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实现正确集中.docx

上传人:椰子壳 文档编号:613131 上传时间:2018-11-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怎样实现正确集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浅谈怎样实现正确集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怎样实现正确集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怎样实现正确集中.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浅谈怎样实现正确集中 特征码 wlcWoPMvzknesFKQtlAX * 浅谈怎样实现正确集中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根本的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推 动党委(党组)按照一定轨道和程序运行、发展的根本机制。 民主与集中是辩证的统一体,其运行的实质是个有机结合的过 程,民主是集中的基础和前提,集中是民主的总汇和归宿。党 委(党组)议事发扬民主的直接目的是要实现正确集中,作出 明确决定,以利贯彻执行。党委(党组)能否实现正确集中,这 是衡量一个党委(党组)集体领导形成没形成、战斗力强不强、 核心领导作用好不好的重要标志。下面就怎样实现正确集中, 谈四点认识。 一、要把正确集中建立在广泛民主

2、的基础上 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的集中制,是建立在民主基础上 的集中制。无产阶级的集中,是在广泛民主基础上的集中。 ”我 们也常讲,没有民主,就没有集中。这是因为:从党的根本组 织原则的构成来看,民主和集中是相互依存、不可缺一的。民 第 2 页 主依赖着集中的指导,孕育着集中的因素,包含集中的基础; 集中依赖着民主的基础,体现着民主的归宿,包含着民主的成 果。两者互为前提,互相联结,相互渗透,相互制约,不坚持 两者有机结合,民主集中制就变得残缺不全。从党委(党组) 工作的过程来看,民主和集中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个 党委(党组)工作的运行过程,就是一个集中指导下的民主与 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循

3、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从党委(党组) 领导活动的实践看,民主和集中虽然可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 条件和不同问题而时有侧重,但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以“侧重” 一方面为由而“偏废”另一方面。实践证明,只有建立在广泛 民主基础上的集中,才是最正确最有权威的集中。要实现两者 有机结合,达到正确集中,有四个环节要把握好。 一是把握集中的主体不颠倒。党委(党组)决策是民主决 策、集体决策,集中就是把“一班人”的正确意见集中起来。 因此,集中的主体是“一班人” ,而不是书记。有时在研究重大 问题,特别是讨论干部人事和棘手问题,当意见不一致时,就 容易犯颠倒集中主体的毛病。书记或以自己的意见代替大家的 意见;或

4、以自己的看法衡量评价大家的看法;或以自己的发言 作为“一锤定音”的集中发言。这实际上是自觉不自觉地犯了 集权主义和个人专断主义的错误,不可能实现正确集中。 二是把握集中的利益指向不误导。党委(党组)正确集中的 要求是每个成员必须站在整体利益、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基 第 3 页 点上发表意见。特别是要求作为集中多数人意见最后拍板的书 记,不仅自己要端正集中的利益指向,而且要在集体议事利益 指向发生偏差时能够正确引导。 三是把握议事程度要到位。党委(党组)民主是制度 民主,其基本特征是制约性和程序性。无论是民主讨论议事, 还是集中决策拍板,都急燥不得,简单不得。一般情况下,民 主讨论议事越深入广泛

5、,集中决策拍板就越合理正确。我们在 决策重大问题上有时出现拍板失误的情况,除自身政策水平等 因素外,不注意让大家充分发表意见,深入讨论,议事程度不 到位也是一个直接原因。 四是把握不把特殊身份带进党内来。既然党委(党组) 决策是民主决策、集体决策,那么决策的正确与否,在很大程 度上,取决于书记能不能把大家的聪明才智发挥出来,能不能 把大家的正确意见集中起来。但由于把“特殊身份”带进党内, 就影响广泛民主和正确集中的实现。比如,有的觉得自己资格 老,听取大家的意见不够,有个人说了算的现象;有的在党委 (党组)会上以行政首长的身份出现,不耐心听大家发表意见, 表态过早,发言指示味较浓;有的在会前个

6、别征求意见,也自 觉不自觉地把个人意图强加于人,使会上通过的实际上是个人 的意见等等。这种现象,既影响正确集中,也影响其他成员参 与决策的积极性。 二、要坚持正确集中的一些基本原则 第 4 页 民主集中制不是一般的工作方法问题,而是一种制 度、规矩和程序。因此,无论是党内发扬民主,还是党内进行 正确集中,都必须坚持必要的原则。 一是坚持正确集中的政治原则。这就是说,党委 (党组)的正确集中一定要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符合国家 的法律法规和上级的决议、命令、指示,把集中建立在吃透 “上情”和符合“上情”的基础上。否则就根本谈不上实现正 确集中。在实践中,因为牵扯到各种利益关系,党委(党组) 议事

7、有时容易出现为了小单位利益,为了各种“关系”利益, 为了个人某些利益而作出不符合上级精神的决策,导致集体违 纪,集体办错事。防止这种倾向的最有效办法是实行集中指导 下的民主,提高党委(党组)生活的原则性。要反对对上级的 指示不严肃,搞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行为;要克服 在原则问题上旗帜不鲜明,模棱两可的和稀泥态度;要纠正讲 面子不讲真理,讲人情不讲原则的好人主义。 二是坚持正确集中的组织原则。这是指要严格按照 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办事,保证党委(党组)集中和决策在组织 上的合法性。这里最主要的是书记要当“班长” ,不能当“家长” ,带头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一般来说党委(党组)议事, 在确定

8、好决策议题的情况下,会前,书记要和委员(成员)多 通气,多酝酿,正副书记更要多碰头、多商量。会中,严格按 议事程序办事,防止图省事、简单化。讨论问题时,要坚持领 第 5 页 导成员身份的平等性和话语权的均等性原则,让人人都把话说 够、说完。当出现意见分歧时,应多搞几个回合的意见交流, 从而做到民主不会走极端,集中不至于搞专断,在多种意见和 方案的比较中,实现最佳集中。 三是坚持正确集中的科学原则。这是指党委(党组) 的民主集中制活动要纳入制度化、程序化的轨道,减少集中过 程中的某些随意性,保证集中的正确性。判定党委(党组)集 中的科学性标准有“四看”:一是从集中的主体看,应是集体, 而不是个人

9、;二是从集中的过程看,应是符合程序的,而不是 随机性的;三是从集中的目标看,应是系统全面符合实际的, 而不是单一孤立虚假的;四是从集中的意见看,应是多数人的 正确意见,而不是少数人的意见。 四是坚持正确集中的实践检验原则。即党委(党组) 的集中和决策要敢于让实践来检验,让群众来评判。凡实践中 能行得通,受到群众拥护和支持的,就要坚持下去,凡是实践 证明弊大于利,群众普遍不欢迎的,就应加以完善和改进,甚 至否定。 三、要划清和处理好正确集中的各种界限和关系 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在经常性的党委(党组)议事 活动中要实现正确集中,必须注意划清一些具体的是非界限, 处理好各种容易模糊和忽视的关系。否则

10、,不仅谈不上实现正 确集中,还有可能形成错误的决策。 第 6 页 一是要划清和处理好党委(党组)内部集中与上级 组织对下级组织集中的界限和关系。这两种集中从本质上讲都 是少数服从多数,但具体要求是不同的。党委(党组)内部的 集中,是集中多数人的意见,没有上级与下级、领导与被领导 的区分,不存在服从哪一个人或哪几个人的问题,其本质要求 是坚持领导成员平等的一票权和少数服从多数。违背这个要求 就是错误的。而上级组织对下级组织的集中,则是上级与下级, 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上级组织对下级组织集中的意见和作出 的决定,有权肯定与否定,其本质要求是下级组织必须坚决服 从上级组织的集中和决定。在实际中,发生

11、下级党委(党组) 的决定被上级党委(党组)否定或改动时,下级党委(党组) 可能会出现思想不痛快,执行不够自觉的情况。这就是没有划 清和处理好党委(党组)内部集中与上级组织对下级组织集中 的关系的表现,是应该防止和克服的。 二是要划清和处理好集中正确意见与集中多数人意 见的界限和关系。从集中的根本目的看,无疑是要集中正确的 意见。但一方面由于组织原则是少数服从多数,另一方面由于 有时讨论问题各说各的意见对,正确意见不易辨得明,因此, 党内集中必须而且只能是集中多数人的意见。在一般情况下, 拿到党委(党组)会上讨论的问题,多数人的意见是比较全面、 比较正确的,因而在集中多数人意见的基础上形成决议,

12、定下 决心,与集中正确意见是一致的。但也不能排除“真理在少数 第 7 页 人手里”的情况。这就要在坚持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的前提下, 正确对待和处理少数人的意见。能吸取的要吸取,不能吸取的 也要允许保留或解释清楚,不宜轻意全盘否定,这既是顺利实 现正确集中的一个环节,也是贯彻好民主集中制的一个重要问 题。 三是要划清和处理好书记集中与多数人意志的集中 的界限和关系。书记在党委(党组)日常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 是党委(党组)活动的主持者,对党委(党组)形成正确集中, 负有重大责任。但书记在党委(党组)会议中仍然处于同委员 (成员)平等的地位,仍然是集体的一员,党委(党组)的集 中不是书记的“一锤定音

13、” ,不是书记的个人总结,而是多数人 意志的集中。党委(党组)集中要坚持把普遍性赞成的一致性 集中;取各种意见之长的综合性集中;方案对比的择优性集中; 重要问题的表决性集中等形式和方法结合起来,真正形成多数 人意志的正确集中。在这方面应注意克服的毛病是:党委(党 组)会上把书记的发言作为最终的“拍板”发言;书记抢先说 话,过早表态,障碍大家畅所欲言;不能愉快主动地否定包括 自已在内的少数人的意见;出现意见分歧由书记表态“裁决” 等,这是不符合党的组织原则的。 四是要划清和处理好行政会议集中与党委(党组)会 议集中的界限和关系。行政会议与党委(党组)会议,看起来 同样是研究工作,往往也是同样几位

14、领导参加,似乎都差不多。 第 8 页 但是两种会议研究决定的问题,参加人员的身份,形成决定的 形式,会议本质意义上的性质等都是不同的。就进行正确集中 而言,行政会议既可以集中多数人的意见,也可以不集中多数 人的意见,就是由行政首长拍板说了算,定了办,实质性的要 求是下级服从上级,副职服从主官。而党委(党组)会则必须 集中多数人的意见,集体决策说了算,定了办,实质性的要求 是少数服从多数,书记和委员(成员)权力平等。在这个问题 上要防止和克服的倾向是:不能把行政会议上首长的身份和决 定问题的形式带进党的会议;不能把应该在行政会议上由行政 首长决定的事情拿到党的会议上集体讨论决策。从决定问题的 功

15、能上讲,党的会议是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行政会议一般是 按党委(党组)会的正确集中进行贯彻抓落实。 四、要通过提高“一班人”的整体素质来保证顺利 实现正确集中 一个党委(党组)班子的整体效能发挥自如,首先 取决于这个班子民主集中制坚持的如何。而党委(党组) “一班 人”的整体素质好与差,又是能否很好地坚持民立集中制的一 个重要条件。就实现党委(党组)正确集中而言,工作不仅仅 只在会议上,而平时也应注意多做能够保证顺利实现正确集中 的工作,提高“一班人”的整体素质。实践中,有时讨论问题, 统一思想和形成共识有一定的难度,并不说明就是班子不团结, 风气不正,而往往是与有的领导同志思想、知识、品行、修

16、养、 第 9 页 作风、能力、经验等综合素质有直接关系。只有班子的每个成 员都具有坚强的党性原则,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政策水 平,具备系统的党内生活知识,具备一定的领导艺术和容人容 事的品行修养,才能更好地坚持民主集中制,讨论和认识问题 才容易达成共识,形成正确集中。 一是要高度重视学习。学习政治理论,能够用马克思 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认识问题;用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指导理解认识现实政策,对待和解决 新时代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逐步做到讨论问题说话有根据, 决策办事讲政策;学习上级的文件精神和首长的讲话指示,按 规定要求统一思想,端正态度,形成共识,协调步伐。避免

17、因 不了解和吃不透上级精神而出现的思想与行为上的不一致;学 习兄弟单位的成功经验,使班子成员开阔眼界,接受信息,对 照比较,看到自己工作上的差距,增强压力感,学到可供借鉴 和操作的经验,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工作。 二是经常地不断地反思和交流。要积极开展不同形式 的谈心谈话,敞开心扉,积极交流不同看法。利用年终总结会, 行政办公会,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中心组学习讨论等机 会,组织大家汇报反思工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通报情况, 交流看法,提出意见。这样不仅促进了工作能力的提高,经验 的丰富和全面素质的增强,而且也有利于及时沟通思想,消除 隔阂,增进友谊,深化感情,促进团结。 第 10 页 三是强

18、化民主集中制教育。要高度重视民主集中制 教育,将民主集中制的六项基本原则作为领导班子政治建设的 重要内容,在党委(党组)中心组持续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过程中,深刻领会“四个服从” 、向上级党组 织请示报告工作、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经常听取党员群 众意见等要求,充分认识坚持民主集中制在实现和维护党的团 结统一、确保党委(党组)决策部署的正确和贯彻落实、调动 党员干部职工积极性、发挥党内民主、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方面 的重大意义,教育引导领导班子成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 ,自 觉遵守党的组织纪律和政治纪律,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 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摒弃作风霸道,

19、搞个人 独断专行、 “家长制” “一言堂”等破坏民主集中制的言行。 四是坚持搞好传、帮、带。除平时老同志对新同志个别 谈心,讲希望、提要求、指问题、教方法以外,还要结合党委 (党组)中心组专题理论学习,组织党委(党组)成员围绕坚 持民主集中制和党委(党组)如何议大事、抓大事座谈讨论, 进行自我培训。在学习党的民主集中制知识和关于新形势下 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的同时,新同 志提问题,老同志谈体会,进行面对面传、帮、带。使新同志 较快进入领导角色,熟知党委(党组)集体领导的基本要求, 改变个人的一些毛病和习惯,加强思想品行修养,素质能力提 高。这不仅为党委(党组)议事实现正确集中创造了条件,也 第 11 页 为抓好工作打下了基础。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