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doc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6188043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积累运用。(32分) 1看拼音,写词语。(5分) sh sh min qing xin q zhu wn qng tng ( ) ( ) ( ) ( ) ( ) ku w bo yun shn shng y sh ji y ( ) ( ) ( ) ( ) ( ) (2)比一比,组词镇( ) 虑( ) 歉( ) 搁( )填( ) 虚( ) 赚( ) 阁(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归类。(6分) 心惊肉( ) 兴高采( ) 忐忑不( ) 眼( )手快 左冲右( ) 对答如( ) 昂首( )胸 满( )怒火 (1)描写动作的:_ (2)描写心理活动的:_ 3读句子,选择最恰当的一组:(

2、)。(3分) 实现“三通”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_。两岸同胞早就_实现“三通”,连战、宋楚瑜、吴伯雄等相继访问大陆,为进一步加强交流,实现“三通”带了新的_;台湾当局也顺应历史潮流,满足了人民的殷切_。 A希望 期望 盼望 愿望 B愿望 盼望 期望 希望 C愿望 盼望 希望 期望 D期望 希望 盼望 愿望 4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 (1)“医院:医生”和“学校:老师”两对词语所表示的关系式相同。 ( ) (2)“提高”和“水平、效率、产量、质量”都可以搭配在一起。 ( ) (3)“那匹香甜地吃着我的马草的马呢?”这是一个反问句。 ( ) (4)“光明和温暖”

3、与“钱花光了”中的“光”的意思是相同的。 ( ) (5)绿山墙的安妮讲的是一个孤儿长大成人的故事。 ( ) (6)“唯一的听众”中的“唯一”是独一无二的意思。 ( ) (7)穷人的作者是德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 )5读句了,给句中的省略号、破折号选择正确的用法,填空。(4分) A声音的延续B语言的中断,语言断断续续C话题突然转变 D表示沉默 (1)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 ( ) (2)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 ) (3)我告诉她:“是一

4、位老太太,就住在12号楼,非常瘦,满头白发,不过她是个聋子。” ( ) (4)谢谢上帝,总算活过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什么呢? ( ) 6下面句子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选择序号填空。(4分) A神态描写 B语言描写 C心理描写 D动作描写 (1)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 ( ) (2)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 ( ) (3)他用双手拼命地摇着轮椅,想挡住我的路。 ( ) (4)“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 ) 7根据课文内容,理解填空。(6分) (1)“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

5、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这句话是对桑娜家的_描写,表现了桑娜是个_ (2)“我的脸顿时烧起来,心想,这么难听的声音一定破坏了这林中的和谐,一定破坏了这位老人正独享的幽静。”这句话真实地写出了“我”发现有人听琴后_的心理。两个“一定”强调了 _。 8.在句子中带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上横线。(2.5分)1、羞愧不已的我根本不敢回头去看他那张瘦削(xu xio)的脸。2、小船漂泊(b p)在湖泊(b p)里。3、这两件瓷器模(m m)样很相似,像是由一个模(m m)型做出来的。4、撕破(s sh) 着迷(zhu zho) 汹涌澎湃(bi pi) 魁梧(ku u) 抱歉(qin jin

6、) 刻骨铭心(mn mn) 瘦削(xio xu) 蜷缩(jun qun) 深思熟虑(l l)9.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A、缝缝补补 流连忘反 食指连心 兴高彩烈B、从未某面 引人入胜 溜之大吉 干干净净C、汹涌澎湃 刻骨名心 一如即往 无锁不知D、大吃一惊 身无分文 怒目圆睁 蹑手蹑脚(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舒适 呼啸 魁悟 汹涌澎湃 B. 忧虑 残疾 书摊 留连忘返C. 羞愧 瘦削 尴尬 刻骨铭心 D. 茫然 抱谦 慈祥 蹑手蹑脚10.完成句子填空。1、_,不能动人。2、诚者,_;诚之者,_。3、有所其诺,纤毫必偿;_ _。4、 _必寡信

7、。11.给划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 自言自语话 说 谚语2. 是啊,是啊,天气坏透了!渗透,穿透 透彻 达到饱满的、充分的、极点的程度3. 身无分文文字 文言 用于旧时的铜钱4、你竟说她是聋子完毕 终于 表示出意料之外5、轻诺必寡信轻松 终于 轻率;轻易6、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动作;举动 感动;打动 改变7、诚者,天之道也道路 道德 道理;准则12.选词填空(6分) 宁静 安静 平静 寂静1.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 )地睡着,他们的呼吸均匀而( )。2.一天,老人在( )的树林中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小提琴声。3.冬天的山村到了夜里格外( ),只听见雪花簌簌地往下落。 又黑又冷 又潮湿又阴

8、冷 又酸又痛 温暖而舒适4.我站得很直,两臂累得( ),汗水湿透了衬衣。5.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 ),这间渔家的小屋却( )。6.屋子里没有生炉子,( )。13.在下面句子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使句意明确(4分)1.孩子( )只有两个,( )全靠她一个人张罗,日子也真难过。2.( )不介意我在场,( )请继续演奏吧!3.渔夫和妻子( )自己多受苦,( )要把西蒙的孩子抱回家。4.( )没有他每天早上这宽厚的一笑,我( )不会继续白看他的书,( )不会有那刻骨铭心的两个耳光。(2)填空不但而且 无论都 任凭也不 只有才 宁可也不1、( )坚持改革开放,国家( )会富强。2、( )风吹浪打,

9、( )动摇坚定的信念。3、( )绕道走,( )踩坏花坛里的小草。4、见到这种事,( )谁,( )会管一管的。5、长跑( )要有一定的耐力,( )要有一定的技巧。14.按要求改写句子(12分)1.桑娜不得不把邻居家的孩子抱回家。(改为肯定句) 2.一束阳光透过叶缝照在她的满头银丝上。(缩句) 3.我面对老人演奏。(扩句) 4.都像你这样白看书,人家日子怎么过?(改为陈述句) 5.当时我忘记了完全白看书的尴尬。(修改病句) 6. 父亲对我说:“打你不是为别的事,就为你白看人家的书。”(改为转述句)7. 我在一棵树下站好,庄重地架起小提琴,拉响了第一支曲子。改为比喻句: 8. 我被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

10、动了。(换两个说法说这句话,意思不变) 二、口语交际。(10分) 西蒙死了,家境艰难的桑娜把西蒙的孩子抱了回来,今后怎么办,日子怎么过呢?正在这时,桑娜的丈夫回来了。此时他们能怎样对话呢?请展开想象,至少写五句。 三、阅读感悟。(28分) (一) “我自己提进去吧。”说着,我往他身后的木板房走去。 “别别别”他急了,“碧云!碧云!”他用双手拼命地摇着轮椅,想挡住我的路,“你放下!等碧云来拿!” “没事别饿坏了那匹马。”我没有听他的劝阻,提着马草推开了那扇吱呀作响的门。 “回来!”他在:分后喊道,“那马会踢伤你的!” 可是迟了!我已经走进他家的后院,看见了一堆枯蔫焦黄的马草这些日子我卖给他的所有

11、的马草!那匹马呢?那匹香甜地吃着我的马草的马呢? 我扭头冲了出来,直想哭。 “对不起,”他拍着我的肩头,轻声说道,“我知道你希望真的有那么一匹马。没事的。你看书吧。” 我点了点头,使劲忍着,没让眼泪掉下来。 1残疾青年为什么再三劝阻“我”不要进他的院子?又为什么编造“谎言”“那马会踢伤你的”?(4分)_ 2真相大白后,残疾青年是怎样安慰“我”的?(3分)_ 3此刻,“我”的心里一定有许多话要说,请你展开想象,回家后,“我”会怎样向父亲诉说?写一段父子俩的对话。(4分)_ (二)阅读穷人片段,回答问题。(10分)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

12、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门吱嘎一声,仿佛有人进来了。桑娜一惊,从椅子上站起来。“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深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1、文中“忐忐忑不安”的“安”字是 结构,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安”的意思有: A 安全;B安装;C安定。在文中应取( )。(2分)2、用“ ”画出描写桑娜忐忑不安的心理活动的句子(1分)3、认真读读文中划“ ”的句子,并且联系上下文,“这样做”指的是 。从中你体会到 (3分)4、桑娜为什么“觉得非这样做不可”?(2分) 5、文段最后说“桑娜深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请你发挥想像,说说这时桑娜可能在深思些什么?(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