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邹平县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名师教案北师大版.docx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6188007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3.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邹平县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名师教案北师大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山东省邹平县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名师教案北师大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山东省邹平县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名师教案北师大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山东省邹平县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名师教案北师大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邹平县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名师教案北师大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邹平县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名师教案北师大版.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第 2 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贞观新政案例说明贞观新政部分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认识贞观新政与唐太宗的纳谏与用人之间关系是本课的难点。 这一部分内容适合设计分组讨论、合作学习、 探究学习和编演历史情景剧,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体现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学生主体性。同时,这部分内容理论性和逻辑性较强,教师的课件制作和讲解都应注重理清条理,以启发学生思维。教学过程承上一课目的过渡通过看视频、讲故事学习了第一课目“唐太宗的纳谏与用人”后,教师应趁热打铁,让学生简要概括出现“贞观之治”的主要原因。学生概括出以下原因:吸取隋亡的教训,为政以德;虚心纳谏;选贤用能。在此基础上,教师提问: “贞观之治”的主要

2、表现有哪些?从而导 入下一课目“贞观新政”。教师讲述过渡:我们刚才已经说出了“贞观之治”的主要原因,那么“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有哪些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唐太宗的贞观新政吧。案例主体环节一:列举贞观新政的主要表现首先让学生阅读课文和小组讨论,然后小组代表发言,用比较精练的语言说出“贞观新政”四个方面的表现。教师点评、归纳和总结,同时点击课件,列出贞观新政的表现:完善三省六部制;改革赋役制度;修订法律法令;发展科举制度。设计意图: 用精练的语言,通过课件展示“贞观新政”四个方面的表现。有利于学生理清复杂问题的基本线索和把握重点,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概括能力环节二:结合图示,分析和讲解“三省

3、六部制”教师点击课件链接,出示“ 唐朝三省六部制”示意图,重点讲解如下:三省六部制为隋朝首创,唐朝加以沿袭并进一步完善,使得这一制度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最重要的政治制度之一,并对今天中国乃至亚洲其他国家的行政体制产生重大影响。唐朝时期三省的职责是:1名校名 推荐中书省决策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门下省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关于尚书省下设六部和六部的职责,教师可不讲或略讲。吏部负责选用、任免官吏。户部负责管理户口、赋税、财政、国库。礼部负责贡举、祭祀、典礼。兵部负责军事。刑部负责司法、审计事务。工部负责工程建设。学生边听讲边画记课文中的关键词,如“起

4、草”“审核”“执行”等。师生共同编演历史情景剧,体现三省分工合作、为皇帝服务的情况。比如,唐太宗想出兵讨伐东突厥, 这事如何分工合作呢?三省的长官称作中书令、侍中、仆射等,他们就是宰相。皇帝首先找三省长官开会讨论,确定出兵大计方针。然后由中书省负责起草具体的计划和方案,再由门下省负责审核,最后交给尚书省去执行和落实。最后,教师提问:三省六部制使皇帝的权力得到加强,还是减弱?为什么?先让学生举手表达观点,再请个别学生说出理由。教师归纳总结: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与近代西方社会的三权分立政治体制有一定的相似性,如都是通过分权实现权力之间的监督与牵制。但是, 其实质有根本的区别:三权分立的目的在于限制君主

5、专制,而三省六部制的根本目的在于分散相权,加强皇权专制。设计意图: 制作精美课件,展示“唐朝三省六部制”示意图,让学生对三省六部间的关系有更直观的认识。师生共同编演历史情景剧,创设逼真的情境,通过体验式教学,使学生领会三省的分工与合作,激发对 “三省六部制”的探索欲望,也有利于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环节三 :简要讲述“改革赋役制度”和“修订法律法令”改革赋役制度。 赋役制度包括赋税和差役两大部分,是中国古代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与土地所有制有着最直接的关系,它的状况如何, 直接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状况。这方面的改革突出表现在,轻徭薄赋, 百姓服劳役天数的减少和规定可用交纳实物的方式

6、代替服劳役, 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逐渐松弛。这些都促进了农业发展和经济发展。修订法律法令。在隋律的基础上,多次修订法令,主要原则是删繁就简,化重为轻。武德律2名校名 推荐是唐高祖时以开皇律为蓝本所制订的 法典,共十二篇五百条,内容与开皇律基本相同,于武德七年( 624)颁行。贞观律是唐太宗命房玄龄、裴弘献等人根据武德律编撰的法典,共十二篇五百条,于贞观十一年(637)颁行。这些都有利于社会稳定。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由教师讲述为主。教师精讲和略讲,以及不安排学生活动,旨在节省时间,突出“完善三省六部制”和“发展科举制度”这两个重点,做到详略得当。环节四:分点归纳,介绍和评价“科举制度”从三个角度

7、归纳,介绍和评价“科举制度”如下:1. 发展 :隋朝时创立,唐朝时逐渐完善。2. 内容: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 , 以(才能)作为选官的标准;主要科目有(明经)和(进士)。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中的“大雁塔”插图等,并说一说“及第”“雁塔题名” 。3. 评价:是一种相对公开和公平的选官制度, 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 赋予了社会以革新气象和创新精神。设计意图: 通过制作课件,分三个角度归纳, 边介绍边显示要点,把理论性较强的问题简单化,化繁为简,深入浅出。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本课目小结教师展示“贞观新政”四点表现并小结:这些就是第二课目“贞观新政”的主要内容,也是“ 贞观之治”的重要表现。教师提出问题: 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呢?由此进入下一个问题的学习探究。设计意图: 设置问题,制造悬念,激发兴趣,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通过问题设置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也指明了下一个环节的学习探究方向。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