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猪场建设规范.docx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6122912 上传时间:2020-09-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种猪场建设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种猪场建设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种猪场建设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种猪场建设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种猪场建设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种猪场建设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种猪场建设规范.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种猪场建设规范一、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种猪场建设的场址选择、 规划与布局、设施与设备和场区绿化。本标准适用于新建及改建、扩建的种猪场。二、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7959 粪便无害化标准GB16548 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规程GB/T17824.1 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建设GB/T17824.3 中、小型集约化

2、养猪场设备NY5027 畜禽饮用水水质三、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1、种猪场从事猪的品种培育、选育和生产经营,并取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猪场四、总体要求4.1 周围环境1、选择在村庄(或居民区)的下风处,与村庄(或居民区)之间要保持 500 米以上的距离2、周围 2000 米内无化工厂、屠宰场、制革厂、造纸厂、矿山等易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3、与其他畜禽养殖场之间距离在1000 米以上。4、距离干线公路1000 米以上,但要有专用道路与主要公路相连。5、具备可靠的电力供应,通讯方便。4.2 场地环境1、地势高燥,背风向阳,地面平坦而稍有坡度,便于排水。2、场地开阔整齐,不要过于狭长

3、,场地面积最好留有发展余地。3、充分利用自然的地形地物,如河川、沟壕、树林等作为场界天然屏障。4、选择在未被污染和没有发生过重大传染病的地方。5、有充足、清洁可饮用的水源,水质应符合NY5027 的规定。6、空气质量应符合GB18407.3 的规定。五、规模要求5.1 种猪场的规模可参照表1 的进行划分。DB13/T699-2005表 1 种猪场规模划分猪场类型大型种猪场中型种猪场小型种猪场原种场G600300G600200G300种猪繁育场G1000600G1000300G600注: G 表示基础母猪存栏数量5.2 占地面积1、要求布局紧凑,在不影响饲养密度的情况下尽量少占地,并留有发展余地

4、。2、猪舍总建筑面积按每饲养一头基础母猪需15-20平方米计算,猪场的其它辅助建筑总面积按每饲养一头基础母猪需2-3平方米计算。3、猪场的场区占地面积按每饲养一头基础母猪需60-70 平方米计算,不同规模种猪场占地面积的调整系数为: 大型场 0.8-0.9,中型场 1.0,小型场 1.1-1.2。5.3 场区规划5.3.1 原则1、各种建筑的总体布局应本着因地制宜、便于科学养殖、卫生防疫,以及提高劳动效率、 节约基建投资的原则出发, 统筹安排,合理布局。2、种猪场一般分生活管理区、生产辅助区、生产区、隔离区和无害化处理区。生活管理区应位于生产区常年主导风向及地势高处,隔离区和无害化处理区应位于

5、在场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及地势较低处。5.3.2 生活管理区包括办公室、财务室、接待室、技术室、化验室、档案资料室、职工宿舍等,生活管理区要和生产区严格分开。5.3.3 生产辅助区生产辅助区处于生产区和管理区的中间过渡带上,它包括饲料加工车间、兽药室和库房等。5.3.4 生产区生产区内主要包括种公猪舍、母猪舍、保育舍、育成舍、生长舍、测定舍等。5.3.5 隔离区包括兽医诊疗室、病猪隔离舍,应与生产区隔离。5.3.6 无害化处理区包括病死猪焚烧设施、废弃物处理设施和粪便污水处理设施。六、设施与设备6.1 猪舍建筑:1、建筑结构:采用轻钢结构或砖混结构。2、猪舍形式:采用半开放式或有窗式封闭猪舍。

6、3、猪舍布局:各猪舍之间或一端以走廊或道路相连通,病猪隔离舍应远离上述猪舍并位于下风向。4、猪舍间距:每栋猪舍左右间距不小于7 米,前后间距不小于9 米,猪舍距围墙不低于10 米,病猪隔离舍应远离健康猪舍。5、猪舍朝向:猪舍一般坐北朝南,根据地势和纬度的不同,猪舍东西轴线可有一偏斜,但以不超过15为宜。6、猪舍内平面布置:猪栏应沿猪舍长轴方向呈单列或多列布置,猪舍两端和中间应设置横向通道。 分娩哺乳舍或断奶仔猪培育舍可采用多个单向全进全出制管理,猪栏也是沿每个单间猪舍的长轴排列。7、猪舍纵向长度:根据生产工艺和场区总平面布置要求,一般控制在 45 米泉市 75 米较为合适。8、猪舍跨度:一般以

7、7-15 米为宜。9、舍内净高:一般以2.4-2.8 米为宜。10、猪舍屋顶:猪舍屋顶有单坡、双坡、拱形和钟楼型等多种形式,屋顶结构要求简单、轻便、防水、耐火、能承重、严密不透气、保温隔热性能好。11、猪舍墙体:猪舍墙体要求结构简单,保温隔热、坚固、防火、防潮、耐水、抗冻,内墙面平整光滑,作 1 米高水泥墙裙,能耐受经常性的水洗消毒。12、猪舍地面:猪舍地面要坚实、平整、不滑,耐消毒液或高压水冲洗,便于清扫,地面坡度从走道中央向粪尿沟为1%-2%的坡度。6.2 道路设置猪场与外界应有专用道路相连通。场内净道与污道严格分开。6.3 饲养设施1、猪栏的结构形式分为栏栅式和实体式两种,按饲养猪的类型

8、分为公猪栏、配种栏、母猪的单体栏、母猪小群栏、分娩栏、培育栏和育成栏等,猪栏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参数应符合 GB/T17824.3 的规定。2、采用人工或机械饲喂设施,自动饮水设施,有关设备性能不低于 GB/T17824.3 的规定。3、猪舍沿长轴方向设置粪尿沟。6.4、饲料供应:种猪场根据育种猪群营养需要加工全价配合饲料,其配套的饲料加工厂生产能力应不低于表2 的规定。表 2 饲料加工厂配套能力猪场规模(饲养基础母 200-300300-600600猪头数)饲料加工生产能力, t/h 1-1.51.5-2.02.06.5 防疫设施:1、猪场四周建有围墙或防疫沟,并有绿化隔离带,猪场大门入口处设置

9、宽与大门相同,长等于进场大型机动车产轮一周半长的消毒池。2、生产区入口处设更衣淋浴消毒室,猪舍入口处设地面消毒池或脚踏消毒垫。3、种猪展示厅和装猪台设置在生产区靠近围墙处。6.6 温度控制设施产房内配备取暖设施,种公猪舍和母猪舍因地制宜设置夏季降温设施,其它执行 GB/T17824.3 的规定。6.7 给水排水1、供水设施应符合GB/T17824.1 的规定。2、场区内应用地下暗管排放产生的污水,设明沟排放雨、雪水。6.8 无害化处理设施1、新建恁必须与养猪场同步建设相应的粪便和污水处理设施。固体粪污处理后应符合GB/7959 的规定,污水处理后应符合GB5084 的规定。2、设有高温焚烧炉或深埋坑,病死猪尸体及废弃物处理按GB16548的规定执行。七、场区绿化场区绿化应结合场区与猪舍之间的隔离、 遮荫及抗风的需要进行。 可根据当地实际种植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的树种和花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