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名师教案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6185353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66.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名师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名师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名师教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名师教案新人教版.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第 19 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一、教学目标了解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等基本史实,思考并认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难点: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三、教学过程淝水之战教师:前秦统一黄河流域后,企图灭亡东晋,统一中国。请同学们试着用“投鞭断流”“草木皆兵” “风声鹤唳” 三个成语将淝水之战的前后经过简单介绍一下。合作探究一淝水之战前,苻坚踌躇满志,拥兵 80 多万,而东晋仅 8 万,这十比一的兵力,应该是胜券在握,但前秦却兵败如山倒,没能统一江南,这是为什么呢?前秦方面:a、军队的民族成分复杂,当时民族融合程度不

2、深,其他民族不满于前秦氐族贵族的统治,希望秦军失败 ;b、苻坚骄傲,秦军劳师远征,战线过长,指挥失误。东晋方面:a、广大将士在保卫江南、收复中原思想的激励下,士气高昂,团结作战;b、将领足智多谋,指挥得当。过渡: 439 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北方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北魏孝文帝改革1名校名 推荐引导学生分析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通过阅读材料,概括孝文帝的改革措施。让学生根据材料概括出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措施。作用:北方民族的大交融,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以后隋唐时期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课堂小结】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内迁,各民族杂居相处,民族交融成为历史趋势。北魏孝文帝顺应这一趋势,迁都洛阳,并从社会生活、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汉化措施,加速了北方民族交融的步伐,为以后国家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学习与创新是一个民族的进步之魂。历史上的北魏孝文帝,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地学习汉族先进的政治制度、生产生活方式,改变自身落后的习俗,在当时产生了积极影响,促进了本民族的发展进步。今天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善于学习先进国家和先进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为我所用,改革开放、锐意进取、不断创新、超越自我。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