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飞机项目提升企业软实力.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6130996 上传时间:2020-09-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70.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飞机项目提升企业软实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大飞机项目提升企业软实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大飞机项目提升企业软实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大飞机项目提升企业软实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大飞机项目提升企业软实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飞机项目提升企业软实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飞机项目提升企业软实力.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大飞机项目提升企业软实力企业和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 从国家的最高战略看, 当前中国企业亟需发展核心软实力。 按照邓正红企业软实力理论, 企业软实力划分为两个部分, 即居于外围的以履行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为主导的基本软实力,处于内部的以追求、实现价值创新为主轴的核心软实力。履行社会责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虽然是企业立身的根本,但在目前经济转型、责任标准不断升级且越来越严的情势下,企业基本软实力必须与时俱进,水涨船高, 同步提升。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基本软实力必须建立在核心软实力不断推进的基础上,即通过自主创新来化解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难题,从而进一步巩固基本软实力,强化企业的立足根基。企

2、业软实力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想怎样就能怎样的。中国软实力权威专家、企业未来生存管理思想创立者邓正红先生认为, 企业软实力必须建立在先进的硬实力基础上, 没有先进硬实力的支撑, 企业软实力就如同悬着的空中楼阁, 所以,企业软实力必须落地, 这个 “地 ” 就是硬实力,就是软实力与硬实力的捏合,就是资源整合。只有通过不断整合,持续发展先进硬实力,才是企业软实力的最终归宿。不懂得软实力实质的企业,总喜欢把企业文化归结为企业软实力,这是对企业软实力的极大误解。 本土企业软实力权威专家邓正红先生一再强调,企业文化不等于企业软实力。为什么?因为文化只是一种表象,企业文化也不例外。邓正红指出, 从企业文化进

3、化到企业软1 / 5实力,从理论上分析至少要经历两次“落地 ”过程:第一次是理念落地, 就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愿景、 使命、行为准则必须为全体员工理解、接受,并自觉执行,这个层面仅仅是一种企业文化现象;第二次是整合落地,就是企业的核心价值理念必须渗透到商业模式运作的全过程中去,能够将所有的硬实力整合起来, 创造新的价值, 达不到这个要求, 企业内在的所有软资源都够不上软实力。关于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关系, 邓正红企业软实力理论有两句很形象的表述: 软到极处是为硬,硬到极处是为软。这是什么意思?有三层含义:一是软实力与硬实力是相伴而生的, 在企业实力中, 软和硬代表实力的两个方面, 二者相辅相成,

4、脱离了硬实力就无法培育软实力,脱离了软实力就无法发展硬实力。二是软实力与硬实力是相互转化的,长期拥有先进硬实力的企业, 其背后必定有强大软实力支撑, 软实力促进企业各种水平不断提高,进而持续发展先进硬实力, 硬实力支撑软实力作用的持续发挥。邓正红在软实力 中国企业的破局之道(武汉大学出版社)的第二篇写道: 软实力与硬实力看似矛盾体,其实软与硬没有对立性,更多的是互补和匹配,代表事物的两个方面, 二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螺旋渐进过程。所谓 “硬到极处是为软,2 / 5软到极处是为硬”,说明企业实力的两方面可以转化促进。三是软实力与硬实力在运动中成长, 发展先进硬实力的过程, 就是企业软实力不

5、断累积的过程,在发展先进硬实力的过程中,肯定要遇到管理、技术、程序、标准、协同等诸多软性问题,这些得到解决了,也说明企业素质上了一个层次。本土企业软实力权威专家邓正红先生强调,企业软实力不是喊出来了的,而是在探索、发展先进硬实力的实践中积累起来的。 当然,发展硬实力必须符合企业战略的要求, 正是在这种战略背景下, 通过硬实力的改进创新, 进一步完善企业软实力的不足, 从而达到企业实力的整体提升。说得通俗点, 企业要提升软实力, 就必须做项目, 你只有在项目实践中才能发现自身素质的欠缺,你也才能实实在在地给自己补课。比如说, 喊了多年的大飞机制造,为何迟迟未动?是没有实力吗?不尽然,经过三十年的

6、改革开放, 中国的经济实力极大提升, 我们完全有经济能力造大飞机, 但是我们造大飞机的软实力并没有上来。大飞机在战略层面代表了国家的综合实力,我们的经济实力并不等于国家的综合实力,也就是说, 你经济做大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硬起来,但是你软实力欠缺,这就限制你硬实力的进一步提升和发展。当下, 我们经济转型,某种意义上就是要补软实力的课。怎么补?你就必须做先进的项目, 通过做项目,发现不足, 进一步完善和提升自身素质,进而达到综合实力的加强。令人欣喜的是,作为国家“十一五 ”重大科技专项的大飞机项目在2008 年取得了重要进展,现正进入预发展阶段。由 47 家单位、 468 位专家组成的大型客机联

7、合工程队奋力攻关,目前已初步完成大型客机总体技术方案,梳理出了第一批需要启动的关键技术攻关项目。3 / 5其实,大飞机的制造就是很典型的资源整合, 飞机的批量生产, 涉及能否充分调动各方资源、 生产熟练过程的进度等多项因素。 根据以往经验, 飞机生产将经过一个由慢至快,由少至多的过程。而作为大飞机项目的公司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就是一种商业模式,其中的核心价值理念与国家、民族相关,这就不必多说了。关键是商业模式的运作,大飞机设计研制的全过程,分为预发展、 工程发展、 详细设计、全面试制、 适航取证等五个阶段。 “预发展 ”将完成飞机研制工程发展之前的论证、 技术攻关等各项准备工作。 这里面

8、牵涉很多软问题, 一旦解决, 就标志着企业软实力又上了一个水平。根据相关研制计划,今年大飞机项目将全面完成可行性论证,继续深化初步总体技术方案,并开展大型客机关键技术攻关和相关试验。同时,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将建立健全大飞机管理体系、 供应商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 加快建设市场研究和市场营销体系、 客户服务体系以及适航管理体系。 你看, 所有这些体系要素都是构成企业软实力的主要内容,这些体系一旦建立,就意味着中国拥有大飞机制造的特殊商业模式。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目前已初步形成总部加设计研发、总装制造、客户服务“三大中心 ”的整体布局,建设正全面铺开,我国大飞机研制的产

9、业链正趋于完善。据悉,2009年是中国商飞公司任务繁重的一年。 除大飞机项目之外, ARJ21 新支线飞机项目已进入商业运营前的最后冲刺,将开始高密度试飞试验,投入批量生产,实现适航取证。我国将于明年向用户交付首架ARJ 新支线飞机。至2012 年,向国内客户交付飞机总数达到 30 架。目前从专场试飞至最终交付,ARJ21-700 还需要取得三个至关重要的证书。飞机从取证试飞至最终交付,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和繁琐的程序。取证试飞包含数十个科目,通常会分摊给所有参与试飞的飞机。每架飞机完成不同的测试科目,以此来缩短整体试飞时间。因此,参与试飞的飞机数量越多,交付时间便越短。中国商飞此前表示,将有4

10、 架飞机在上海和西安两地开展总时长约为1650 个小时的试飞试验。1650 个小时的试飞试验将在今明两年完成。 这一切的努力, 都是为了取得适航证。 实际上, 适航证由 3 种证件组成, “首先需要取得的是型号合格证。 ”这是所有证件中最重要的一个。它意味着,飞机的安全性设计被认可。随后,飞机将会取得 “生产许可证 ”。拿到此证后,支线飞机便可以进入批量生产的实质阶段。最后,每架飞机出厂时,都将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出厂合格证 ”。中国经济转型,提升综合实力, 发展大飞机就是一个缩影。中国软实力权威专家、企业未来生存管理思想创立者邓正红先生指出,发展先进硬实力的过程,就是软实力补课,提升综合实力过程。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中国软实力的提升不是去挖老祖宗的理论精髓,也不4 / 5是在外国人面前炫耀自己的经济实力,而是需要众多负有国家振兴使命的实干家,矢志自主创新、贯通中西、汇聚百家,认认真真走好每一步,弥补我们软实力的差距。这是民族的脊梁,也是中国新的希望。5 /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