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课夏李乡实验小学刘月桥.docx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6136476 上传时间:2020-09-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68.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三课夏李乡实验小学刘月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十三课夏李乡实验小学刘月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十三课夏李乡实验小学刘月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十三课夏李乡实验小学刘月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十三课夏李乡实验小学刘月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十三课夏李乡实验小学刘月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三课夏李乡实验小学刘月桥.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三课(变废为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根据废旧材料的特点制定材料再利用计;具有很大的再利用价值; 2、知道大量的使用一次性包装会造成材料的浪费和对;成资源意识和环保意识;教学准备:;收集一些废弃物品:塑料瓶、易拉罐等;教学过程:;一、感受生活中的废弃材料; 1、交流课前的调查结果, 估算材料废弃数量; 计自己家一个星期内产生的废弃物品和材料; 2、了解一个塑料瓶13 变废为宝第 1 课时教学目标: 1 、 根据废旧材料的特点制定材料再利用计划,并动手制作体验有些废旧材料具有很大的再利用价值。2、知道大量的使用一次性包装会造成材料的浪费和对环境的严重破坏,初步形成资源意识和环保意识。教学准

2、备:收集一些废弃物品:塑料瓶、易拉罐等。教学过程:一、感受生活中的废弃材料1、交流课前的调查结果,估算材料废弃数量。谈谈自己的感受。(课前调查和统计自己家一个星期内产生的废弃物品和材料。)2、了解一个塑料瓶或一个易拉罐的生产过程。讨论在易拉罐的制作过程中,要消耗哪些宝贵的资源?会产生哪些问题?环境污染问题。3、结合以上两个情况,再谈谈自己的感受。二、我们生活中浪费材料的事例有哪些?针对生活现状,我们该怎么办?讨论如何节约材料的消耗?对废弃材料的处理:废物利用。废物利用的困难:垃圾分类;再制造的技术;再生产过程中的环境问题;法律法规等,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某一问题展开讨论。三、废物再利用1、

3、了解世界各国废物利用的情况和事例:学生介绍和教师介绍。2、动手用废弃物制作一个物品。小组选择一个活动方向,制定“变废为宝”的实施计划。选择材料和工具开始制作。四、“变废为宝”展览会。师生评价,说说其优、缺点及怎样制作更好,谈谈自己的想法。第 2 课时教学目标:人们在生活中会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 这些垃圾一经丢弃会给环境带来污染。调查统计家庭中一天产生垃圾的名称、重量和种类。认识到每个人每天都会产生垃圾,这些垃圾对环境会造成破坏。 关注垃圾的去向,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 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难点):布置学生按要求带垃圾来进行称重测量。(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对垃圾产量大带来的问题进行讨论。(教

4、学难点)9 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提前收集家庭一天的垃圾,每组派一位学生把垃圾带到学校来进行分类和称重统计。2、收集垃圾堆、垃圾场的图片和垃圾污染河道的图片。3 、教师准备弹簧秤。教学过程预设:一、课前布置家庭垃圾的收集工作布置:每组派一名同学把自家一天的垃圾带到学校来做分类统计工作。(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在家称量好再把数据带到学校来进行统计,但一定要事实求是。 教师也可以把自家垃圾带到学校来做分类和称重演示。) 课前布置 :1、调查走读生数量2、要求将垃圾家庭垃圾带到学校。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先自学课本第一课,将垃圾在家里分类后进称重。二、一天垃圾的分类、称重和填写记录表1、我们每天都要消耗食物

5、和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许多垃圾。我家一天会有多少垃圾?垃圾里有些什么? 教师演示垃圾的分类和称量。2、学生分组分类,称量并填写“我家一天产生的垃圾统计表”表。(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卫生。) 三、关于垃圾的讨论1、请学生说说各种垃圾的来源。2、教师在黑板上画一张大表格,统计全班所有家庭产生垃圾的总重量。 3 、学生汇报后填写表格, 计算平均每人每天产生垃圾的大致重量。 4 、分组交流你对垃圾产量的一些想法。 5 、全班交流,教师引导至少提炼以下几点: (1)人们的家庭生活会产生大量的垃圾。(2)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商场、学校也会产生大量的垃圾。(3)大量的垃圾丢弃后,会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从而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健康。 (4)垃圾需要科学的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课堂生成: 课堂小结:讨论并记录通过学习懂得的与垃圾相关的知识,也记录下学习了这节课产生的一些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