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精品名师精编讲义第9讲细胞呼吸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6167398 上传时间:2020-09-15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39.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精品名师精编讲义第9讲细胞呼吸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精品名师精编讲义第9讲细胞呼吸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精品名师精编讲义第9讲细胞呼吸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精品名师精编讲义第9讲细胞呼吸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精品名师精编讲义第9讲细胞呼吸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精品名师精编讲义第9讲细胞呼吸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精品名师精编讲义第9讲细胞呼吸新人教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第 9 讲细胞呼吸 考纲要求 1. 细胞呼吸 ( ) 。 2. 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考点一细胞呼吸的原理 重要程度:1 有氧呼吸(1) 反应式: C6H12O6 6H2O 6O2 酶,6CO2 12H2O能量。(2) 过程项目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场所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反应物葡萄糖丙酮酸、水H 和 O2生成物丙酮酸和 HCO2 和 H水能量少少多2 无氧呼吸(1) 反应式酶分解成酒精的反应式:C6H12O62C2H5OH(酒精 ) 2CO能量。酶转化成乳酸的反应式:C6H12O62C3H6O3( 乳酸 ) 少量能量。(2) 过程: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相同

2、。其全过程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1 细胞呼吸的过程2 写出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并标出各种元素的来源和去路答案1名校名 推荐3 比较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异同点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场所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细胞质基质条件氧气,多种酶无氧气,多种酶区物质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生葡萄糖分解不彻底,生成乳酸别变化成 CO和 H O或酒精和 CO222能量释放大量能量,产生大量释放少量能量,产生少量 ATP变化ATP二者第一阶段反应完全相同,并且都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联系行;本质都是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产生ATP易错警示关于细胞呼吸的3 个易错辨析(1) 真核生物细胞并非都能进行有氧呼吸, 如蛔虫细胞、 哺乳动

3、物成熟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2) 有 H2O生成一定是有氧呼吸,有 CO2 生成一定不是乳酸发酵。(3) 原核生物无线粒体,但有些原核生物仍可进行有氧呼吸,如蓝藻、 硝化细菌等, 细胞中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1如图表示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的转化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双选 ) ()A物质、依次是H2O和 O2B图中产生 H 的场所都是线粒体C用 18O标记葡萄糖,则产物水中会检测到放射性D图示过程在有光或无光的条件下都能进行答案AD解析有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1 分子葡萄糖分解成2 分子丙酮酸, 产生少量的 H ,并释放出少量的能量;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

4、,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H ,并释放出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前两个阶段产生的 H 与氧结合形成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所以物质分别是水和O2,A 项正确;产生 H 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 B 项错误;用18O标记葡萄糖,葡萄糖中的氧全部转移到产生的CO2 中,而第三阶段产生的水中的O 全部来自于氧气,所以不能检测到放射性,C项错误;在有光无光条件下都会进行细胞呼吸,D 项正确。2 向正在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悬液中分别加入a、b、c、d 四种抑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名校名 推荐()A若 a 能抑制丙酮酸分解,则酒精的含量增加B若 b 能抑制葡萄糖分解,则丙酮酸的含量

5、增加C若 c 能抑制 H 生成水,则O2 的消耗量减少D若 d 能抑制 ATP形成,则ADP的含量减少答案C解析若 a 能抑制丙酮酸分解,进而导致有氧呼吸受抑制而减弱,细胞为获得能量供应而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CO2或乳酸;若b 能抑制葡萄糖分解,葡萄糖无法分解产生丙酮酸,导致丙酮酸含量下降;若c 能抑制 H 生成水,而 H 是与 O2 结合来生成水的,因而导致O2 消耗量减少;若d 能抑制 ATP的形成, ATP是由 ADP转化而来, ATP含量减少, ADP含量会增加。3 在植物体的细胞中,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反应()A既可以在线粒体中进行,也可以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B既可以在

6、叶肉细胞中进行,也可以在根细胞中进行C只能在有氧条件下进行,不能在无氧条件下进行D只能在有光条件下进行,不能在无光条件下进行答案B解析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是呼吸作用的第一阶段,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进行该过程;是在细胞质基质内进行的,不能在线粒体内进行;呼吸作用的进行与光照无关。4 关于马铃薯细胞呼吸中还原剂H 的来源和用途的叙述组合中,最准确的是()只来源于葡萄糖只来源于丙酮酸来源于葡萄糖、丙酮酸和水用于生成水用于生成酒精用于生成乳酸A无氧呼吸:B无氧呼吸:C有氧呼吸:D有氧呼吸:答案D解析马铃薯 细胞呼吸在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均产生还原氢,第一阶段来自葡萄糖,第二阶段来自丙酮酸和水,在

7、第三阶段还原氢用来与氧气反应生成水。无氧呼吸产生的还原氢还与丙酮酸结合生成乳酸或酒精和CO2,所以 D 项正确。5 有一瓶酵母菌和葡萄糖的混合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下表所示:氧浓度 (%)abcd产生 CO2的量30 mol9 mol12.5 mol15 mol产生酒精的量0 mol9 mol6.5 mol6 mol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双选 )()3名校名 推荐A氧浓度为a 时,只进行有氧呼吸B b 值对应的氧浓度为零C氧浓度为c 时,经有氧呼吸产生的CO2为 9 molD氧浓度为d 时,有 1/3 的葡萄糖用于酒精发酵答案CD解析根据表格信息,结合有氧呼吸

8、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可判断:在氧浓度为a 时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b 时只进行无氧呼吸, c、 d 时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氧浓度为 d 时有氧呼吸产生 CO2 的量为 156 9(mol) ,消耗葡萄糖 1.5 mol ,无氧呼吸产生 CO2的量为 6 mol ,消耗葡萄糖 3 mol ,故有 2/3 的葡萄糖用于酒精发酵。根据气体的变化和场所情况判断细胞呼吸类型的方法(1) 根据 CO2 释放量与 O2 消耗量判断 ( 呼吸底物为葡萄糖 )不消耗O2,释放 CO2只进行无氧呼吸。无 CO2 释放只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酒精产生量等于2CO释放量 只进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CO释放

9、量等于O2 的吸收量只进行有氧呼吸。2CO释放量大于O 的吸收量 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酒精发酵;多余的CO222来自酒精发酵。酒精产生量小于CO2释放量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酒精发酵;多余的CO2 来自有氧呼吸。(2) 根据场所判断真核细胞: 若整个呼吸过程均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则为无氧呼吸; 若部分过程在线粒体中进行,则为有氧呼吸。原核细胞: 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 故原核细胞的细胞呼吸在细胞质和细胞膜上进行,其呼吸方式应根据产物判断, 若只有二氧化碳和水产生则为有氧呼吸,若还有乳酸或酒精产生,则还存在无氧呼吸。考点二影响细胞呼吸的外界因素及其应用 重要程度:1 温度对细胞呼吸的影响4名校名

10、 推荐(1) 曲线分析: 最适温度时, 细胞呼吸最强; 超过最适温度呼吸酶活性降低, 甚至变性失活,呼吸受抑制;低于最适温度酶活性下降,呼吸受抑制。(2) 机理:通过影响与细胞呼吸有关酶的活性来影响呼吸速率。(3) 应用:温室栽培中增大昼夜温差 ( 降低夜间温度 ) ,以减少夜间呼吸消耗有机物。 贮存水果时,适当降低温度,从而延长保存时间。2 O2 浓度对细胞呼吸的影响(1) 机理: O2 是有氧呼吸所必需的,且 O2 对无氧呼吸过程有抑制作用。(2) 呼吸方式的判断O2 浓度0 时,只进行无氧呼吸。0 O2 浓度 10%时,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O2 浓度 10%时,只进行有氧呼吸。中

11、耕松土促进植物根部有氧呼吸(3) 应用 无氧发酵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无氧环境低氧仓储粮食、水果和蔬菜3 含水量对细胞呼吸的影响(1) 曲线分析: 在一定范围内, 细胞呼吸速率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加快,随含水量的减少而减慢。当含水过多时,呼吸速率减慢,甚至死亡。(2) 机理:水作为有氧呼吸的原料和环境影响细胞呼吸的速率。(3) 应用 粮食在收仓前要进行晾晒处理干种子萌发前进行浸泡处理4 CO 浓度对细胞呼吸的影响2(1) 机理: CO2是细胞呼吸的最终产物,积累过多会抑制细胞呼吸的进行。5名校名 推荐(2) 应用:在蔬菜、水果保鲜中,增加 CO2 浓度 ( 或充入 N2) 可抑制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

12、耗。易错警示影响细胞呼吸的外界因素的3 点说明: (1)O 2 浓度为零时, 细胞呼吸强度并不为零,因为此时细胞进行无氧呼吸。(2)O 2 浓度较低时,随着O2 浓度的增加,无氧呼吸受到抑制,但有氧呼吸因O2 浓度较低也较弱,故细胞呼吸的总强度较低;但随着O2 浓度的升高, 有氧呼吸逐渐增强, 细胞呼吸总强度逐渐增大。 (3)种子、 蔬菜和水果在储藏时都应在低温、低氧情况下,不同的是种子要保持干燥,而蔬菜和水果要保持一定湿度。低温以不破坏植物组织为标准,一般为零上低温。1 将等量且足量的苹果果肉分别放在O2 浓度不同的密闭容器中,1 h 后测定 O2 的吸收量和CO2 的释放量,如下表:O2

13、浓度变化量01%2% 3%5% 7%10%15%20%25%O2 吸收量 /mol00.10.0.0.60.70.80.80.20.534CO2 释放量 /mol10.80.0.0.60.70.80.80.60.554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苹果果肉细胞在O2 浓度为 0% 3%和 5% 25%时,分别进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B贮藏苹果时,应选择O2 浓度为 5%的适宜环境条件C O2 浓度越高,苹果果肉细胞有氧呼吸越旺盛,产生ATP越多D苹果果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产生乳酸和二氧化碳答案B解析只要氧气的吸收量不为0,就有有氧呼吸,故氧气浓度在1%3%内既有有氧呼吸又有无氧呼吸,A 错误;

14、O2 浓度超过 20%时,随氧浓度的增大,有氧呼吸不再增强,C错误;苹果果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D 错误;氧气浓度为5%时,CO2 释放量最少,有利于贮藏苹果,故B 正确。2 以下甲、乙两图都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CO2释放量和O2 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6名校名 推荐A甲图中氧含量为a 时的情况对应的是乙图中的A 点B甲图中氧含量为b 时的情况对应的是乙图中的CD段C甲图中a、 b、 c、 d 四个浓度中,c 是最适合贮藏的D甲图中氧含量为d 时没有酒精产生答案B解析甲图中氧含量为a 时,细胞只释放CO2不吸收氧气,说明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对应乙图中的

15、 A 点。甲图中氧含量为b 时, CO2的释放量远远大于氧气的吸收量,说明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且无氧呼吸强度大, 应对应乙图中的AC段。贮藏植物器官应选择 CO产生量最少即细胞呼吸最弱时,即甲图中的c 点。氧含量为d 时, CO22释放量与氧气的吸收量相等,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因此没有酒精产生。综上所述,B项错误。3 为了探究植物呼吸强度的变化规律,研究者在遮光状态下,测得了相同的新鲜菠菜叶在不同温度和 O2 含量条件下的CO2释放量,结果如下表( 表中数据为相对值 )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双选 )()O2 含量0.1%1.0%3.0%10.0%20.0%40.0%温度3

16、 6.23.61.24.45.45.310 31.253.75.921.533.332.920 46.435.26.438.965.556.230 59.841.48.856.6100.0101.6A根据变化规律,表中10 、 1.0%条件下的数据很可能是错误的B温度为3 、 O2 含量为 3.0%是贮藏菠菜叶的最佳环境条件组合C O2 含量从 20.0%升至 40.0%时, O2 含量限制了呼吸强度的继续升高D在 20 条件下, O2 含量从 0.1%升高到 3.0%的过程中,细胞无氧呼吸逐渐增强答案CD解析根据表中数据的变化规律可知,在 10 、1.0%条件下的数据应大于3.6 小于 35

17、.2 ,所以 53.7 这个数据可能是错误的;温度为3 、 O2 含量为 3.0%时, CO2的释放量最少,是贮藏菠菜叶的最佳环境条件组合;O2 含量从 20.0%升至 40.0%时, 3 、 10 和 20 时,呼吸强度逐渐减弱,但30 条件下,呼吸强度增强;在20 条件下, O2 含量从0.1%升高到3.0%的过程中,随着氧气含量的增加,细胞无氧呼吸逐渐减弱。所以C、D项错误。7名校名 推荐4 甲 、乙两图都表示细胞呼吸强度与氧气浓度的关系( 呼吸底物为葡萄糖) 。据图分析回答:(1) 图甲所示细胞的呼吸方式最可能是 _ ,如果呼吸强度不能用 CO2 的释放量表示,原因是 _ 。(2)图乙

18、中 B 点的 CO2 来自 _( 填细胞结构 ) ,当 O2 浓度达到 M点以后, CO释放量不再继续增加的内因是 _ 。2(3)温室生产过程中, 施用有机肥比单纯施用化肥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试从碳素营养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是_ 。答案(1) 无氧呼吸该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2) 细胞质基质呼吸酶的数量是有限的(3) 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机肥释放CO2解析(1) 图甲所示细胞的呼吸强度不随氧气浓度改变而变化,可见其与氧气浓度无关,最可能表示的是无氧呼吸。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呼吸类型中不产生CO2,所以不能用CO2的产生量表示呼吸强度。(2) 图乙表示氧气浓度对呼吸速率的影响。B 点时,氧气浓度为

19、0,只进行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中将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CO2。在 M点以后,达到最大呼吸强度, 主要是受到呼吸酶数量的限制。(3) 温室中施用有机肥后,土壤微生物将有机肥分解产生CO2,可提高温室内CO2 含量,增强作物的光合作用,增加产量。“四看法”解决坐标曲线题一看两坐标轴的含义:分清自变量与因变量,了解两个变量的关系。二看曲线的变化:利用数学模型法观察同一条曲线的升、降或平的变化,掌握变量变化的生物学意义。一般情况下,生成物的量未达到饱和时,限制因素是横坐标所表示的因素,当达到饱和后,限制因素是除横坐标所表示的因素之外的其他因素。三看特殊点:即曲线的起点、终点、顶点、转折点、交叉点等五点

20、,理解特殊点的意义。四看不同曲线的变化:理解曲线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出不同曲线的异同及变化的原因。8名校名 推荐实验七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重要程度:1 实验原理(1) 选择酵母菌为实验材料的原因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生物。(2) 产物的检测试剂现象 ( 颜色变化 )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CO溴麝香草酚蓝2水溶液蓝色绿色黄色酒精在酸性条件下,使用橙色的橙色灰绿色重铬酸钾溶液2 实验流程9名校名 推荐1 通入 A 瓶的空气中不能含有CO2 的原因保证使第三个锥形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混浊完全是由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的CO2 所致。2 B 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

21、通盛有澄清石灰水锥形瓶的原因B 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待酵母菌将B 瓶中的氧气消耗完,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确保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的CO2是由无氧呼吸产生的。1 下列有关“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中将葡萄糖溶液煮沸的目的是灭菌和去除溶液中的O2B在探究有氧呼吸的实验过程中,泵入的空气应去除2COC实验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有温度、pH、培养液浓度等D可通过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混浊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答案D解析由于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均可产生CO2,但有氧呼吸产生CO2速率快,可通过观察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程度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而不是通过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混浊

22、。所以 D 项错误。2 为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将酵母菌破碎并进行差速离心处理,得到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与酵母菌分别装入A F 试管中,加入不同的物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见下表 ) 。试管编号细胞质基质线粒体酵母菌加入的物质ABCDEF葡萄糖丙酮酸氧气注:“”表示加入了适量的相关物质,“”表示未加入相关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双选 )()A会产生酒精的是B、 F10名校名 推荐B会产生CO2和 H2O的试管只有CC A 试管中会有CO2 产生D根据试管B、 D、F 的实验结果可判断出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答案AD解析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分别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上进行,无氧呼吸

23、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分析图表,A、B 试管中为细胞质基质,在细胞质基质中将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A 中不加入葡萄糖不能进行呼吸作用,B 中加入葡萄糖溶液可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 C、 D 试管中为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在O2的参与下将丙酮酸分解为CO2 和 H2O,所以 C 试管中能产生水和CO2,D 试管中加入葡萄糖,不能被线粒体利用,不能进行呼吸作用。E、F 试管中加入酵母菌,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菌, E 试管中有葡萄糖和氧气,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 和水, F 试管中加入葡萄糖但没有氧气, 酵母菌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综合上述分析, 能产生酒精的是B、

24、F 试管;能产生CO2 和水的是C、 E 试管;根据试管B、 D、 F 的实验结果判断出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 D 项正确。3 在下图 3 个密闭装置中,分别放入质量相等的三份种子:消毒且刚萌发的小麦种子、未消毒刚萌发的小麦种子及未消毒刚萌发的花生种子。把三套装置放在隔热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当 a 和 b 玻璃管中的水珠开始移动时,分别记录其移动速率B如果 b 和 c 中都消耗了等质量的有机物,记录温度计读数为C如果 b 和 c 中都消耗了等质量的有机物,记录水珠移动距离D如果 a 和 c 中都消耗了等质量的有机物,记录温度计读数为答案Dva 和 vb

25、,则 Tb 和 Tc,则 Lb 和 Lc,则 Ta 和 Tc,则va vbTc TbLb LcTa Tc解析装置 a 和 b 形成对照,变量为是否消毒,即是否有微生物。b 和 c 形成对照,变量为种子种类的不同。b 种子未消毒, 在单位时间内,呼吸作用强度大于a,消耗的氧气多,同时两者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都被氢氧化钠吸收,所以b 中消耗的氧气多,内外的压强差大,玻璃管中的水珠开始移动时的速率vb 大于 va。小麦种子中主要是淀粉,花生种子中含脂肪较多,脂质分子中含氧元素比糖类( 淀粉 ) 少,脂肪氧化分解时,需要的氧气比同等质量的糖类( 淀粉 ) 氧化分 解时多,产生的热量多。如果b 和 c

26、 中都消耗了等质量的有机物,则c 中消耗的氧气多,内外的压强差大,产生的热量多。a 与 c 比较,即使不考虑是否消毒的问题,也应该是Ta Tc。11名校名 推荐4 回答下列问题:如图表示的是测定保温桶内温度变化的实验装置。某研究小组以该装置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细胞呼吸的情况。材料用具: 保温桶 (500 mL)、温度计、 活性干酵母、 质量浓度为 0.1 g/mL 的葡萄糖溶液、棉花、石蜡油。实验假设: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细胞呼吸比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放出的热量多。(1) 取 A、 B 两套装置设计实验如下,请补充下表中内容:装置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A加入 240 mL 的葡萄糖加入 10 g 活

27、性干酵母_溶液B加入 240 mL 煮沸后冷_加入石蜡油,铺满却的葡萄糖溶液液面(2)B 装置葡萄糖溶液煮沸的主要目的是_,这是控制实验的 _变量。(3) 要测定 B 装置因细胞呼吸引起的温度变化量,还需要增加一个装置 C。请写出对装置C 的实验步骤:装置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C_加入石蜡油,铺满液面(4) 实验预期:在适宜条件下实验,30 min 后记录实验结果,若装置A、 B、 C 温度大小关系是 _( 用“ ”表示) ,则假设成立。答案(1) 不加入石蜡油加入 10 g 活性干酵母(2) 去除氧气自(3) 加入240 mL 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不加入活性干酵母(4)ABC解析(1) 该实验

28、要探究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的细胞呼吸方式,所以A、 B 两装置内的自变量应为氧气的有无,其他条件要保持完全相同且适宜。(2)B 装置内煮沸葡萄糖溶液是为了完全除去其中溶解的氧气,从而制造无氧环境。 (3) 装置 C作为装置B 的对照,测定细胞呼吸引起的温度变化,两装置内的自变量应为进行细胞呼吸的酵母菌的有无。(4) 一段时间后,内部进行了有氧呼吸的 A 装置中的温度 进行了无氧呼吸的 B 装置中的温度 无酵母菌的 C装置中的温度,则假设成立。12名校名 推荐植物组织呼吸方式的探究欲确认某生物的呼吸类型,应设置两套呼吸装置,如图所示( 以发芽种子为例) :实验结果预测和结论( 见右表 ) :

29、实验现象结论装置一液滴装置二液滴不动不动只进行产乳酸的无氧呼吸或种子已死亡不动右移只进行产酒精的无氧呼吸左移右移进行有氧呼吸和产酒精的无氧呼吸左移不动只进行有氧呼吸或进行有氧呼吸和产乳酸的无氧呼吸特别提醒为使实验结果精确除减少无关变量的干扰外,还应设置对照装置。对照装置与装置二相比,不同点是用“煮熟的种子”代替“发芽种子”,其余均相同。1 CO2 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13名校名 推荐2在酸性条件下,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3有氧呼吸三个阶段均能产生ATP,第三阶段产生ATP最多。4有水产生的细胞呼吸一定是有氧呼吸。5有氧呼吸和

30、无氧呼吸的实质都是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形成ATP。6不同生物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不同的直接原因是所含酶的种类不同。7 O2 抑制细胞无氧呼吸,促进细胞有氧呼吸。高考模拟提能训练高考题组1 (2013 新课标全国卷,3) 下列与微生物呼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肺炎双球菌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B与细菌呼吸有关的酶由拟核中的基因编码C破伤风芽孢杆菌适宜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D有氧和无氧时,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物不同答案C解析破伤风芽孢杆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在有氧的环境中,破伤风芽孢杆菌的代谢要受到抑制,C项错。2 (2013 海南卷, 9) 在温度、 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将消毒后有生活力的

31、小麦种子一直浸没在无菌水中,会使种子死亡。下列对种子死亡原因的分析,合理的是()A缺乏胚芽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B不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C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均以热能释放D呼吸作用的产物对其产生毒害作用答案D解析消毒后有生活力的种子在温度、光照等适宜条件下,一直浸没在无菌水中死亡的原因是:种子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了酒精等物质,酒精对细胞具有毒害作用,D项正确。3 (2013 江苏卷,17) 将图中果酒发酵装置改装后用于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下列相关操作错误的是()14名校名 推荐A探究有氧条件下酵母菌呼吸方式时打开阀aB经管口3 取样检测酒精和CO2 的产生情况C实验开始前对改装后整个装置进行

32、气密性检查D改装时将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与管口2 连通答案B解析管口 3 只能检测非气态的产物,如酒精等,B 错误。模拟题组4 某些植物在早春开花时,花序细胞的耗氧速率高出其他细胞100 倍以上,但单位质量葡萄糖生成ATP的量却只有其他细胞的40%,此时的花序细胞()A主要通过无氧呼吸生成ATPB产生的热量远多于其他细胞C线粒体基质不参与有氧呼吸D没有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答案B解析耗氧速率高说明有氧呼吸强;单位质量的葡萄糖有氧分解产生的总能量在不同细胞中相同,有产热和形成ATP两个去路, ATP少说明产热多,B 项正确。5 如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 时, CO2 释放量和 O2 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双选 )()A氧浓度为a 时,有氧呼吸最弱B氧浓度为b 时,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无氧呼吸的1/3C氧浓度为c 时,最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D氧浓度为d 时,有氧呼吸强度与无氧呼吸强度相等答案BD解析氧气的吸收量代表有氧呼吸强度,而二氧化碳释放量代表呼吸作用强度,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因为有氧呼吸中氧气的吸收量等于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故某氧气浓度时对应的CO2 释放量和O2 吸收量的差值就代表无氧呼吸的强度。故氧浓度为d 时无氧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