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郦道元教案.doc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6170014 上传时间:2020-09-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70.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峡郦道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三峡郦道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三峡郦道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三峡郦道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三峡郦道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峡郦道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峡郦道元教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 料推荐三峡郦道元教案1、积累文言实词,熟读成诵。2、品味精彩语句,欣赏多样的表现手法,体会郦道元笔下三峡的文笔美。3、能整合感受,理解“三峡”的景色特征,领略三峡多姿多彩的四种诗意美。作为常态的精读课,本文至少需要两课时。第一课时预习课文,完成基础性目标,老师收集分析学情 ; 第二课时精读课文,完成鉴赏性目标。具体方法:一是“以学为主” ,以“学的活动”设计问题情境、组织教学环节、展开教学流程。主要方法是创设情境、变换角色、激发想象力、模拟体验。二是品析精彩语句,欣赏多样的表现手法。主要方法是“以读为线”,多样化的朗读和细致的品读是主要读法。从学习内容上来看,老师期待同学们能把握好两方面

2、:一是感受到三峡多姿多彩的景色美 ; 二是体会到郦道元摇曳多姿的文笔美。从学习方法上来看,一是发挥想象, “神游”三峡。变换一下角色,把自己当做小画家、小诗人、小摄影师、小音乐家,这样就能比较轻松的感受到三峡多姿多彩的景色美了。二是朗读和品读。个人读、集体读、听范读、配乐读、分角色读、品味重点语句默默的用心读。 “书读百遍, 其义自现”。1最新 料推荐读来读去,就能体会到郦道元摇曳多姿的文笔美了。1、请四位同学分段读课文,读准字音。2、听老师范读,注意朗读的停顿。3、自由读,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师生共同解决。4、语文常识填空郦道元是 ( 时期 )家,他撰写了,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

3、综合性地理著作。三峡,、 和 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齐读课文,圈词,分别概括四段主要内容。助读问题:1、第一段以什么景物为主? 山。2、第二段以什么景物为主? 水。3、第三段是哪两个季节的景色? 春冬之时。4、第四段是哪两种天气状况下的景色? 晴初霜旦。下面,我们变换一下角色,让我们化身为小画家、小诗人、小摄影师、小作曲家,根据第1、2、3、4 段文意描绘、吟诵、拍摄、谱写郦道元笔下的三峡美吧。请大家注意:我们虽然不是画家、诗人、摄影师、作曲家,但是,我相信,同学们都有一颗敏感的心灵善于感受美的心灵,同学们还记得七年级上册的童趣吧?一种2最新 料推荐平常的景物,通过联想和想

4、象,会变得美丽而神奇,从中可以获得许多“物外之趣” ,让我们用“心”去感受,用“心”去描绘三峡美、吟诵三峡美、拍摄三峡美、谱写三峡美。一定要结合课文的语句,用“心”感受哦。让我们开始吧!先来朗读一遍课文第一段。让我们先来选择一下画布吧?国画的尺幅有大有小,有一种大的叫做“长卷”有一种小的叫“小品”如果请你选择一种画布描绘第一段,你选哪一种?为什么 ?( 选择“长卷” :引导学生品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 )小结:从三峡七百里中,两岸高山连绵不绝,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 ; 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作者用“自三峡七百里中”起笔,既交代了描写对象,又介绍了其总

5、体长度。接着,作者先写山, 用“两岸高山, 略无阙处” 写山之“连”。”“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山之“高”。 )( 选择“小品” :引导学生品析“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学生不选“小品” ,老师来选,请学生用语言描绘这种情景。可以提问:是不是应该重点描绘阳光灿烂或皓月当空呢 ?应该重点突出什么景物?然后点拨这句话是侧面描写三峡的“山高峡窄”)总结:第一段全景式的宏观勾勒,总写了磅礴的山势,勾画出700 里三峡的雄险,描写出了群峰连绵、隔江对峙、3最新 料推荐山高峡长的雄壮美。仿佛一幅雄伟壮丽的长卷。诗人都是感情充沛的,他们的感情真的就像长江大河一样,自由奔放的。比如,后世的唐代有位诗人李

6、白,就很符合第二段三峡的美。先来朗读一遍课文第二段。李白的个性很像三峡的水,李白还写过一首描写三峡的诗歌,也和第二段有异曲同工之妙,是哪一首?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提问: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印证了第二段的哪些语句 ?明确:“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提问:这句话是不是说:要急速传达皇帝的旨意,所以划船划得快呢 ?明确:不是,是写江水流速急。这也是一种侧面描写的方法。总结:更重要的是“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与“轻舟已过万重山。 ”一样,写出了作者自由奔放的情感。郦道元不是诗人胜似诗

7、人,你听他吟诵的三峡水,自由不羁,4最新 料推荐万古奔流,充满了奔放美,也充分表达了郦道元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你能读出来吗?齐读第二段。( 三)先介绍一下拍摄的术语: “推拉摇移” ,也就是镜头推近、镜头拉远、镜头摇上、镜头摇下、镜头平移。大家读镜头里看到的景色,老师来操作摄像机。镜头推近,然后镜头摇下,看到什么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 “素湍”“绿潭”,两种色彩、两种情态,动静交织,对比鲜明啊。镜头摇上,看到什么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 。镜头摇下,看到什么 ?“飞漱其间” 。“怪柏”“悬泉”“瀑布”,也是有静有动、有声有色。镜头摇上,然后镜头拉远,看到什么 ?“清

8、荣峻茂,良多趣味。”总结:“清荣峻茂”一句话四字写三物: “清”字写水,“峻”字写山, “荣”“茂”写柏树。你看,春冬季的三峡就不像前面那样雄壮奔放了,而是“清荣峻茂” ,呈现出一派清悠美。“良多趣味” ,又掺入了作者的审美意趣。齐读第三段。来听听晴初霜旦的秋季,三峡里传来什么声音吧!齐读第四段。5最新 料推荐如果你为第四段配一段背景音乐,你想采用怎样风格的音乐 ?(ROP肯定不行, ) 结合课文的情境描写,谈谈你配乐的理由。( 学生自由谈,老师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语句谈理由。 )小结:作者从听觉的角度写秋季的三峡,表现出幽静、寂寥、凄异的特点。那猿声凄凉、悲哀,从侧面渲染了秋天萧瑟、肃杀的

9、气氛,秋季的三峡呈现出一种别样的凄婉美。那“泪沾裳”的渔歌中不也暗含郦道元打鱼人的同情吗?齐读第四段。学完本文,你会发现三峡实际上为我们展现了三峡多姿多态的“诗意美” ,选文共描写四组景物群落,对应编者分的四个自然段,第一段景物以山为,全景式展现三峡的“雄壮美” ; 第二段景物以夏水为主, 展现三峡的 “奔放美” ;第三段侧重描写春冬季节特征,展现三峡的“清悠美” ; 第四段描写三峡特定天气状况“晴初霜旦” ,展现三峡的“凄婉美”。郦道元笔下的三峡,集“四美”于一身,给人以“山旋水转、四季变幻、 奇境迭出” 的审美感受, 令人在惊叹之余,产生“山水如人”的错觉:“作者笔下的三峡,简直就是一位魁伟人云的奇男子:盛夏的奔放和热情,春冬的俊逸和闲远,秋日的忧伤和啸叹,构成了它多么丰满而多姿多态的性6最新 料推荐格”。 道元的文笔不也像三峡那 美 ?不也像三峡美得多姿多彩 ?点面 合、正 相 、有静有 、有声有色、俯仰生 而 一切,都来源于 道元那 藏着中国山水文化奥秘的“好奇”的心灵。 道元不 以地理学家的目光探 自然,而且以文学家的心灵感受自然,那流 的江河,挺峙的山 ,仿佛都是有生命的。他 了自然山水的生命之美,并且神游其中, 以忘 。美 的景色,需要一双善于 美的眼睛。 就是要向 道元学 的。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