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秋沪教版五四制数学二上第五单元正方体长方体的初步认识.doc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6190353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秋沪教版五四制数学二上第五单元正方体长方体的初步认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0秋沪教版五四制数学二上第五单元正方体长方体的初步认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0秋沪教版五四制数学二上第五单元正方体长方体的初步认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0秋沪教版五四制数学二上第五单元正方体长方体的初步认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秋沪教版五四制数学二上第五单元正方体长方体的初步认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秋沪教版五四制数学二上第五单元正方体长方体的初步认识.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长方体的初步认识上海帕丁顿双语学校 朱晓君教学内容:沪教版数学第三册P69-70。教材分析:长方体的初步认识是沪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正方体、长方体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的内容,属于“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从教材来看,“空间与图形”主要研究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由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接触最多的是各种各样的物体,所以教材在一年级时已经使学生从直观上初步认识了一些物体的形状,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这节课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习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计算的基础,是学生认识立体图形的开端,对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其它立体几何知识及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学情分析:从学生方面来分析,二年级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已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和小组合作意识,但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水平还不高,空间想象力还不够丰富。教学目标:1、了解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2、能动手搭长方体框架。3、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动手、乐于合作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归纳能力以及空间观念。教学重点:了解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教学难点:1、长方体的12条棱不都相等。2、搭长方体框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准备:课件、长方体模型、小球,小棒。教学过程:一、引入1、出示长方体模型:生举例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长方体。2、揭示课

3、题师:关于长方体有许许多多的奥秘,你们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探索长方体的一些奥秘。(板书:长方体的初步认识)二、初步感知长方体的特征1、初步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师:小组合作,仔细看一看,用手摸一摸,说一说你们手中的长方体是怎样的? (生回答)1)认识面电脑演示思考:a、长方体有几个面?b、长方体的每个面是什么形状?c、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 生回答小结2)认识棱电脑演示思考:a、长方体有几条棱?b、每条棱的长度都相等吗?c、哪些棱的长度相等?生回答小结3)认识顶点电脑演示思考:a、一个顶点与几条棱连在一起?b、一个长方体有几个顶点?生回答小结4)小结长方体的特征:一个长方体有6个面,12

4、条棱,8个顶点。三、搭一搭1、准备工作:搭一个长方体要几个小球,几根小棒?小棒应怎样选择?(生回答)2、动手搭一搭。3、师生交流。出示:有8条棱相等的长方体框架,观察比较,有何异同?(生回答,教师补充板书)四、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 )( )1、填空2、判断(1)一个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 )(2)长方体的6个面一定都是长方形。 ( )(3)长方体的12条棱都不相等。 ( )3、动脑筋:要搭一个完整的长方体框架,还需要几个小球?几根小棒?(1) 还缺( )个小球 还缺( )根小棒(2)还缺( )个小球还缺( )根小棒五、总结1、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课件演示回顾六、板书设计长方体的初步认识摆面 面 棱 顶点 (6个) (12条) (8个) 都是长方形(可能有2个面是正方形)相对的两个面完全相同 不都相等 有3组,每组4条每组的棱长度相等(可能有8条棱相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