,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看看这是一所怎样的民族小学。(

3、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美丽、团结、和谐)2、引入:(1)作者又是怀着什么样的情感写这篇文章?(自豪、赞美)(2)你是从文章的哪个语句中体会到的?出示: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谁也来自豪地读这个句子?让我们也一起赞美赞美吧!【 设计理念 】这一环节是在上面激活学生的情感的基础上提炼主题,让他们较快地入情入境,有助于他们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二、品读课文,体悟表达1、导入: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自豪的情感呢?请大家用心地读读课文,你是从哪儿体会到这一点的?2、学生默读全文,找出相关答案。3、学生交流:针对学生的回答出示第一段。(1)学生齐读。(2)读过之后,你仿佛看到一所怎样的民族小学?学生交流。(3)体会到幸

4、福自豪之情,生感情朗读。【 设计理念 】在这一段教学中,我让学生在反复吟读、解疑中,借助形象发挥想象,把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学生口念口诵,感受清新优美的文字,想象美好的图景,体悟作者的情感。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一遍又一遍地有感情朗读,期待学生品出了味、悟出了情,理解课文的语言,也悦纳这种语言,使课文语言蕴涵的情感与学生的情感相通、共鸣。4、过渡当,当当!当,当当!上课了,让我们跟随民族小学的小朋友一起进教室,去领略他们是怎样上课的?从中你又有什么发现?自由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1)指名读。(2)谈感受。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民族小学?(安静)(3)从哪些地方看出安静了呢?都写了哪些事物?生读

5、课文,找出相关句子。(4)习作训练a.体悟写法,作者采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b.教师出示句子,学生补充天上的白云变幻莫测,一会儿变成(),一会儿变成(),一会儿变成()。公园里的花美丽极了,有(),有(),有()。c.你能写出这样的句子吗?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交流。d.把交流的句子写下来。(5)导入:上课时,孩子们有声有色、入情入境地朗读深深地吸引了这些小动物。那下课的民族小学又会怎样?a.学生自读课文,找出相关句子。b.此时的民族小学又将是一个怎样的小学呢?(热闹的、欢乐的、祥和的)【 设计理念 】学生进行朗读,品悟,加深了对于课文的理解,同时进行课堂小练笔,既丰富学生语言,又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三、激情总结,情感升华1、总结: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古老的铜钟,凤尾竹的影子,使人感到钟声悠悠不绝,影子绵绵萦绕。这的确是一所令人难以忘怀的学校。最后,让我们一起自豪地赞叹吧!生齐读: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2、生齐读最后一段,结束课程。【 设计理念 】:在朗读、模仿、想象过程中,充分展开的是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情与情的交融,创造出一种新的表达和新的分享方式,让师生共享到妙曼丰盈的人生愉悦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