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运动教案.doc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6177395 上传时间:2020-09-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的运动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动物的运动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动物的运动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动物的运动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动物的运动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物的运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的运动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 料推荐动物的运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对运动系统组成的学习, 使学生认识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认同动物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2通过学习运动这一功能,使学生能阐明运动与其他各系统的联系。3通过各种动物的运动与观察, 使学生能举例说明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能力目标1通过对运动系统组成的观察与学习,使学生能与生产实践相联系。2通过运动系统功能的观察与思考,使学生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确立辩证统一看问题思维观点。3通过模拟实验的制作, 使学生具有能运用所学知识, 尝试一些手工制作,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情感目标从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的角度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观点和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2、教学重点1使学生认识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结构,认同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2使学生阐明运动系统与其他各系统的联系。3使学生能够举例说明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教学难点使学生认识动物的运动中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并能阐明运动与其他系统的联系。1最新 料推荐教学方法 式、演示式、 例式、启 式。 前准 1教 准 : (1)家兔骨骼 本;人体骨骼模型;人体骨骼肌与骨、关 关系的模型;蛙神 腓 肌 本。(2) 物 食、避 等各种 作与 机器等的影像 料或画片。(3)解剖器官。2学生准 :( 1)猪、羊等的前肘关 (最好 些骨骼肌)(2)硬 板、松 、 安排1 课时教学 程 看 像、直接 教 首先播放有关

3、 豹、 子等捕食斑 、羚羊、仙 起舞、 儿高 、 翔浅底、运 的 技表演等内容的 像 料, 最后将画面指向运 凸起的肌肉和 豹奔跑 收 的后肢肌肉; 然后教 用自身作 本, 用自己的体 言示屈肘的 作, 学生注意 看胳膊 生了什么 化,培养学生的 察能力 ,分析和解决 的能力。教 可以如下 :教 :大家注意 察老 的胳膊 生了什么 化?学生:胳膊上的肌肉鼓起来了。学生: 生了一种 作。2最新 料推荐教师:是的。但这种动作是怎么发生的呢?再请大家来看看这个模型 (出示人体骨骼模型)。我现在用手牵引着它的手骨,结果,大家看,它怎么了。学生:胳膊绕着肩关节(或肘关节)发生了运动。教师:很好。大家答得

4、完全正确。那么,我要不牵引它呢?能动吗?教师的这几个设问答案是很明显的。 但答案本身不是设问的目的, 设问的目的是要引出“运动的结构”。最终使学生认识:运动是由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运动系统是由关节、骨和骨骼肌组成的。其中,关节是运动的支点;骨是运动的杠杆;骨骼肌是运动的动力。为了强化这一认识,教师可用劳动工地上的大吊车、挖掘机等画片或影像资料, 与人的运动的画片或影像资料在多媒体上播放, 让学生充分理解:关节是运动中的支点、 骨是运动中的杠杆、 骨骼肌是运动中的动力。最后,让学生结合课本 29 页的讨论问题进行讨论,根据讨论结果和以上知识让学生用自备的硬纸板、 松紧带、图钉制作肌肉牵动骨运动的简

5、易模型。 从而巩固了以上所学知识, 也使学生在认识运动的结构的基础上, 尝试模拟制作实验的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使学生在日后的成长道路上,善于把所学到的 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紧密 联系,发展学生的发散、创新的思维能力 。模型展示,体态语言,引申新课内容首先,教师用青蛙(或蟾蜍)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装在实验仪器上,让学生注意观察针刺激肌肉时,指针是否发生变化, 为什么发生了变化, 停止刺激,指针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教师边演示,边引导学生理出: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引, 因为骨骼肌具有一个收缩的特性。然后,结合学生观察自备猪、羊的关节(带

6、些肌肉能示关节组成),进一步理解关节的组成并观察骨骼肌的组成。通过观察使学生认识: 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 肌腱可绕过关节分别连在不同的骨上。 从而认识:当骨骼肌受刺激收缩时, 就牵引着附着的骨发生运动。然后,教师可让学生跟着一起做屈肘下蹲、蛙跳等动作。这样做的时候,教师首先要组织好课堂纪律。这样做的目的有三:一、活跃课堂气氛;二、让学生充分体验运动时身体的哪一些部分的肌肉和骨发生了运动;三、让学生充分理解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从而引出运动与其他各系统的联系。亲身体验,发生联想,提高认识接着上面的活动, 教师接着让学生做一个屈肘动作, 维持一段时间, 学生会给出一个结果:老师,我胳膊

7、上的肌肉酸胀;支撑不住了;累了。此时教师恰好3最新 料推荐抓住酸、累 一感 引出神 系 与运 系 的 系, 而引出运 系 与其他各系 的 系。例如:教 可以如下 教学活 :教 :噢!你累了,怎么就知道困了、累了?学生:我感 到的。教 :哦,是感 到的。 那你知道感 由哪个系 完成?假如我 今天一上午都是体育 ,那你 会有什么 的感 ?学生可能会答出: 了、出汗、 、心跳加快、呼吸加快、疲 等等。教 及 抓住各系 的功能 学生 行引 。比如:教 : 了,你要干什么?学生:吃 。教 :与哪个系 有关? 个系 出 什么生理 化?学生:消化系 。 个系 将会如此,引 学生 系各大系 , 学生能 明各

8、物的运 都是在神 系 的 和控制下完成的。 除受神 系 的 外, 需要消化系 、 呼吸系 、循 系 等的参与配合。从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 点的目的,并使学生确立全面 合, 一看待事物的 人生 度 。 看 像,小 , 束新 教 用多媒体播放正在 食的 、 豹等 物的奔跑画面、 正在亡命逃奔的斑 、瞪羚的画面和其他 物的捕食与被捕食的 程的画面, 引 学生 并 运 于 物生存的意 。然后,教 和学生共同 本 内容,突出重、 点, 化学生的理解,加深学生的 。巩固 一、看 得 1运 的骨骼肌在运 中起A杠杆作用B 力作用C支持作用D支点作用答案: B4最新 料推荐2关节在运动中起A连结作用B杠杆作用

9、C支点作用D支持作用答案: C3骨在动物的运动中起A支点作用B协调作用C动力作用D杠杆作用答案: D4把骨骼肌连在骨上的结构是A关节B韧带C肌腱D关节囊答案: C5屈肘动作的完成是由于A肱二头肌收缩B肱三头肌舒张C肱二头肌收缩的同时肱三头肌舒张D肱二头肌等屈肌肌群收缩,同时肱三头肌等伸肌肌群舒张答案: D二、观察与思考1某人因脑部外伤,结果出现了下肢瘫痪,下肢并没有受任何损伤。这是怎么回事?答案:骨骼肌具有收缩的特性。 但骨骼肌必须接受由神经传来的兴奋, 才能收缩,进而牵引所附着的骨围绕关节运动。 某人脑部外伤, 可能是伤害了运动中枢,致使兴奋不能传至下肢,骨骼肌不能收缩。若长期不运动则肌纤维

10、萎缩、瘫痪。5最新 料推荐2某人直臂提取一桶水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是收缩还是舒张?答案: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交替收缩和舒张, 可引起肘关节的屈伸。 当人直臂提水时,处于单纯伸肘状态,但同时,还需用力才能将重物提起,所以,这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必须同时收缩才能完成直臂提水这一动作。板书设计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一节动物的运动一、运动的结构及功能:骨杠杆作用关节支点作用运动系统骨骼肌1.连结和动力作用2.有收缩特性二、运动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系1呼吸系统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呼吸频率加快2消化系统消耗有机物,加快吸收,产生饥饿感3循环系统消耗氧与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与废物,使血流加快、心跳加

11、快4皮肤排泄血流加快、血管舒张,体内热量随汗液分泌而释放,出现脸红、出汗等现象5神经系统代谢速度的加快,产生肌肉酸困、疲劳、饥饿、热、竞争等复杂的感觉和运动三、运动对生物生存的意义觅食等适应更复杂多变的环 境避敌6最新 料推荐活动与探究活动题目:探究青少年易发脊柱变形的原因活动过程:1材料准备:酒精灯、鱼刺(鸡肋)、稀盐酸、镊子等2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判定实验实施计划3查阅资料活动结果:青少年骨骼成分中有机物含量超过1/3 ,柔软易变形。备课资料1肌肉的命名和收缩肌肉是按它的形状、大小、位置、附着点或功能命名的。按形状命名的如:斜方肌、三角肌;按功能命名的如:表情肌、咀嚼肌;按形状和位置命名的

12、如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股四头肌。肌肉收缩时, 可以发生长度和张力的变化。 即:等张收缩和等长收缩两种形式。在人体肌肉的运动中,这两种收缩都有发生。肢体的自由屈曲,主要是等张收缩;用力握拳或举起力所不能及的重物时,主要是等长收缩。2肌肉痉挛“抽筋”在特殊条件下, 局部刺激可能引起肌肉不传播的局部收缩反应, 这种反应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肌肉痉挛,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小腿抽筋就是肌肉痉挛的一个例证。小腿抽筋的原因很多。 夜间睡眠时下肢露在被子外面受凉、 举重时肌肉负担过重、爬山或游泳时间过久时肌肉过度疲劳、以及运动前缺少必要的准备活动,使小腿不能适应突如其来的变化等,都有可能引起小腿抽筋。小腿抽筋

13、时, 往往会剧烈疼痛, 但一般在几秒或几分钟内即可消失。 有些人疼痛时,还可以在小腿肚下摸到一个硬块,待硬块消失后,疼痛也随之消失。小腿发生抽筋时,可以用手自上而下按摩,用毛巾热敷,也可以迅速站立,或用力向身体方向扳动脚部,使小腿肉拉直等方法进行治疗。7最新 料推荐小腿抽筋虽然不会直接伤害身体,但发生时会给人们带来不便, 如果发生在游泳时,还可能发生意外事故。因此,应该尽量避免小腿抽筋的发生。了为预防小腿抽筋,睡眠时或天气骤然变冷时, 应该注意保暖;睡觉前可以轻轻按摩下肢、使血流畅通; 活动前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注意腿部肌肉不要负担过重、过度疲劳等。3肌肉的疲劳持久的肌肉收缩活动, 会使肌肉的

14、工作能力减弱甚至停顿, 这种现象称为疲劳。肌肉的疲劳可以由于收缩的代谢产物, 如乳酸在肌肉中的积存而引起, 也可以由于支配肌肉活动的神经中枢发生疲劳而引起。适当的收缩节律和负荷, 经常地锻炼身体和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等, 都可以使疲劳延缓发生。合理的休息可以消除疲劳,恢复工作能力。4脊柱(1)脊柱四个生理弯曲的形成:新生婴儿的脊柱除骶骨有弯曲以外几乎是直的,生后三个月能抬头时, 由于头部后面肌肉的持续紧张, 颈部的脊柱向前凸,出现颈曲;六个月会坐时,胸部的脊柱向后凸,出现胸曲;一岁开始行走时,腰部的脊柱向前凸, 出现腰曲。就这样,脊柱形成了四个与人类直立行走相适应的生理弯曲。(2)脊柱弯曲异常:

15、脊柱弯曲异常又叫脊柱变形,意思是脊柱的形态发生了异常改变。在日常生活中,由于长期姿势不正等原因, 往往引起脊柱弯曲异常。脊柱弯曲异常是中、小学生中常见的一种疾病,据 1985 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资料统计,中、小学生中仅脊柱侧弯的发生率就占学生总数的 211%。脊柱弯曲异常, 不仅影响儿童少年的发育、 体力和体态, 也使服兵役和专业选择受到限制。按照脊柱弯曲异常的性质, 可以分为病理性脊柱弯曲异常和少年姿势性脊柱弯曲异常两类。 在学生中发生的主要是后一类。 少年姿势性脊柱弯曲异常, 按照弯曲的方向不同, 又可以分为前后弯和侧弯两类。 前后弯异常中, 以胸弯过分后凸而形成驼背的最多。 侧

16、弯就是脊柱发生了向左或向右的弯曲。 中、小学生中以侧弯最常见。少年姿势性脊柱弯曲异常的发生,一是因长期姿势不正,如看书、写字时歪头、弯腰、扭着身体,或因课桌不配套、室内光线太暗而不得不弯腰学习所造成。二是因缺乏体育锻炼,躯干肌力量薄弱,使脊柱抵抗外力、保持正常位置的力量相应减小所造成。 三是因负重过大或长时期一侧负重所造成。 少年负重过大可以增大胸弯而形成驼背; 经常单侧负重, 如一手提物、 单肩背书包或长期用一侧肩挑担,都可以使单侧的肌肉紧张而形成脊柱侧弯。避免脊柱弯曲异常, 主要是根据产生弯曲异常的原因来预防。 教师和家长一方面要教育学生保持良好的坐、 立、行走的正确姿势, 并且随时注意纠

17、正他们的不良姿势;另一方面要尽可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 学校在配备课桌椅时,8最新 料推荐一定要注意规格、型号的配套,尽量做到按学生身高对号入座(见下表)。还要注意教室和居室从左侧采光(即光线从左前方射来),照明的亮度要适宜。学校课桌椅卫生标准(单位:厘米)桌椅号适用身高桌高椅高1165 以上7643215817273423150164704041431576738513514964366128142613471201345832811312755309119 以下52295关节的运动关节在骨肉的牵引下, 能做各种运动。 关节的运动形式是与关节的形态和关节轴的运动方位相适应的。 关节的基

18、本运动形式包括屈和伸、 内收和外展、 旋转和环转等运动。屈和伸运动:使构成关节的两骨之间的夹角变小的动作叫做屈, 夹角增大的动作叫做伸。例如,以肘关节为轴,前臂接近上臂的动作是屈,与之相反的运动是伸。内收和外展运动: 使骨向躯干靠拢的动作叫做内收, 离开躯干的动作叫做外展。例如,以肩关节为轴,自然下垂的上肢远离躯干为外展,靠近躯干为内收。旋转运动:旋转运动包括内旋运动和外旋运动。 骨围绕垂直轴旋转, 并朝向内侧的动作叫做内旋,朝向外侧的动作叫做外旋。例如,以肩关节为轴,自然下垂的上肢,前面转向内侧为内旋,转向外侧为外旋。环转运动:骨以关节为中心做圆周运动叫做环转运动。 例如,以肩关节为中心,上

19、肢环绕一周的动作为环转。6肌肉酸痛的原因9最新 料推荐平时不经常锻炼的人, 参加比较剧烈的运动以后, 局部肌肉有时产生酸痛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通常认为与肌肉内部的能量代谢有关系。我们知道,肌肉的收缩需要能量, 而能量是靠肌肉组织中肌糖元的分解来提供的。在氧供应充足的情况下, 如肌肉在静息状态时, 肌糖元可以经过丙酮酸直接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并释放能量。 但是当人进行剧烈运动时, 肌糖元分解加快,耗氧量增加, 使肌肉暂时处于相对缺氧状态, 此时肌糖元可以经过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积存于肌肉内。 乳酸在肌肉内大量堆积, 会刺激肌肉中的化学感受器产生兴奋,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使人产生酸痛的感觉。同时,由于乳酸等物质的积聚,使肌肉内的渗透压增大,促使肌肉组织内吸收较多的水分而产生局部肿胀,也会产生酸胀的感觉。 引起肌肉缺氧的另一种解释是运动的肌肉疲劳时, 由于局部肌纤维放松不充分而产生轻微痉挛, 使肌肉内的血管受到压迫, 血流受阻,引起肌肉缺血缺氧,此时,肌肉发硬并且有酸痛的感觉。为了避免或减轻肌肉酸痛现象,运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锻炼应该循序渐进(如开始时运动量要小, 以后逐渐增加) ,运动后要做些放松肌肉的活动或按摩疲劳的肌肉,促使血液循环通畅。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