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课程教案.docx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6169895 上传时间:2020-09-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69.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素描课程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素描课程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素描课程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素描课程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素描课程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素描课程教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 料推荐素描课程(讲师:薛浩)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坚持以“理解”为主的教学理念,反对传统意义上的大班“放羊式”教学,做到学一课懂一课,懂一课下一课。绘画欣赏中,多介绍一些大师逸闻趣事。 这些知识简单而有趣, 既可扩大学生知识面, 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创造热烈的绘画学习气氛。( 二) 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素描,介绍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让学生习惯姿势,学会素描的线条。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不断给予新知识, 甚至每堂课都给予一定最新的知识, 让学生形成认识的兴趣。 学生接受这些知识的刺激, 会花费更多精力和时间作进一步的学习。(三)情感目标:素描课堂教学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

2、学理论,研究合适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 并调整自身因素与学生的关系, 通过展现绘画文化魅力来刺激学生素描学习兴趣。学生的需求是多层次的,这里仅探讨了学生“兴趣”这一层面。课程安排: 1. 临摹单体几何体素描【1 课时】2. 临摹组合几何体素描【 2 课时】3. 临摹单体水果静物素描【 2 课时】4. 单体静物结构素描写生【 2 课时】5. 临摹组合静物【 2 课时】6. 复杂结构静物临摹【 4 课时】7. 简单明暗静物临摹【 2 课时】8. 简单明暗静物写生【 2 课时】课程预期:结构课程结束时, 学生能基本掌握透视知识。 了解物体的各部位的形状、 比例、结构与透视,可以总结归纳物体的形体分面。

3、所有课程结束时, 学生可以自主写生静物。 达到基本的明暗关系组织, 空间感构成。(一)临摹单体几何体结构素描 【 1 课时】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简单构图与布局,学习物体如何造型,做临摹石膏体造型练习。( 2)技能目标完成 2-3 个单体几何体结构素描,让孩子们基本理解平行透视、成角透视。( 3)情感目标从简单的出发单体几何出发, 让孩子们理解结构、 透视关系, 让孩子们喜欢上素描。2、重难点( 1)重点:理解透视与结构。( 2)难点:透视、结构。(二)临摹组合几何体素描【2 课时】1、教学目标1最新 料推荐( 1)知识目标: 通过对几何形体的临摹,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构成原理、透视变化

4、的一般规律。( 2)技能目标:初步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能运用线条和明暗调子较准确地表现对象的形体、结构、比例、透视、明暗、空间等关系。( 3)情感目标:素描训练的第一步往往是从静物临摹人手 , 通过这一训练可以使孩子们对透视关系有一定的了解。 从思维上理解 “看得到” 和“看不到” 的部分,锻炼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及想象力。2、重难点( 1)重点素描的概念、素描艺术发展概况。石膏几何体所具有的色调单一 , 静止不动的特点,便于学生更好地观察研究形体, 因此石膏几何体写生训练成为众多初学画者的必修课。有序地组织画面。 运用归纳法, 整体地去观察和认识客观自然世界, 从自然法则中用几何形

5、式去发现有序结构的绘画形式。(三)临摹单体水果静物素描【2 课时】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从规则的几何石膏体转型向不规则的水果静物,让学生理解更多的面。( 2)技能目标:初步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能运用线条和明暗调子较准确地表现对象的形体、结构、比例、透视、明暗、空间等关系。( 3)情感目标:通过这一训练可以使我们对周围现实中一切形体的多样性有所了解。素描画表现物体有空间、形体、体积、结构、光影等内容。(四)单体静物素描写生【 2 课时】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对第一阶段素描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 运用实践加以理解,掌握。( 2)技能目标:学会静物写生单个陶器或瓷器。(

6、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和观察实物,激发学生的绘画热情。2、重难点主要是掌握与理解透视。(五)临摹组合静物【 2 课时】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对第一阶段素描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 运用实践加以理解,掌握。( 2)技能目标:学会静物写生单个陶器或瓷器。(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和观察实物,激发学生的绘画热情。(六)复杂结构静物临摹【4 课时】1、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了解静物形体结构,形体比例、整体比例、构图比例及方式,对明暗、空间处理能有基本的认识。( 2)技能目标:锻炼学生抓形能力,处理复杂物体之间的空间组合,阴影明暗关系。( 3)情感目的:让学生能静下心完成一副长时间较复杂作品。锻炼学生的定力及逻辑思维、形象思维能力。2最新 料推荐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