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本科生生物化学教学内容改革初探.doc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6102387 上传时间:2020-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对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本科生生物化学教学内容改革初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针对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本科生生物化学教学内容改革初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针对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本科生生物化学教学内容改革初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针对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本科生生物化学教学内容改革初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针对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本科生生物化学教学内容改革初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针对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本科生生物化学教学内容改革初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对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本科生生物化学教学内容改革初探.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针对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本科生生物化学教学内容改革初探针对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本科生生物化学教学内容改革初探 李璐,汪远金,马克龙,周会,那莎,宋睿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学院,安徽合肥230000) 摘要:本文针对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的现状和要求,结合生物化学教学现状,探讨生物化学理论教学内容改革,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生物化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生物化学;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8-0043-02 一、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的现状和要求 中西医结合的历史并不长远,仍是一个新生事物,但也是未来世界学

2、术发展的潮流趋势,它的核心在于中西医结合型人才的培养。由于中西医结合的发展道路仍处于探索阶段,难免存在问题和弊端。譬如,目前中医类院校的中西医结合,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西医基础较差,但宏观理论和整体观念较强;而西医类院校的中西医结合,学生则是动手实践能力较强,西医基础扎实,但宏观理论差,常用西医思维解释中医论点,将两种思想凭主观妄加结合,从而导致思维混乱。 其实从根本上讲,中医和西医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指导思想截然不同,这就决定两者只能是“结合”。因此要求中西医结合的学生更加刻苦学习,熟练掌握两者的精要,扎实基础,“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才不致沦为“中不中、西不西”的地步,而“继承中探索、探索中

3、创新、创新中发展”更是培养高素质中西医结合人才的指导方针1。 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其理论和技术不仅渗透到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中,而且为人们认识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诊断和防治疾病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作为中西医结合人才,在学习生物化学这门课程时,不仅要牢固掌握理论知识,更应学会以生化的视角看待医学问题,能将所学的生化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和今后的科研工作中,并不断创新,以推动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因此,在对中西医结合专业的生化教学时,不仅要使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更应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生物化学教学现状 生物化学课程的

4、特点是理论抽象、概念繁多、结构复杂、新理论和研究方法不断推陈出新,因此成为教学难度很高的一门学科。大多数学生学习时感到难以理解和掌握,导致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降低,仅仅形成短期记忆,随着时间的延长,所学内容逐渐遗忘,不能将以后学习的基础课和临床学科的内容进行横向联系,导致基础理论课和临床技能脱节,这无疑更不利于优秀的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 针对高素质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的要求,必然需要我们针对中西医结合专业的特点,优化生物化学教学内容,探索有效的生物化学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其他课程学习及今后临床工作中的能力,真正发挥生物化学在医学研究领域的重

5、要作用。 三、生物化学教学内容改革 针对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的要求,以“理论适度、突出应用”为原则,优化教学内容,对教材内容进行精简、重组、整合,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生物化学教学内容优化 学生使用教材为查锡良主编的第7版生物化学,主要内容分为: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与调节、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和专题篇等四大内容。目前针对中西医结合专业,学院另开设了分子生物学课程,为了精简教学内容,避免重复教学,并体现知识的连贯性,将与分子生物学知识体系更为紧密的“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略去,纳入分子生物学教学。 此外,专题篇是生物化学教材的第四篇,内容涉及信号转导、血液生

6、化、肝胆生化、维生素、糖蛋白、癌基因和常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等。针对中西医结合专业,专题篇的教学更应突出应用的原则,选择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紧密联系的内容,如“信号转导”、“血液生化”、和“肝胆生化”等。关于“癌基因”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纳入分子生物学教学体系。而关于“维生素”的内容,要掌握的核心内容主要是各类水溶性维生素作为酶的辅助因子的功能,包含在酶学内容的知识要求中。本着内容精简和注意知识连贯性的原则,将“维生素”不另作为一独立章节,而是纳入“酶”这一章内容体系中进行讲授。 (二)结合教材,适当增加“临床相关问题” 在教学中,凡是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关系紧密的内容,加大内容深度,内容选择应突

7、出应用,尤其是与临床案例的结合,帮助学生建立将生化理论应用到临床实践中的理念;其中涉及的化学结构、化学反应过程等偏向于化学的内容进行弱化。 例如,在介绍“酮体的生成和利用”时,除讲授酮体的概念、生成特点和利用外,可结合临床上“糖尿病患者的病房内常有烂苹果味”的问题,分析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的情况,及酮体生成增多的现象。并以“生酮饮食法治疗难治性癫痫患者”为例,介绍酮体生成的意义及临床应用。 (三)适当增加课堂专题讨论的内容 为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系统而完整的理解,同时能够学以致用,在有选择和重点讲授基本相关内容后,准备一个专题(学生课后准备),然后组织课堂讨论。 例如,“物质代谢与调节”是生物化

8、学教材的第二篇,也是生物化学的经典理论,内容主要讲述糖、脂、蛋白和核酸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以及生物氧化。其中糖、脂、蛋白和核酸代谢方面,因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关系紧密,在教学时应加大内容深度,尤其应侧重四大物质代谢间的联系,使学生建立联系的观念看待问题。因此,在介绍糖、脂和蛋白的体内代谢过程后,专门设一专题讨论课,让学生讨论“谷氨酸彻底氧化分解的过程”。这一问题看似是氨基酸代谢的内容,但要理解“彻底氧化分解”的含义后,其实它是一个糖和氨基酸代谢联系的问题。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学生明白物质代谢间的相互联系,避免了孤立看待某一代谢过程的问题出现。 四、结论与体会 以上对生物化学教学内容的改革优化,在2

9、011级中西医结合专业的部分班级进行了试点,并与传统授课班级进行比较,发现优化后的内容简洁连贯,学生易于掌握,并在最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兴趣,使学生明白学有所用,使生化学习不再枯燥。此外,在试点的实践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生物化学教研室目前主要承担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生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三门课程的教学。这三门课程,在内容上有许多相互交叉和联系。如何精简教学内容,避免重复教学,并体现知识的连贯性,使这三门课成为一个完整的由浅如深的知识体系,是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郭勇,徐玲.高素质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4):681-683. 基金项目:安徽中医药大学校级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yb201119-zc);安徽中医药大学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代谢实验中心)”(项目编号:zlgc2010007);安徽中医药大学教学质量工程项目(项目编号:zlgc201212);安徽中医药大学校级教学研究项目(yb201209); 安徽中医药大学教学研究重点项目(zd201105)。 作者简介:李璐(1979.12),副教授,博士(在读)。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长期致力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育教学的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