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总裁离职之十种对策.docx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6126171 上传时间:2020-09-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72.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副总裁离职之十种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副总裁离职之十种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副总裁离职之十种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副总裁离职之十种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副总裁离职之十种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副总裁离职之十种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副总裁离职之十种对策.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坐在上海飞往深圳的航班上, 瑞鹏公司总裁郑建军心事重重。 今天,他在苏州参加企业家论坛时, 接到公司副总裁陶亚飞的辞职电话。 郑建军立即提前赶回深圳, 并和陶亚飞约好当晚在深圳观澜湖高尔夫球会的骏豪轩碰面。瑞鹏的主导产品是电源适配器, 在这个行业, 大大小小的企业走的都是劳动密集型的路,比的也是各自的运营效率。 以前,郑建军为公司的运营伤透了脑筋。 三年前把陶亚飞招纳至瑞鹏旗下后, 公司运营效率蒸蒸日上。 而且陶亚飞很有创新意识, 目前他就和他的副手吴江龙领着一帮人马在攻克 GMX 项目;一旦这个项目成功, 公司产品的不良率和运营成本都会大幅降低。陶亚飞在这个关键时刻辞职,对瑞鹏会有不小打击。

2、在骏豪轩,陶向郑递交了书面辞职报告,他的辞职原因是“累 ”。对陶不愿吐露真实想法并且去意已决, 郑建军感到很是失望。 和陶分手后, 郑建军立即打电话给公司人力资源总监薛绍安,约好第二天在公司商量如何应对陶辞职这件事。薛绍安对陶亚飞的离职并不感到特别意外,早在一年前,他就已经察觉到了郑建军和陶亚飞之间的芥蒂。 当时,公司打算派陶亚飞到苏州筹建一个工厂,但陶亚飞拒绝了这个重任。郑建军对此很不满,自那以后,他就不再像以前那样扶持陶亚飞了。不仅如此,半年前,郑还当众向陶发难,弄得陶有些心灰意冷。薛绍安告诉郑建军,他怀疑陶亚飞离开瑞鹏后会跳到竞争对手海兴那儿。郑建军大为惊讶,一怒之下, 他想起诉陶亚飞泄

3、漏商业机密。但公司法律顾问何庆认为,瑞鹏没有和陶亚飞签订竞业禁止条款, 而且目前也没有证据说明陶亚飞向海兴泄漏了瑞鹏的商业秘密,因此,即使打官司也没多少胜算,他建议今后招聘关键人员时签订竞业禁止条款。但此建议遭到了薛绍安的强烈反对, 因为在瑞鹏所处的这个行业, 几乎没有哪家公司会和员工签订这种协议,这样做会削弱瑞鹏对人才的吸引力。让薛绍安最为着急的是谁来接陶亚飞手上的这一摊子事,吴江龙虽然自始至终都参与了 GMX 项目,但他的能力不如陶亚飞,而且薛绍安还担心如果陶亚飞去海兴的话,吴江龙和其他项目组成员会跟着陶亚飞走。 郑建军本来是坚决推举吴江龙来接受 GMX 项目的, 但一听说 “吴会跟着陶一

4、起走 ”,他也不知如何是好。1 / 6讨论中,公司董事会元老级人物 谢启东给郑建军打来电话,陶亚飞要走的消息已经传到了谢的耳朵里。 谢对陶离职一事很不满, 因为在大多数董事眼里, 陶亚飞是公司的顶梁柱。随后, 薛绍安又提出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如何向员工解释陶离职原因?郑建军建议,就说陶亚飞能力不适合公司发展需要。 薛绍安立即反驳了这个提议, 因为业内人都不会相信这个理由。在去和摩托罗拉的人商讨双方下半年合作事宜之际,郑建军又发现自己面临着一个新问题:陶的离开会不会影响日后与摩托罗拉的合作?面对陶亚飞辞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郑建军该怎么办?观点一:瑞鹏公司的案例从表面看,是核心员工突然离职的危机

5、;但本质是企业组织发展和员工职业发展问题。第一步:坦诚对话“解铃还需系铃人”。产生危机的直接原因是总裁郑建军和副总裁陶亚飞之间对公司业务和陶本人的发展产生矛盾。一年前陶亚飞拒绝公司委派他到苏州筹建工厂的重任,总裁并没有重视沟通, 却武断地以减少支持的态度打击了陶的积极性、遏止了陶的发展;尽管人事总监洞悉此情,却显然没有主动地沟通和建设。陶的能力和业绩证明他对公司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如果公司的发展还需要这样的人才,不遗余力地留住人才是总裁, 也是人事总监的使命和职责。 如果不沟通, 怎么能了解公司和个人双方的目标、来准确发现问题呢?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William J. Rothwell教授主持

6、了连续三届由美国培训发展协会() 发起的关于人力资源开发的国际性的胜任素质研究发现,有效及时的绩效反馈是明星员工最重视、也是最有效的激励方式。所以,总裁应该亲自找副总裁进行全面深入的交流,了解陶的不满和需求,说明公司目标和战略发展,寻求共识。2 / 6第二步:共同发展“双赢 ”、“共好 ”,公司通过精英创造最重要的业绩,而优秀员工更注重良好的发展空间和支持。 在瑞鹏公司的案例中,我们看到了员工履行了自己的职责,而公司却没有进一步地支持和指导。所以,人事总监应该协助总裁,从公司使命和战略,以及现阶段的业务发展目标,找到积极有效的组织管理战略, 分析和判断副总裁陶的去和留对公司的影响, 并根据陶本

7、人的职业发展,提出谈判方案和条件。第三步:未雨绸缪案例中,总裁意识到副总裁的离开对公司当前营业和今后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在大多数董事眼里,陶亚飞是公司的顶梁柱”。用友集团总裁何经华先生曾经说“公司不能让员工挟持 ”,如果一个公司的业绩完全或核心由一位或若干 “打工者 ”掌握,那公司其实一直处于危机之中;同时,人事总监无法为副总裁这一职位找到接替者(因为勉强合适的人选也可能一同离职),这说明,公司组织发展非常薄弱,没有为危机处理作好准备。最后,人事总监以为签订竞业禁止条款招聘关键人员会削弱人才竞争力。这就好象不相信保险可以让人们后顾无忧那样,消极而无力地期盼天下平安。所以,人事总监除了为公

8、司内部建立起一套有效的组织发展和员工职业发展机制,还需要利用法律、 专业培训、 知识管理等各种外界资源深入而切实地实现公司人力资源的健康发展。最后,用一句中国古话“亡羊补牢 ”来给瑞鹏公司提醒。艾可卡离开福特,又创造了克莱斯勒的奇迹, 可福特还是续写着百年的辉煌历史。成功经营的公司和表现平平或失败的公司,面临同样多的问题和危机,关键是如何对待和解决问题,让公司继续健康地发展。观点二:3 / 6第一:要确定陶亚飞是一个人走还是带走了一批人,既然陶亚飞的态度是坚决的,那尽量把他想拉走的人留下来。第二:为了防止有不利于公司的事发生,比如:泄露公司机密,可以由总裁和人事总监或者再请公司的法律顾问一起和

9、陶亚飞谈一次,把公司和个人利益都讲清楚。第三:陶亚飞德位置暂时由吴江龙接替,因为吴江龙是否离去还是个未知数,所以,这样做至少还可以为公司多留一个人才。第四:把陶亚飞离开的事在公司人员开会时说出来,告诉他们希望陶亚飞能在新的环境中越来越好,同时,公布新的任命。一方面,说明领导层可以正视这个问题,而且已经在第一时间做出处理;另一方面,把问题了摆明讲,公司员工倒能感觉这次的事件不会给公司带来很大的影响,增强信心观点三:一、留住副总裁显然已经不可能!在他身上不必浪费时间!(既然隔阂已经产生了一年多了,他现在提出,可见已经下了决心,所以也才会出现“不愿吐露真实想法并且去意已决”的结果)。二、不惜代价留住

10、副总裁的助手们才是上策!这样做有几点好处: 1、对副总裁有所制约。即便副总裁去了竟业单位,一个人去和带一帮人去的影响力是完全不同的,如果留下他们,对副总裁本身也不失为是一种打击。2、助手们能力虽然不能和副总裁相比,但起码对现有的工作熟悉并能够接上手,何况能力强弱,当初在副总裁手下不见得会有多大表现。 3、通过职业规划和发展来吸引他们远比留住副总裁容易得多!4、只有副总裁一个人的离职比起一帮人的离职影响力要小得多,也便于善后处理事宜。三、自我反省1、公司人事总监严重失职!既然早知道总裁和副总裁之间的问题,就应该及时做好协调化解和人力储备方面的工作,事态发展到难以收拾的结果,不能不说首要责任在于人

11、事。4 / 62、总裁也应加强自我修炼!观点四:一、既然已找陶谈过,就不必要再找他谈,并做好陶辞职的各项准备工作,安排好应给陶的有关待遇,使陶不至于气愤而走,并使陶感觉到有点对不住瑞鹏公司及其总裁,从而尽量避免陶进入海兴或即使进入也不至于对瑞鹏赞成很大的伤害。二、立即吴江龙接任副总裁职务,以稳定吴及其他人,稳定公司人心,并使项目得以继续进行,还可能有助于公司下摩托罗拉公司的合作。既然陶选吴作他的副手,相信吴还是很有能力的,在目前这种情况下,由吴接任是上策。三、关于陶的辞职,坦然面对并告诉职工,既表明公司对陶的尊重和遗憾,又表明陶的辞职对公司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公司有能力面对。四、在适当的时候调

12、走或辞退人事总监薛绍安,因为薛明显不称职,在发现陶有辞职迹象时,既没有向总裁反映情况并帮助协调陶与总裁之间的关系,又没有做好陶辞职的应急准备措施。观点十:暴露问题:1.公司缺乏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当时,公司打算派陶亚飞到苏州筹建一个工厂,但陶亚飞拒绝了这个重任。郑建军对此很不满,自那以后,他就不再像以前那样扶持陶亚飞了。不仅如此,半年前,郑还当众向陶发难,弄得陶有些心灰意冷。 ”这件事显示出郑对陶不但缺乏感情上的激励,而且相反地因为工作上的冲突不再扶持陶了,在感情上伤害了陶,陶有些心灰意冷。2.公司缺乏人才的培养管理机制。5 / 6如果陶确要离开, 他的副手吴江龙能否顶上来?公司又是否信任吴

13、,而给吴这个学习锻炼的机会。陶的工作是否已经程序化,后来人都能较容易地接替他的工作?3.人力资源的责任问题。人力资源总监薛绍安早在一年前就察觉出郑和陶之间有芥蒂,却未及时加以处理而任由其发展,最终陶提出辞职。4.沟通问题。陶的辞职并未他所说的 “累”,陶不愿吐露真实想法并且去意已决, 郑建军感到很是失望。 他们之间缺乏沟通。解决方法:1.由郑出面,或是郑确实难以放下架下,可由德高望重的董事会成员出面与陶详谈,得出陶要离职的真实原因。董事会再讨论能否开出条件挽留住陶。这是上策。2.若陶去意已决,迅速扶持吴江龙,让吴接替陶的工作,并给予吴物质激励,事业激励等。让公司继续正常运转。3.公司内部统一发布陶因个人原因离开公司的信息,上下统一说法以稳定军心。4.对于与 Moto 的合作,由吴代表陶来负责,相信Moto 看重的是公司而并非陶本人。6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