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报忧难”的成因及对策.docx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617616 上传时间:2018-11-2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报忧难”的成因及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析“报忧难”的成因及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报忧难”的成因及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报忧难”的成因及对策.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浅析“报忧难”的成因及对策 特征码 vbJwhNcIvYdqVKRMjDCp 真实是信息的生命之所在,是信息工作永恒的要求。只 有真实的信息才具有参考价值,才能据此作出正确、科学的决 策。维护信息的真实性,就要做到喜忧兼报,有喜报喜,有忧 报忧。表面看来,这似乎比较容易,有一说一,有二说二,说 实话、报实情就行了。但具体从事信息工作的人员普遍感到信 息工作报喜容易报忧难,并且报忧难的问题已逐渐成为制约信 息工作发展的瓶颈。报忧难问题的形成是由一系列社会因素共 同作用的结果。其具体成因,一是真实情况难掌握。信息工作 人员难以经常抽身到基层调查研究,有的虽然“身子”下去了, 但没有直接

2、深入到群众中去,仅限于看一看、听一听,看到的 是典型样板,听到的是喜多忧少。有的即使了解到一些问题, 想搞个明白,但基层的同志怕日后抓“把柄” ,借“事因不明” 、 “正在查处”来推脱。二是层层把关难通过。少数人对信息工 作存在偏见,唯恐报忧会影响政绩,只报喜不报忧。对非报不 可的事件, “修理”得面目全非,抱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 度,对事件遮遮掩掩。三是实情实报难为人。一些信息工作者 也想如实报“忧” ,但担心“忧”的发源地有关单位和人员加以 指责,于是只好报喜不报忧,有意或无意地夸大成绩、隐瞒问 第 2 页 题。 解决问题首先要正视问题。科学界有句名言:提出问题比 解决问题更重要。如果

3、处于连实话都不能说、忧信息都不能报 的境地,那办实事、求实效、求真务实等等各种要求是不可能 得到贯彻落实的。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 “有问题不摆到桌面上 来,就会长期本文来自*之音,海量精品免费请登陆 查看不得解决,甚至一拖几年” ,结果是贻误了党的事业,损害 了人民的利益。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信息的问题性越强,对 领导决策、推动工作的价值就越高。社会是复杂的,发生这样 那样的问题不足为怪。是成绩,你不报也跑不了;是问题,你 不报照样捂不住。要科学地认识问题,正确地对待和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还要有正确的机制。一个社会如果假话盛行,则 一定存在令说假者的收益大于说实话者的收益的制度环境。有 个很

4、生动的故事:幼儿园老师问孩子甲,你要大苹果还是小苹 果,甲说要大的。老师批评他自私,给了只小苹果;又问孩子 乙,乙说要小的,老师表扬了他,分给他一只大苹果。这样一 来,其他孩子纷纷效法, “我要小苹果。 ”作为领导干部和工作 人员,如果在上者喜闻赞颂而厌听批评,在下者又每每报喜得 喜、报忧得忧,我想无论怎样提倡说实话都是枉然。要解决不 第 3 页 说实话、 “报忧难”的问题,除了要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思 想道德水平外,还必须努力创造说真话者的收益大于说假话者 的收益的制度环境。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建立科学的政绩评 价机制,让愿意说实话、敢说实话的干部得到肯定和褒奖,防 止那些欺上瞒下、弄虚作假、善于吹吹拍拍的人钻空子,更不 能让说大话、说假话的人得到重用。只要建立了正确的长效机 制, “报忧难”的问题就会像兔子的尾巴长不了,实事求是、 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就一定能得到更好地发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