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6106092 上传时间:2020-09-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3.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4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4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4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4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谢谢阅读2014 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真题语文一、书写( 5 分)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二、积累运用(30 分)1.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 分)诚信是什么?稚气未脱的孩子说,诚信是拉过钩儿就永不反hu;风华正 mo的小伙子说,诚信是不能透支的nu言;两鬓苍苍的老人说,诚信是一张不容背叛的 q约。解析:本题考查汉字的识记。答案:悔茂诺契2. 古诗文名句默写( 10 分)(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诗经关雎)答案:君子好逑(2),寒光照铁衣。(木兰诗)答案:朔气传金柝(3)无丝竹之乱耳,(刘禹锡陋室铭)答案:无案牍之劳形(4)剪不

2、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答案: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5)论语中阐述学习和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答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 ) 渔 家 傲 秋 思 中 揭 示 将 士 思 念 亲 人 又 向 往 功 名 的 矛 盾 心 理 的 句 子是,。答案: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7)古诗词中有不少揭示人生哲理的句子,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答案: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解析:本题考查古诗词的背诵默写,注意别写错别字。3. 右图的一幅有关“世界读书日”的漫画,请说说标题“借光”的妙处。(2 分)解析:本题属于漫画题,我们应将“世界读书日”读

3、书主题和“凿壁借光”这一典故紧密结合起来,表述合理即可。答案:漫画标题“借光”巧妙借用了“凿壁借光”这一典故(成语),将“世界读书日”比喻成一束光,号召人们多读书,多学知识。4. 名著阅读( 6 分)(1)阅读草房子相关片段,按要求答题(3 分)桑桑很无奈,只好在寒风里陪伴着他。到了中午,竹篮子,也有大半筐柳树须子。那谢谢阅读谢谢阅读 子在 冰天雪地,生命都似乎被 了的冬季, 在是好看。那么白,那么嫩,一根一根,仿佛都是活的 文中的“他”是_(填人名),他和桑桑找到柳 子的目的是_。解析:本 考 名著的 。答案: 邱二 治病(2)下列名著内容表述有 的一 是()( 3 分)A名人 中的 多芬尽

4、管耳 ,在生命的最后 段 是写出了不朽的 。B 中的主人公 得知 切斯特有一个 妻子后离开了他。C水 中的宋江因怒 婆惜被官府判了死罪,在弄 被梁山好 搭救。D 是怎 成的中保 在朱赫来的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解析: C 中 是“宋江的老婆 婆惜 宋江私通梁山,趁机要 ,宋江怒 婆惜”,逃往 州,被迫上梁山。答案: C5 合性学 。(8 分) 了感受 字的魅力,学 行“我 字”活 , 您参加。活 一:【探源 】 字很有趣。老 提供了辞海中“集”字“佳”部的注 : “佳 : 短尾 ”。 你解 “黄 于 ,集于灌木“一句中“集”的意思”。_解析:了解 的本 和基本 ,能 根据 境推断 的含 。答案

5、:“集”的意思是“ 停息在 上”活 二:【妙 拾珠】 很精妙。老 将宁波天一 的一副 “石潭白 _ 出没,草屋老 相因依” 去一字, 你 正确的一 , 全上 ,使之表 出 儿无拘无束的情 。()A. 相B. 自C. 急D. 少解析:掌握 的要 是准确把握 偶 种修辞的用法,很据常 理解“相”和“自”相 。答案: B活 三:【唇 舌 】 很精彩。随着 子 品的普及,学生 字 写能力正在退化, 字正面 危机。 你就“ 子 品是不是 字危机的罪魁 首” 一 ,代表反方 表 点,并 述理由。正方:我方的 点是 子 品是 字危机的罪魁 首,因 在没有 入的 代,用笔写字可以 化人 的 ,而如今 入 人

6、可以在多个候 的 中 所需的字,削弱了人 的 写能力,以致出 了“提笔忘字” 象。反方: _解析:本 考 言的表达运用。 合具体的 境,表达得体、流 即可。答案:我方的 点是 子 品不是 字危机的罪魁 首,因 子 品本身没有 ,关 在于使用者 于依 入 字,而忽 字的 和 写。三、 回答(55 分)(一)( 17 分)生命的囚 【美】米 哈斯恩我去佛 里达旅行,姑姑阿加莎最近搬到米勒 姆山的社区里,我决定去看望她。“我没有在表 上看到您的名字。” 我 。我 忙回答:“噢,我没有告 姑姑。我姑姑叫阿加莎。” 立刻在 上找到了姑姑的 并开始打 。在他 打 谢谢阅读谢谢阅读话的时候,我注意到已经有好

7、几辆汽车在后面等着。“电话正忙。”门卫回答我。他看了看越来越多的汽车,显得有些焦急了。他试着再次拨打可还是没有接通,而后面的汽车越来越多。最后,他问我可不可以等会再过来,我同意了。我把车开到了不远处,然后用手机拨打姑姑的电话也是占线,我不可能在佛罗里达炎热的太阳下一直打下去。我回头望了一下门卫室,两位门卫正忙着检查那些汽车没有时间顾及我。我再看了下小区周围的栅栏,只有一米多高。不知道在什么力量的驱使下,我瞟了一眼后快速翻过栅栏。社区里分了很多小区,我姑姑住在安瑞勒小区里,但是我根本找不到。一个高尔夫球场在入口处也设置了一个小守卫厅,我听到那个守卫说道:“约尼太太,你必须有ID 卡才能进去。这是

8、我们的规定,是为了大家的安全啊。如果要是有恐怖分子进来那怎么办?”老人解释道:“我只是今天忘带了。”“我可以载你回去取ID 卡,不过你要记得,不管你去哪一个公共场所你都需要ID 卡。”他帮助老人坐上了汽车并开动了。突然,从车顶上滑下来一个小黑色的对讲机。对讲机是守卫在扶老人的时候放上去的,我立刻跑过去捡了起来。突然,我的身后传来喊声:“嘿!你 ! 去哪里?”我回头一看,两个门卫正挥着手向我这边跑来,他们看起来很愤怒。我抬腿就跑,躲进了两栋楼之间的墙角处并伸出头来探探情况。一个门卫拿起对讲机讲话,我从手中的对讲机中听道,“有人闯入了社区!最后在佛罗特街看到!”片刻间至少十几辆车赶到了那里,门卫解

9、释了一下情况后他们便开始搜寻我。我有了一个主意。我拿起对讲机说:“闯入者在安瑞勒。”顿时,所有的车涌向了同一个地方,我马上知道了安瑞勒的位置。“噢,不,闯入者出现在游泳池旁边!”我再一次喊道。等他们离开后,我去了安瑞勒。姑姑见到我后非常惊喜,她连忙给我准备了冰茶和曲奇饼。在我和姑姑聊天时,一只小鸟飞到了阳台上。当我想上前看看的时候,姑姑叫住了我:“米尔!别过去!可能有危险!”我诧异极了。姑姑解释道:“这只鸟我从来没见过,可能带有病毒。”随后她又接着说:“我的电话坏了,你的手机借我用下,我给守卫报告一下。”我慌了,连忙冲上前去赶跑了小鸟。几个小时后,我再一次导演了一群安全守卫在社区追逐闯入者的游

10、戏。看到金黄色的阳光照 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之上,我却觉得这像是一个生命的囚笼,让人喘不过气来。这让我想起我在郊区的别墅,突然我觉得它珍贵起来。那里有鸟语花香,有山有水,但没有守卫。因为,在那片纯净的大自然里,根本不需要守卫。我是如此地渴望,人们心中善良的灯塔再高再亮一点,让我们都能够忘我地欣赏这个世界的鸟语花香,还每一个灵魂无需防守的安宁自由和谐的美丽世界。6. 文中哪些事情让“我”产生“生命的囚笼”的感觉?请简要概括另外三件事情。(3分)(1) _(2) _(3) _(4)姑姑怀疑小鸟带有病毒,想报告守卫。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故事的情节。按照“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答案:( 1)“

11、我”没能联系上姑娘,门卫不让“我”进入社区。(2)约尼太太忘带 ID 卡,守卫不让进入高尔夫球场。(3)“我”翻越栅栏闯入小区,众多守卫在小区里追逐搜寻“我”。7. 根据要求完成下面题目。(4 分)( 1)片刻间至少十几辆车赶到了那里,门卫解释了一下情况后他们便开始搜寻我。(“片刻间”能否删除?并陈述理由。)( 2)顿时,所有的车涌向了同一个地方,我马上知道了安瑞勒的位置。(“涌”能否换成“驶”?并陈述理由。)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表达作用,先说出原词的含义和效果,再进行分析删去和否定换用后的表达效果。答案:( 1)不能删除,“片刻间”强调时间之短,速度之快,表面守卫工作认真负责,也谢谢阅读谢谢

12、阅读写出了守卫当时高度紧张的心理。( 2 )不能替换,“涌”形象地写出车辆像潮水一般快速赶去的情景,强调车辆多,而“驶”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8. 有读者说,写姑姑怀疑小鸟有病毒这一情节显得有些多余,你赞同这一说法吗?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4 分)解析:此处写小鸟有病毒这一情节,表明人们对一只小鸟也充满了怀疑和猜忌,这样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同时也深化了文章的中心主题。答案:不赞同,写姑娘怀疑小鸟带有疾病这一情节,说明人类已经警惕过度,对一只普通的小鸟要额充满怀疑和猜忌,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又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从内容和主题两个方面进行理解,说明不赞同的原因,如果回答“赞同”,能言之有理即可。赞

13、同。前面已经有很多的事情来表达主题,内容已经充实,没有必要再写姑娘怀疑小鸟带有病毒的事件,所以显得有些多余。9. 文中“我”产生了“生命的囚笼”的感觉,同时又有一种强烈的渴望。结合全文主旨和下面阅读材料,阐述这篇文章的现实意义。(6 分)【阅读材料】米兰昆德拉说:“倘若没有了自由,人的生命绝不可能在囚笼里开出绚烂的奇葩。”“我们常常痛感生活的艰辛与沉重,无数次目睹了生命在各种重压下的扭曲与变形。平凡一时间成了人们最真切的渴望。”_答案:( 1 )示为方便进出,希望社区里不要设置保安和守卫,或者将房子建到郊区去。(2)这篇文章让读者明白了大自然的珍贵,要珍惜爱纯净的大自然,没有必要猜忌和怀疑动物

14、。( 3)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的愿望:人与人之间不要过多的猜忌、怀疑和提防,要多一点沟通、理解和互信,不仅要珍爱纯净美丽的大自然,而且要构建一个无需防守、安宁自由、和谐美丽的世界。( 4)这篇文章揭示当下现实社会真实的一面:人与人之间不够信任,常常怀疑、猜忌他人,甚至出现过度的警惕和提防,失去应有的信任和自由,像处于“生命的囚笼”中一样。这篇文章启示我们: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里,艰辛与沉重容易让人扭曲和变形,容易使得人际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因此,我们有必要挣脱“生命的囚笼”,去构建一个无需防守、安宁自由、和谐美丽的世界。(二)( 14 分)图书介绍【封底呈现】【后记选摘】写这篇小说,感觉时光仿佛随着文

15、字倒流半个世纪,使我又回到少年时代,回到早已过去的 那个遥远年代。小说是虚构的,但虚构的故事和人物中,有我童年生活的影子。写作过程中, 记忆中很多场景,很多人物,很多甜蜜的或者苦涩的往事,不断地浮现在眼前,让我感动, 心颤,甚至流泪。我的同辈人,读这样的小说,也许会心生共鸣,因为他们熟悉那个时代。现在的少年人,大概也不会拒绝这样的小说。因为,不管我们所处的社会和生活状态发生多大的变谢谢阅读谢谢阅读化,有些情感和憧憬是不会变的,譬如亲情,譬如友谊,譬如对幸福人生的向往。作为一个写小说的新手,面对读者,心里还是有点忐忑不安。我写惯了散文,写小说难免多了一点散文的笔调和气息。我想,散文的散淡和自由,

16、散文的自然和真切,应该不会对小说有什么损伤,小说的写法,其实也是自由而不拘一格的。我感谢画家万芾,为我的小说精心创作了插图。她对小说的时代和情境是熟悉的,她的插图,很生动地展现了小说中的场景,也为这本书增添了色彩。赵丽宏(作家)【书评撷英】评论一:赵丽宏的童年河为什么打动人?成年人读了会想起自己的过去从而被感动,儿童读了同样能因感受到童年的纯真而感动,这是一本小孩和大人都值得看的小说。梅子涵(儿童文学作家)评论二:童年河这本书字数不多,然而细节密密麻麻,就像绣花一样,既美丽又妥帖。 25 个章节故事并不曲折,有些篇章甚至就是诗化的散文,意境非常优美。作者写细节时,展现出他散文叙事时情真意挚的特

17、点。画家万芾根据情节精心创作了14 幅工笔画,与赵丽宏的文字相得益彰。孔明珠(评论家)10. 阅读上述“图书介绍”的相关材料,判断表格中的描述是否正确。(填“正确”或“不正确”)( 6 分)序号描述判断( 1)童年河由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书名由赵宏丽题写,插图由万芾创作。( 2)童年河以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大上海为背景,讲述了男孩雪弟的成长故事。( 3)童年河具有情节曲折、情感真挚、语言诗化等特点解析:( 3)中“童年河具有情节曲折”信息有误,应是“情节并不曲折”。答案:( 1)正确( 2)正确( 3)不正确11. 根据材料,说说赵丽宏创作童年河的意图。(4 分)_解析:围绕“对童年的回忆

18、”“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两点即可。答案:( 1 )回味美好的童年生活。(2 )勾起读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产生心灵的共鸣)( 3)向读者传达人世间美好的情感。(4)引发人们对幸福人生的向往。12. 如果童年河再版,比较现有的“编辑荐语”和“书评撷英”中的两则评论,你认为这三个材料哪个更适合做再版的“编辑荐语”?说说你的理由。(4 分)_答案:示例 1:我认为原来的编辑荐语更适合。因为这一则推荐语概括介绍了小说的内容,同时也提到了小说的阅读对象,能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示例 2 :我认为评论一更适合。这一则评论紧扣成年人和儿童的心理特点,用提问的方式引读者主要。示例 3 :我认为评论二更适合。因为这

19、一则评论介绍具体,突出介绍了书的细节和插图,对读者有极大的吸引力。(三)( 10 分)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 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节选自曹刿论战)13.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3 分)谢谢阅读谢谢阅读( 1)又何间焉 _( 2)小惠未徧 _( 3)神弗福也 _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

20、间”这里是古今异义;“徧”是通假字;“福”是名词作动词。答案:( 1)参与( 2)通“遍”,遍及(3)赐福,保佑14. 下面加点的“之”与“小大之狱”中的“之”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A. 属予作文以记之B. 辍耕之垄上C.故时有物外之趣D.何陋之有解析: C 与例句都是“结构助词,的”。A 为代词; B 为动词,“到,往”;D 为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答案: C15.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3 分)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_答案:猪牛羊、玉器、丝织品等祭祀品,(我)从来不敢虚报,一定按照实情(报告)。16. 曹刿认为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2

21、 分)解析:原文中的“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就阐述了“取信于民”的政治主张。答案:取信于民(四)( 10 分)释盗遗布陈寔,字仲弓,为太丘长。有人伏梁上,寔见,呼其子训之曰:“夫不喜之人未必本恶习以 性成梁上君子是矣。”俄闻自投地,伏 罪。寔曰:“观君形状非恶人应由贫困。” 乃遗布二端,令改过之,后更无盗。(节选自忍经劝忍百箴)17.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停顿处用“/ ”划开。(限断三处)(3 分)夫 不 喜 之 人 未 必 本 恶 习 以 性 成 梁 上 君 子 是 矣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停顿,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答案:夫不喜之人/ 未必本恶 / 习以性成 / 梁上

22、君子是矣1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 分)A. 呼其子训之曰(教诲)B. 俄闻自投地(不久)C.乃遗布二端(赠送)D.后更无盗(强盗)解析:“后更无盗”的“盗”在这里是“动词,偷盗”。答案: D19. 陈寔为什么不处罚梁上君子?(用原文句子回答)(2 分)_答案:观君形状非罪人,应由贫困。20.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陈寔是一个怎样的人。(2 分)_解析:本题考查人物的分析。答案:( 1 )陈寔对梁上君子不加惩罚,反而赠送给他两匹布,从中看出他宽宏大量。(2)陈寔对梁上君子责罚,而是进行教育,从中看出他教育有方,以德化人。(五)( 4 分)东坡谢谢阅读谢谢阅读(宋) 雨洗 坡

23、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 确坡 路,自 然曳杖声。【注 】 坡: 在 官黄州 居住与躬耕的地方。 ( lu )确:山多大石的 子。21.前两句 写出了月光下的 坡_ 的 境特点。(2 分)解析:本 考 歌的形象。答案:清幽,宁静22.后两句 景中寓情,表达了 人怎 的思想情感?(2 分)_ 、解析:本 考 歌的情感 析。答案:表达了 人 自然、恬淡 达( )的思想情感。四、作文( 60 分)23. 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 分)大海的深 也 藏着美 的珊瑚,目光的深 也 含着 的 意, 的深 也 沉淀着生活的真 ,文字的深 也 寄寓着丰厚的意 以“深 ” 写一篇文章。要求:( 1) 系自己的生活体 写作。( 2)文体不限,文章不少于 500 字。( 3)文中不要出 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答案:略谢谢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