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于传承,勇于创新】传承传统,勇于创新作文.docx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6140321 上传时间:2020-09-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7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忠于传承,勇于创新】传承传统,勇于创新作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忠于传承,勇于创新】传承传统,勇于创新作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忠于传承,勇于创新】传承传统,勇于创新作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忠于传承,勇于创新】传承传统,勇于创新作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忠于传承,勇于创新】传承传统,勇于创新作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忠于传承,勇于创新】传承传统,勇于创新作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忠于传承,勇于创新】传承传统,勇于创新作文.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忠于传承 , 勇于创新】传承传统, 勇于创新作文曾安昌,广东省盆景协会会长, “中国杰出盆景艺术家” ,“十大影响石湾陶艺收藏风云人物” ,主持举办了首届广东省盆景协会会员作品展、第七至八届粤港澳台盆景艺术博览会、 岭南盆景创作研讨会等大型展会及“广东岭南盆景艺术太师” 、“广东岭南盆景艺术家” 、“广东岭南盆景之乡” 等评选活动, 在整个广东省乃至广袤的岭南地区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有力地推动了岭南盆景事业的发展。苦心创作:于传统中力求创新,在前进中传承历史曾安昌为人谨慎,对待盆景艺术尤为慎重:“不成熟的作品,我坚决不拿出来展示。”从艺 30 年来,他拿出来参展的盆景作品为数不多,但每一盆都

2、堪称佳作。其最为人所称道的,是一件九里香盆景作品香飘九里迎客来 ( 如图 3) 。这是曾安昌倾注心血最多的一件作品。 1995 年得到这棵桩材后,他就开始大胆构思,精心创作。诚如岭南盆景艺术大师曾宪烨所言,在岭南盆景的诸多造型型式中, 单直干大树型颇为常见, 构图多呈不等边三角形,造型上重点枝或左飘或右飘或双飘,结顶中正,难出新意。而此作“却在常规的造型中求破格、求新意:作品高位出枝,半飘半跌枝起伏跌宕、一泻千里;造型简明雅致,令人耳目一新”。xx 年,此作首次亮相第五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好评如潮;两年后,再次亮相首届国际盆景雅石博览会,荣获金奖。“我们岭南盆景人。应当以弘扬传统文化艺术为己任,

3、大胆创新,精益求精,在传统中力求创新,在前进中传承历史,这是岭南盆景发展过程中所迫切需要的。”曾安昌意识到了创新的迫切性,并且一直这样实践着。“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恰,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致:四季无常斗室可鉴,身有羁绊而神驰千里。一盆高不盈尺的岭南盆景,就能以缩龙成寸的艺术手法,把大自然的野趣和神韵浓缩在盆中。”曾安昌说,正是这种艺术魅力,使得他钟情这种超然于山水之外的意境。为了集中安置心爱的盆景作品, 他甚至不惜拆掉一幢别墅, 来修建一个庭院式盆景园。漫步于曾安昌精心设计的园子,满目苍翠,色香清雅。园内陈列的盆景作品以岭南盆景传统的 “正型格”为主,既有雄秀的大树型,又有清新的附石型,还有简疏的

4、文人型。作品枝干瘦硬,苍劲古老,构图严谨,结构疏而不散, 表现出传统岭南盆景特有的节奏分明、抑扬顿挫之韵律。“该淘汰的, 业已被 _ 洪流所淘汰, 现在所流传下来的中规中矩的正型格,都是很严谨的艺术形式,有生命力,有感染力。”有感于此,从 1985 年起,曾安昌就开始追随岭南盆景一代宗师陆学明学习大树型,尤其是“大飘枝”的创作技艺: 1990 年开始追随岭南盆景另一位先辈黄基棉学习附石盆景的创作。 二十余年来,曾安昌先后创作出了仙鹤回头 ( 榔榆 ) 、风华正茂 ( 罗汉松,如图 5) 、悬崖寻幽 ( 榆附石,如图 6) 、抱石情怀 ( 山桔附石 ) 等优秀作品,荣获诸多大型盆景展会嘉奖。 x

5、x 年,他被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授予“中国杰出盆景艺术家”荣誉称号。精心收藏:痴爱盆中景致,犹恋托景之盆“把大自然的种种美态浓缩成为一幅幅赏心悦目的画景、一首首浅唱低吟的诗歌, 是我对盆景艺术孜孜以求的目标。为了达到最佳的、完美的效果,其载体盆、几架,当然得讲究。我潜心观摩艺术大师的成功范例,也在自己的创作中不断去实践探索。”经过长期的探索,曾安昌发现,石湾花盆那优良的内质、朴雅的釉彩、丰富的造型,恰能使其心手相善,把创意艺术地呈现出来, 令作品宛如天成。渐渐地,他被石湾花盆本身所蕴藏的内涵折服了。他不再仅仅只是喜爱,也不再仅仅只把它们当成配角, 而是展开了不懈的追求和执着的收藏。这一“收”,就

6、是二十余年。“收藏石湾花盆, 不仅丰富了我的生活, 更恰养了我的性情。 ” 曾安昌说: “当结束了一天的紧张忙碌面对它们而坐时,那沉静幽穆的深蓝、宝蓝、天青、蔗绿、瓜绿等色彩,能使我所有的心浮气躁消失殆尽;当我在茫茫人海中差点迷失自我时, 它们那敦厚庄重的形体给了我青铜般的坚毅; 当外界灯红酒绿喧嚣不止时, 它们那溶浸着大自然生命气息的身姿,把我带进鸟语花香的世外桃源”随着对石湾花盆品鉴的深入。曾安昌越来越渴望能有更多的朋友与其分享。在较多地关注和参与石湾陶艺方面的活动后,他发现在石湾陶瓷艺术品的各个种类中,除了花盆,都已有人做过专题性的研究。而石湾花盆从未被人作为研究主题展开深入的研讨。“因

7、此,让世人更多地了解石湾花盆, 进一步发扬光大石湾陶瓷艺术,就成了我的一个夙愿。”xx 年,曾安昌组织多位精研此道的专家学者,以其丰富的藏品为基础,坚持实物、调查访问、实地考察与文献档案研究相结合,共同编撰了石湾花盆:曾安昌藏品研究一书。翌年3 月,此书由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中国古陶瓷学会副会长李辉柄对曾安昌及这部著作评价甚高: “曾安昌先生可称得上是一位健康的收藏家,他不单追求物性,更穷究物理,既提升了民间收藏的文化品位与价值,也为收藏与研究的紧密结合创造了重要的先决条件:而参与研究工作的是几位学有心得的朋友,他们凭借曾先生的丰富收藏进行了深入认真的多方位研究,为一

8、方文化的保存和延续做了出色的工作。”xx 年 9 月 5 日,在佛山佳宁娜大酒店举行的石湾陶艺收藏家协会成立 10 周年庆典上,曾安昌被评为“十大影响石湾陶艺收藏风云人物”。悉心会务:为岭南盆景事业发光发热广东省盆景协会成立于 1987 年,是近年来广东省专门致力于岭南盆景事业发展的最大型社团法人组织。 xx 年 10 月,为庆祝协会成立 20 周年,也为了检阅全体会员的创作水平,时任广东省盆景协会执行会长的曾安昌提议,举办“首届广东省盆景协会会员作品展”。也正是在此次展会上,曾安昌首次进入盆景界公众的视野。此次展览是广东省盆景协会成立 20 周年以来首次大规模、 高档次的会员作品展, 汇集了

9、广东各地市及香港、 澳门等地的近 500 盆盆景精品参展。此次会员作品展盛况空前, 获得了岭南盆景界的广泛好评。展览期间,广东省盆景协会召开了全体会员 _ 。大会上,曾安昌被推举为会长。当选会长后,曾安昌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将协会做大做强。 “粤港澳台盆景艺术博览会” 是岭南盆景界和中国盆景界的一个展览品牌。自 1990 年由广东省盆景协会创办以来,当时已先后在广州、中山、湛江、汕头、深圳、韶关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等地成功举办了六届,在业界有着较强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曾安昌担任会长的三年时间里, 分别在中山古镇和顺德陈村花卉世界主持举办了两届粤港澳台盆景艺术博览会。第七届博览会佳作云集,汇聚了盆景作

10、品近千盆,规模和档次均创历届展览之最, 堪称岭南盆景近年来蓬勃发展的一次完美展示。第八届博览会更是在展览精品化方向上迈出了成功的步伐: 组织专家评审组分赴各地精挑展品, 最终参展的盆景精品仅仅 246 件;改进布展方式,参照日本国风展和 xx 年在台湾举办的第十届亚太地区盆景赏石会议暨展览会的展台布局布展, 使得整个展览显得清新优雅而场面亦不失宏大,受到参观者的一致好评。改进展示平台的同时,曾安昌也在考虑如何向中国盆景界推出广东的优秀盆景技术人才。 经过层层选拔与严格评比, 广东省盆景协会在第七届粤港澳台盆景艺术博览会上授予吴松恩等10 人“广东岭南盆景艺术大师”、汪尚星等30 人“广东岭南盆景艺术家”荣誉称号。近年来,曾安昌及其团队在原有粤港澳台地区交流的基础上,增强了与广西、海南、福建等地盆景界的交流合作。或是组织人员与作品参加外地举办的盆景展览, 或是邀请外地优秀盆景艺术家携佳作前往广东参展交流。“我希望,今后我们广东能更多地与临近的广西、海南、福建、湖南、湖北等地的盆景界交流互动。我们这些地区气候相宜,资源也多,要是能够联合起来,每年在一个地区举办一次活动,将能大大促进我们盆景事业的发展。”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