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演讲稿:振兴中华的伟大先驱.docx

上传人:韩长文 文档编号:617407 上传时间:2018-11-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演讲稿:振兴中华的伟大先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演讲稿:振兴中华的伟大先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演讲稿:振兴中华的伟大先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演讲稿:振兴中华的伟大先驱.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 150 周年演讲稿:振兴中华的伟 大先驱 特征码 qwhWfwnvDtOuUPvnBIHA 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 150 周年演讲稿:振兴中华的伟大先驱 今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 150 周年。 对中华民族来说,这 150 年极不寻常,它使中国的命运发 生了根本性改变:中国人民从受尽屈辱、濒临灭亡的苦难岁月 中走出来,建立起一个新国家、新社会,今天正在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道路上大踏步前进,创造出举世公认的光辉成就。这是 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前赴后继、顽强奋斗取得的成果。 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志士仁人中,孙中山处在怎样的 地位?毛泽东同志在 60 年前曾称他为“站在正面指导

2、时代潮流 的伟大历史人物”之一。党的十五大把他和毛泽东同志、邓小 平同志一起,称为 20 世纪中国三个“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 。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受到这样崇高评价的,能有几人? 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 为什么对孙中山可以作出这样高的评价?这需要从他所处 第 2 页 的时代大背景和他在那个时代所起的特殊作用来考察。可以这 样说,他在当时所想和所做的一切,既是时代的产物,又能够 “站在时代前列”并“正面指导时代的潮流” 。 孙中山走上历史舞台时,中国面对的悲惨境遇使每个有爱 国心的中国人都感到痛苦。中华民族蒙受外国侵略者的恣意蹂 躏和宰割,被视为“劣等民族” ;君主专制制度像沉重的枷锁压 在人们

3、肩上,百姓被视同草芥,没有丝毫权利可言;民生凋敝, 广大贫苦民众在饥饿和死亡线上挣扎。有鉴于此,戊戌维新运 动的志士谭嗣同满腔悲愤地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四万万人齐 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 但是,单靠悲痛和愤怒并不能解决中国面对的问题,局部 的改良和旧式的农民战争也不能改变中国的悲惨遭遇。中国需 要的是通过一次大变革,闯出一条和以往不同的路子来。 “振兴中华”这个口号,是孙中山在中日甲午战争期间第 一次喊出来的。10 年后,他发表了一篇向美国人民呼吁的 中国问题的真解决 。在文中他动情地写道:“一旦我们革新 中国的伟大目标得以完成,不但在我们的美丽的国家将会出现 新纪元的曙光,整个人类也将得

4、以共享更为光明的前景” 。这些 话是他在 100 多年前中华民族正处在苦难深渊中时说的,但充 满着民族自豪和民族自信的激情,没有半点半殖民地半封建国 家常见的一味崇外媚外的可怜相。这正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最 需要的风骨和品格,也是孙中山能吸引那么多人追随他共同奋 第 3 页 斗的重要原因。 振兴中华,需要怎样做? 近代中国面对的问题可以说是千头万绪,孙中山提出了 “民族” “民权” “民生”三大主张,也就是说要实现民族独立、 民主政治、民生幸福。这就从近代中国面对的无数矛盾中提纲 挈领地抓住了三个带根本性的问题,并且明确主张要用革命的 手段来解决这些问题。在 19 世纪和 20 世纪之交的中国有

5、不少 思想家和政治家,他们在这个或那个具体问题上也许提出过比 孙中山更深刻的见解,但在对中国问题的整体认识上没有人能 超过孙中山;对中国历史前进产生的影响,在当时也没有人能 超过他。 中国共产党把孙中山的这个历史贡献称为“开创了完全意 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创新,在中国近 代历史上值得大书一笔。称他“站在时代前列” “正面指导时代 潮流” ,首先就是指这些来说的。 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孙中山不仅“坐而谈” ,更重要的是“起而行” 。他不顾个 人的安危得失,全身心投入革命。在他逝世一周年的时候,鲁 迅写了一篇。文中写道:“他是一个全体,永远的革命者。无 论所做的那一件,全都是

6、革命。无论后人如何吹求他,冷落他, 他终于全都是革命。 ”这是一个很高的评价。 孙中山在香港西医书院(香港大学医学院的前身)受过系 第 4 页 统的医学教育,是该校首届第一名毕业的优秀学生,又是取得 西医行业执照的第一个中国人,医术高明,在澳门、广州行医, 被上流社会争相延请。但在他看来,国家民族的命运比个人的 什么都重要。为此,他先后组织兴中会、同盟会等革命团体, 发动反清武装起义,并同改良派进行了尖锐的斗争,屡经挫折 而愈挫愈奋,终于在辛亥革命时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 和政体。在这场斗争中,他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 推翻君主专制制度,这是 20 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大 变化。 君

7、主专制制度在中国已经存在了几千年,从来没有改变过。 它有一个“头” ,就是皇帝。国家的一切权力全都集中在皇帝手 里。皇帝被看作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 ,他的话被称作“金科 玉律” ,人民没有任何民主权利。辛亥革命一旦把这个“头”砍 掉,整个旧有的社会秩序就全乱了套。这以后,无论袁世凯也 好、蒋介石也好,都再也建立不起一个统一的、稳定的统治秩 序来,这就为旧社会的崩溃和革命的胜利创造了便利条件。 君主专制制度不仅体现为政治、经济、军事统治,而且形 成了一整套严密的意识形态控制网络。人们从童年起,就被灌 输了上下尊卑分明的一套纲常伦理,认为那是天经地义的,违 背它就是违背了做人的规矩,就会受到周围

8、人的指责和非议。 这种无形的思想束缚,有时比有形的强制起着更大的作用。辛 亥革命在相当程度上也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原来被看作至 第 5 页 高无上的皇帝都可以打倒,还有什么陈腐的、不合理的东西不 可以抛弃?在临时约法中,国民开始被看作国家的主人。 孙中山做了临时大总统,仍把自己称为国民的“公仆” ,也给人 们带来一种全新的观念。尽管离真正的民主政治还很远,终究 有了一个新的开端。辛亥革命离五四运动只有很短的 7 年多时 间,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很难出现五四运动。 当然,辛亥革命从另一方面来看又失败了:它并没有改变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也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 境遇。这是因为这次革命没有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科学纲领, 很多人认为一旦推翻清政府的革命目的已经达到,就可以停顿 下来进行经济建设,包括孙中山特别看重的铁路建设了;这次 革命没有发动并依靠广大的下层劳动民众,而同改头换面的旧 势力达成了妥协;这次革命更谈不上形成一个由有共同理想和 严格纪律的先进分子组成的革命政党作为核心,把革命继续推 向前进。孙中山虽然“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 但毕竟只是“开创” ,并没有找到真正实现这些主张的道路和方 法,更无法确立更长远的目标。孙中山不能不受到历史和阶级 的局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