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新泰市汶城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名师精编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6165582 上传时间:2020-09-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新泰市汶城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名师精编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山东省新泰市汶城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名师精编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山东省新泰市汶城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名师精编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新泰市汶城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名师精编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新泰市汶城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名师精编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第 14 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学案学习目标1、 了解匈奴的兴起和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所作的贡献,匈奴与两汉的关系,为初步掌握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和正确认识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奠定基础。2、 认识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民族友好是我们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教学重点冒顿统一蒙古草原、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当时的民族关系学习过程一、预习导航1、匈奴族在过着游牧生活,秦汉之际,其首领单于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起强大的国家。2、汉武帝时,国力强盛,开始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反击,夺取了和地区。3、公元前年,汉武帝派大将、分别率精骑出击匈奴

2、,经过战役的沉重打击,匈奴无力再与西汉抗衡。4、公元前中期, 匈奴分裂为几部,其中一部的首领单于向西汉称臣,时,把嫁给了这位单于。二、合作探究2、回顾前面两课,结合本课内容,想一想,汉武帝的大一统表现在哪些方面?(从政治、思想、经济、军事方面思考)1名校名 推荐3、利用课本 80 页的插图及史料说出昭君和亲的历史作用。 汉族与匈奴族的交往方式有几种,他们起到了什么作用?三、达标检测1右图是“单于天降”瓦当。单于是我国古代哪一少数民族最高首领的称号?()A匈奴B契丹C 女真D蒙古2有学者认为,匈奴曾是北方各游牧民族部落联盟的总称。秦汉之际,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使匈奴成为横跨大漠数万里的草原主人,

3、建立起强大国家的杰出首领是( )A 铁木真B松赞干布C冒顿单于D呼韩邪单于3匈奴在统一后经济迅速发展,其中不包括()A畜牧业兴旺B. 冶铸业发展C制瓷业发达D 逐渐有了农耕4秦始皇和汉武帝为安定北边,都曾派兵大举反击啊一游牧民族的进扰A. 突厥B. 女真C.契丹D.匈奴5下列是两汉时期抗击匈奴的名将,其中属于西汉时期的有()卫青霍去病窦宪窦固AB.CD6电视剧昭君出塞 ,再现了两千多年前,王昭君远离家乡出塞的情景。昭君出塞为汉与某一少数民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这里的少数民族指的是()A 鲜卑族B.氏族C匈奴族D羌族7“边城晏闭,牛马遍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描述的是

4、哪一事件之后的匈奴关系( )A冒顿统一蒙古草原B汉朝宫女王昭君出塞C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D.东汉王朝派窦固、窦宪出击北匈奴8. 对右图历史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A汉武帝时国力强盛B汉元帝把王昭君嫁给了松赞干布C东汉时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D此事促进了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9. 很多历史事件有相同的名称,然而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下却又有着不同的含义,请写出下列历史事件的不同。( 1)秦末汉初,中原长期战乱,匈奴乘机夺取河套地区,并继续南下;西汉初期,限于国力,对匈奴实行“和亲” ;2名校名 推荐(2)汉元帝时,呼韩邪单于入朝请求和亲。10 阅读下列材料:西汉时,有一名将,在反击匈奴的战争中英勇善战,屡建战功,汉武帝奖励他,为他建造了精致的住宅。他说: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 位名将死时仅20 多岁,汉武帝为他修建了一座形似祁连山的墓,象征他的赫赫战功。请回答:材料中的名将指的是谁?“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表达了这位名将的什么品质?他 的英勇善战对当时的边防产生了什么影响?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