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三节种群的数量波动及调节课堂导航浙科版.docx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6168491 上传时间:2020-09-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6.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第三节种群的数量波动及调节课堂导航浙科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生物第三节种群的数量波动及调节课堂导航浙科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生物第三节种群的数量波动及调节课堂导航浙科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生物第三节种群的数量波动及调节课堂导航浙科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生物第三节种群的数量波动及调节课堂导航浙科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第三节种群的数量波动及调节课堂导航浙科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第三节种群的数量波动及调节课堂导航浙科版.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高中生物第三节种群的数量波动及调节课堂导航浙科版合作探索探究一:如何理解种群数量的两种增长类型在理想的环境中 ,空间、资源无限,不存在任何天敌,无捕食者、寄生者和竞争者的条件下 ,或当种群迁入一种新环境后的一段时间内,种群呈 “J形”增长 ,其特征为种群数量连续增长,规律为: N=Nt。一般在有限的自然环境中,种群的增长达到环境允许的最大值(K 值 )就停止t生长 ,种群呈 “S”形增长。两种增长方式的差异,主要在于环境阻力对种群数量增长的影响,按自然选择学说 ,它就是通过生存斗争淘汰个体数。探究 二:种群增长曲线的比较“ J形”曲线“ S形”曲线理想状态:现实状态:食物、空间条件

2、充裕产生条件食物、空间有限气候适宜各种生态因素综合作用没有敌害、疾病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K 值后,将在 K特点种群数量以一定的倍数连续增长值上下保持相对稳定环境容纳无 K 值有 K 值量( K 值)种群增长率保持稳定先增加后减少曲线探究三:对 “ S”曲线在生产中的应用的理解形在对野生动、 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方面,一般将种群数量控制在环境容纳量的一半,即 K/2 值左右 ,此时种群增长率最快,可提供的资源数量也较多,而且又不影响资源的再生。当过度捕猎导致种群数量小于K/2 时 ,种群的增长率减慢,获取的资源数量将减少,而且还会影响资源的再生。当种群数量大于K/2 时,种群增长率开始下降

3、。所以在开发动、植物资源时,种群数量大1名校名 推荐于 K/2 时 ,就可以捕猎一定数量的该生物资源,而且可持续获得数量最大。在K 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即出生率=死亡率,但种群数量达到最大。题例领悟【例题 1】 2008 海南卷, 15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解析 :种群密度越小,种群中个体获得的资源越多,生长越快,个体平均增长量越大,反之越小。答案: B领悟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最重要特征, 不同环境,不同时间,种群密度不同。 决定种群密度大小的重要因素有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例题 2】 2008 上海卷, 24 下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

4、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在第 10 年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 200 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A.100 只B.200 只C.300 只D.400 只解析 :首先注意纵坐标是种群的增长速率,而不是种群数量,在增长率为最大时,数量为2名校名 推荐K/2(K 为种群最大值),因此 K 值 =200 2=400( 只 )。答案: D领悟环境容纳量为K 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种群数量为K/2 时,种群增长率最大。【例题 3】 2007 全国卷, 3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 S形”曲线的叙述, 错误的是()A. 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 形B. 达到 K 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C

5、.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D.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步降低解析 :A 项中由于空间和资源的限制,自然界中的多数生物种群的数量增长都要达到最大值,因此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通常呈S 形;对于S 形曲线来说,种群在K/2 时增长速率最大, 然后种群的增长率随种群密度的上升而下降,当达到环境所允许的最大值( K 值)时,增长率降为0,所以 B 项的说法正确;种群数量的增加除受环境因素影响外,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种内斗争也会加剧,影响种群数量的增长,因此C 项说法也是正确的;种群数量的增长速度是先逐渐升高,当种群数量大于K/2 时,种群增长速率开始降低。答案: D领悟种群增长曲线,一般呈现S 形增长,增长率

6、的变化为:由低到高,种群数量达到K/2时,增长率最大,然后开始下降,达到K 值时增长率为零。课堂反馈1.2007 江苏卷, 24海洋渔业生产中,合理使用网眼尺寸较大的网具进行捕捞,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下列不正确的解释是()A. 更多幼小的个体逃脱,得到生长和繁殖的机会B. 减小捕捞强度,保持足够的种群基数C.维持良好的年龄结构,有利于种群数量的恢复D. 改变性别比例,提高种群出生率解析 :控制网眼大小,让幼鱼逃脱,保持种群的增长型结构,有利于种群数量的恢复。减小捕捞强度, 保持足够的种群基数, 都是为了提高种群的出生率, 使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改变性别比例,会降低种群的出生率。答案:

7、D2.自然界中生物种群增长常表现为“ S形”增长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 S形”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B. 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是不相同的3名校名 推荐C. “ S形”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与时间无关D. 种群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约解析 :当种群在一个有限的环境中增长时,随着种群密度的上升,个体间对有限的空间、食物和其他生活条件的种内竞争加剧,以该种群生物为食的捕食者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会使这个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 ,从而使种群数量的增长率下降。当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时,种群数量将停止增长而保持相对稳定。可见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是不相同的。答案: B3

8、.右图为某种群在不同环境下的增长曲线,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 曲线呈 “ J形”,b 曲线呈 “ S形”B. K 表示环境允许的最大值C.阴影部分表示有环境阻力存在D. 种群数量达到K 值时种群增长最快,是树木砍伐的最佳时期解析 :种群数量达到K 值时种群增长率为0,种群数量维持动态平衡;当种群数量达到K/2 值时 ,种群增长率最大,是树木砍伐的最佳时期,此时砍伐可使种群数量迅速恢复。答案: D4.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 S形”曲线 ,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 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A. 种群数量相对稳定B.种群增长量最大C.种群数量最大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解析 :“ S形”增长曲线在K/2 时 ,种群增长速度最快,即增长率最大。 捕捞后剩余鱼群保持在 K/2 水平 ,有利于鱼类的可持续生产。答案: B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