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秋西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乘法.DOC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6190934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1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秋西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乘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2020秋西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乘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2020秋西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乘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2020秋西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乘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2020秋西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乘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秋西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乘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秋西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乘法.DOC(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乘法【教学内容】 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乘法【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2理解并掌握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能较为熟练地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能正确计算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乘法。3能结合现实情况进行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估算,并解释估算过程。4在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学习探讨过程中,初步学习简单的归纳、类比和有条理地思考。5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数学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6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利用和积累基本活动经验,掌握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一些基本的数学思

2、想,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教学重点】1.一位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2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笔算。【教学难点】1.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进位和连续进位,一位数乘中间、末尾有0的三位数的笔算。2. 发现现实生活中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数学问题,调动已有的经验、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数学思想和应用意识。【教学课时】十六课时一位数乘两位数7课时一位数乘三位数 5课时问题解决 2课时整理与复习 2课时1、一位数乘两位数第1课时 一位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9例1、例2,课堂活动1、2、3题及练习二第4题。【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

3、解和掌握一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2.结合具体情境,探究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培养迁移能力。3.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理解算理,体验计算方法多样性,并优化算法。4.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能正确地理解并掌握一位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能正确地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不进位),理解口算算理。【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学生准备:练习本、小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复习引入1口算。课件出示青青大草原情境图,喜羊羊开着快乐列车(轻音乐:火车开啦),列车上有许多算式

4、:5 9= 8 7= 6 5= 8 4= 3 7= 9 6= 4 6= 2 8=引入:今天喜羊羊开着快乐列车从青青大草原来了,他将与我们一道走入今天的数学课堂。在快乐列车上有算式,你们还会算吗?开火车口算,其他学生用手势去判断。2.填空。6个十是( ) 16个十是( ) 30个十是( ) 56个十是( )指名回答,全班判断。二、自主探索,构建新知1. 揭示课题(教学单元主题图)(1)出示单元主题图。 引入:我们乘着喜羊羊的快乐列车,与喜羊羊一起从青青大草原来到了美丽的大森林。提问:仔细观察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又有什么数学问题?(2)全班集体交流讨论。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交流

5、所获得的数学信息。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位数乘整十数、两位数的口算。板书:一位数乘整十数、两位数的口算。2.一位数乘整十数(教学例1) 引入:大森林里的动物可真热情,这不,鸡妈妈邀请我们到她们家去做客。课件出示例1图片。提问:从这幅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呢?(信息:一共有3盒鸡蛋,每盒20个;问题:一共有多少个鸡蛋。)(2)引导思考,解决问题。学生独立解决,再与同桌交流,教师巡视发现不同的解法。全班集体汇报、交流、说算理。预设1:20+20+20=60(个)预设2:203=60(个) 把203看作2个十乘3,2个十乘3得6个十,也就是60。预设3:320=60(个) 先用

6、3乘20中十位上的数2得6,再在积的末尾添上1个0,得60。(3)即时练习,巩固提高。出示试一试中的题目:304 408 560独立完成题目,同桌交流口算算理。全班集体交流。交流时,要求学生说出算理。(4)归纳整理,小结提升。提问:计算一位数乘整十数,我们应该怎么算呢?怎么算比较快呢?小结:在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数时,可以把整十数看作几个十,再去乘一位数,积得多少个十,也就是几十;还可以先用一位数乘整十数十位上的数,再在乘得的积的后面添一个0。3.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教学例2)(1)观察情景,收集信息。课件出示例2情景图。引入:喜羊羊带着我们继续在美丽的大森林前行,他又会把我们带到什么地方呢

7、?提问:请仔细观察,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又能提出什么问题呢?(信息:有两堆小正方体,每堆有13个;问题: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2)引导思考,解决问题。独立解决,再与同桌交流说理,教师巡视发现不同的解法。全班集体汇报、交流、说算理。 预设1:13+13=26(个)预设2:132=26(个) 13=10+3,102=20,32=6,20+6=26。(引导学生借助情景理解算理)预设3:132=26(个) 先用2乘个位上的3得6,表示6个一,写在个位上;再用2乘十位上的1得2,表示2个十,写在十位,结果就是26。(引导学生借助情景理解算理)(3)即时练习,巩固提高。试一试:323 242 312 =

8、 1 * GB3 学生独立完成题目,同桌交流口算算理。全班集体交流,说出算理。(4)归纳整理,小结提升。思考: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我们应该怎么算呢?小结:在口算一位数乘两位数时(不进位),可以把两位数拆分成一个整十和一个一位数,先用一位数乘整十数,再用一位数乘个位上的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也可以先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中个位上的数,乘的积写在个位上,再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中十位上的数,乘的积写在十位上。三、练习应用,巩固内化1.完成教科书第10页“课堂活动”第1题。(1)先独立完成,再与同桌交流算理。(2)全班集体交流,说出算理。2.完成教科书第11页“课堂活动”第2题。(1)先独立完

9、成,再与同桌交流算理。(2)全班集体交流:先说出算理,再说说这两道题有什么异同?3.完成教科书第12页练习二第4题。(1)独立完成,教师巡视。(2)全班集体交流。交流时,说出算理。4. 完成教科书第11页“课堂活动”第3题(1)同桌玩对口令游戏。(2)师生玩对口令游戏。四、反思总结,内化提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又有什么疑问?板书设计:一位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203=60(个) 132=26(个)想:2个十乘3得6个十。 想:13=10+3,102=20,32=6,20+6=26。答:一共有60个鸡蛋。 答:一共有26个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教

10、学内容】教科书第10页例3,课堂活动4、5题及练习二第6题。【教学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2.结合具体情境,经历一位数乘两位数估算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能说明估算方法的简单思路。3.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经历估算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教学难点】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复习引入1.课件出示丰收果园情境图,果园里苹果树上挂着许多算式,你会算吗?(开火车口算)50 6= 9

11、70= 4 50= 8 60= 32 3= 12 2= 24 2= 22 3=2.全班集体交流,交流时选几道题目说出算理。二、自主探索,构建新知1.观察情景,收集信息。(1)课件出示例3图片。提问:从这幅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呢?(信息:有6筐梨子,3袋化肥,每袋化肥48千克;问题:6筐梨子重多少千克?3袋化肥重多少千克?)(2)理解题意。提问:“这一筐梨重32千克”是什么意思?提问:你能从这筐梨重32千克,估一估其它5筐梨每筐重多少千克吗?(引导学生从图中观察其它5个筐每个筐的大小与这个筐的大小相接近,从而让学生明白,其它每个筐梨重大约是30千克。)2.引导思考,解决问题。(

12、1)课件出示小明的话“6筐梨大约”。提问:小明看到这6筐梨,他有什么样疑问呢?你能把他的问题补充完整吗?(6筐梨大约重多少千克?)提问: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引导学生明白“6筐梨大约重多少千克”就是不需要计算出精确的结果,可以采用估算的方法。)揭题:这节课我们就用估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板书课题:一位乘两位数的估算)(2)解决问题:6筐梨大约重多少千克?学生独立解决,并与同桌交流说理,教师巡视发现不同的解法。集体汇报交流、说估算思路,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预设:306=180(千克) 32接近30,把32看作30。(3)解决问题:3袋化肥大约重多少千克?教师:你还能用估算解决什么数学问

13、题?预设:3袋化肥大约重多少千克?学生独立解决,并与同桌交流说理,教师巡视发现不同的解法。全班集体汇报、交流、说估算思路,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预设:503=150(千克) 48接近50,把48看作50。3.即时练习,巩固提高。课件出示:下面的数和几十最接近?28( ) 41( ) 36( ) 62( ) 89( ) 73( ) 4.归纳整理,小结提升。思考:怎样估算一位数乘两位数?小结:在估算一位数乘两位数时,把两位数看作比较接近的整十数来计算。三、练习应用,巩固内化1.完成教科书第11页“课堂活动”第4题。(1)先体验能读多少字,再量一量一步走多远。(2)提问:在这种情况下,需不需要算出准

14、确数?独立完成第4题。(3)同桌交流估算思路,集体交流时。2.完成教科书第11页“课堂活动”第5题。(1)认真读题,收集信息。(2)引导思考,分析问题。提问:“带600元买门票够吗”是什么意思?(3)学生独立完成,再与同桌交流估算思路。(4)全班集体交流。3.完成教科书第12页练习二第6题。(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2)集体交流,说出算式及估算思路。四、反思总结,内化提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又有什么疑问?板书设计: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503=150(千克) 306=180(千克)48接近50,把 48看作50 32接近30,把32看作30 答:6筐梨大约重180千克。

15、答:3袋化肥大约重150千克。教学反思: 第3课时 口算乘法的练习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12页练习二13题、5题、79题及补充题。【教学目标】1.进一步体验一位数乘两位数口算与估算的过程,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口算及估算的方法。2.通过练习,提高计算能力和问题解决的能力。3.进一步感悟一位数乘两位数口算与估算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难点】熟练地口算一位数乘两位数及结合现实情况进行估算。【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教学过程】一、联系旧知,引入课题1. 口算(1)完成练习二第3题。全班集体交流反馈。(2)集体交流时,让学生说出算理。提问:(选一、二道题)说说怎样口

16、算与估算的?过渡:今天喜羊羊又要带我们到美丽的大森林里继续参观,可是,灰太狼在去美丽的大森林的路上设置了四路关卡,你们能闯过这四路关卡吗?二、基本练习,巩固方法第一关:做一做。1.完成练习二第1题。 (1)你从题目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2)学生独立完成。(3)交流反馈。提问:为什么这样列式?怎样口算的?2.完成练习二第2题。(1)独立完成。(2)观察这些算式,同桌交流:你发现了什么?(3)全班集体交流反馈。三、综合练习,整体提高第二关:练一练。1.完成练习二第5题。(1)提问:你能看懂题目中的表格吗?你从题目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2)学生独立完成。(3)集体交流反馈

17、。2.完成练习二第7题。(1)提问:你从题目中知道了哪些信息?怎样解决问题?提问:题目要求我们算出准确结果吗?(2)学生独立完成。(3)交流解题思路。第三关:想一想。过渡:刚才我们用前面学习的知识,顺利地通过了前面两关,打退了灰太狼。接下来,我们一起去看一看灰太狼又设立了什么关卡?3.完成练习二第8题。(1)理解题意提问:“一篇400字的作文稿她8分能打完吗”是什么意思?(2)独立完成,与同桌交流解题思路。(3)集体汇报交流。4.完成练习二第9题。(1)理解题意:“够座吗”是什么意思? (2)独立完成后与同桌交流估算思路。(3)全班集体汇报交流。四、拓展练习,促进发展第四关:做一做,说一说1.

18、出示:一个书包32元,李阿姨带150元钱买5个这样的书包,够吗?(1)独立完成,与同桌交流解题思路。(2)集体汇报、交流:如果每个书包30元,买5个书包就是150元,估小了都不够,所以带150元钱不够买5个书包。2.课件出示:同桌交流课堂中、教室里、生活中的数学信息,提出有关乘法口算与估算的问题。同桌选择两个问题进行解答。小结:同学们,你们和喜羊羊一起,闯过了灰太狼设置的四关,来了美丽的大森林,你们太了不起了!(课件出示美丽的美丽的大森林的画面。)五、反思总结,内化提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又有什么疑问?教学反思:第4课时 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页例4

19、,课堂活动第1题及练习三第1、2题。【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和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学会乘法算式的书写格式;能正确地进行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2. 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理解算理,体验计算方法多样性,并优化算法。3.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学会乘法算式的书写格式。【教学难点】能正确地计算一位数乘整两位数(不进位),理解笔算算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小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复习引入1课件出示“洋洋”超市情境图,喜羊羊推着手推车进入超市购物,在超市大门前的手推

20、车上有许多算式:50 6= 7 60= 5 20= 30 6= 23 3= 31 3= 42 2= 2 34=教师:同学们,在“洋洋”超市的手推上有许多算式,你们还会算吗?2. 开火车口算,选一、二道题说出算理。二、自主探索,构建新知1.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教学例1)(1)观察情景,收集信息。课件出示例4图片:从这幅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呢?(信息:有4堆茶杯,每堆有1盒零2个;问题:一共有多少个茶杯?)提问:求一共有多少个茶杯,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呢?(124)追问:为什么用乘法算?(2)交流口算方法:同桌讨论,全班交流。预设1:124=48(个) 12=10+2,24

21、=8,104=40, 8+40=48。也就是先算盒子里的茶杯,再算盒子外的茶杯,最后把它们和起来。预设2:124=48(个) 先用4乘个位上的2得8,表示8个一,写在个位上;再用4乘十位上的1得4,表示4个十,写在十位上,结果就是48。预设3:124=48(个) 12+12+12+12=48(个)(3)自主探索,学习用竖式计算。提问:你们能用乘法竖式来计算124吗?学生自己尝试用竖式计算。交流。展示学生学生出现的情况,并请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预设1:1 2 4 8 24=8 4 0 104=40 4 8 8+40=48 先用4乘个位上的2得8,写在个位上;再用4乘10得40,写在第一次乘的

22、积下面;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8+40=48结果就是48。预设2:1 2 4 4 8 先用4乘个位上的2得8,表示8个一,写在个位上;再用4乘十位上的1得4,表示4个十,写在十位上,结果就是48。比较分析,优化算法。提问:在这两种竖式的写法中,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你喜欢哪种呢?为什么?(都先算了24=8,再算104=40,最后算8与40合起来是48)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再集体交流。(让学生明白第二种写法更加简洁。)(4)回顾计算过程,交流互动,规范书写教师板书:用纸块盖住十位上的“1”,现出24。 要求学生算出24=8。 提问:你能指出这8个茶杯在图上是哪8个茶杯吗?(盒子外的8个茶杯。)

23、 提问:还有哪些茶杯没有算?(盒子里的茶杯。)提问:盒子里有多少个茶杯?(一个盒子10个,4个盒子是104=40(个)用写有“0”的纸块盖住124中个位上的2,现出104。提问:是这个意思吗?思考:这个4该写在哪一位上?(4应该写在十位上,因为它表示4个十。) 提问:谁能把计算的过程完整地说一遍?指名说,同桌互相说一说。(计算124时,先用24,乘得的积对着因数的个位写;再用104,乘得的积对着因数的十位写。)提问:最后的乘积是多少?(48)(主要引导学生看书上竖式写法)2.即时练习,巩固提高。(1)学生独立完成P13页“试一试”。(2)集体交流,说说是怎样算的。3.归纳整理,小结提升。思考:

24、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是怎样笔算的?小结:写竖式时,先把两位数的因数写在上面,一位数的因数写在下面,两个因数的相同数位要对齐;计算时,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位数中每一位上的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乘得的积就写在那一位上。三、练习应用,巩固内化1.完成教科书第15页“课堂活动”第1题。(1)交流:332怎样写竖式计算?(一般把位数多的因数写在上面)(2)独立完成332的计算,交流计算过程。2. 完成教科书第16页练习三第2题。(1)读题,说说知道了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2)学生独立完成。(3)集体交流。3. 完成教科书第16页练习三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再与同桌交流算理。四、反思

25、总结,内化提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又有什么疑问?板书设计: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12448(个)10440 248 40848 1 2 4 (用一位数分别乘两位数中的每一位数) 4 8教学反思:第5课时 一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4页例5,课堂活动第2、3题及练习三第3、4题。【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和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一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2.经历一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过程,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从而得出“满几十进几”的算法。3.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经

26、历一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过程,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从而得出“满几十进几”的算法。【教学难点】能正确地笔算一位数乘整两位数(进位),理解笔算算理。【教学准备】教学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计算:233= 234=学生笔算完后,说说计算过程。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用一位数分别去乘两位数中的每一位数。2.揭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笔算乘法。板书课题: 一位数乘整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二、自主探索,构建新知 1.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进位)(教学例5)(1)多媒体课件出示例5玩具图。提问:从这幅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呢?(引导学生找到“有3堆玩具,每堆有24个”的信息和

27、提出“一共有多少个玩具”的问题。)提问:求一共有多少个玩具,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呢?为什么这样列式(243)(2)尝试口算,交流算法。预设:243=72(个) 24=20+4,203=60,43=12, 60+12=72。(3)尝试笔算。议一议:计算时你遇到了什么新的问题?你是用什么办法解决的?学生完成后,抽生汇报。结合学生汇报,教师作如下引导:提问:先算个位上的43=12,在屏幕的玩具图上是指哪些玩具?学生指出是每个盒子外的4个玩具后,多媒体课件形象地演示把这些玩具合起来变成12个玩具的过程。在竖式上怎样表示12个呢?(让学生结合玩具图理解要向十位上进1,在个位上写2。)提问:下一步算什

28、么?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让学生理解下一步应该算十位上的2乘3,乘出来的积要写在十位上。)追问:除了要把乘出来的积写在十位上,还要注意什么?(引导学生说出:要把乘出来的6个十与刚才进上来的1个十加起来,一共是7个十。观察情景,收集信息。)2 4 13 7 2 (4)同桌互相说说竖式的计算过程,全班一起说一说:先用3乘个位上的4得12,向十位进1,个位上写2;再用3乘十位上的2得6,加上个位进上的1得7写在十位上,结果就是72。2.即时练习,巩固提高。(1)试一试(P20):笔算243,472,293。学生独立计算,抽学生板演。(2)全班集体交流,说说是怎样算的,进一步明白“乘的积哪一位满几十,

29、就向前一位进几”的算理。3.归纳整理,小结提升。提问:今天计算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与上次的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要注意什么? (注意乘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三、练习应用,巩固内化1.完成教科书第15页“课堂活动”第2题的1、2小题。(1)独立完成,再用同桌交流。(2)集体交流,说说是怎样计算的。2.完成教科书第15页“课堂活动”第3题。(1)独立完成,教师巡视。(2)集体交流,并说说每一列的三个算式有什么联系。3.完成教科书第16页练习三第3题。(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2)同桌交流计算过程。(3)全班集体交流,说出计算过程。4. 完成教科书第16页练习三第4题。(1)学生独立完成,教

30、师巡视指导。(2)同桌交流计算过程。(3)集体交流,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四、反思总结,内化提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在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进位)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去乘两位数中的每一位数;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4372(个)20360 4312 601272 2 4 1 3 7 2教学反思: 第6课时 一位数乘两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4页例6,课堂活动第2题及练习三第6、7题。【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一位数乘两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2.经历一位数乘两位数(连续进位

31、)的笔算过程,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快乐。【教学重点】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能正确地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连续进位),理解笔算算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 笔算:23 4= 5 31= 4 22= 15 4=抽二人板演,全班练习。集体订正,说一说计算过程,小结计算方法。(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中的每一位数,乘积满几十,要向前一位进几。)2.过渡: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基本计算方法,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看看又会遇到什么新的问题。(板书

32、课题)二、自主探索,构建新知1.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连续进位)(教学例6)(1)观察情景,收集信息。出示例3的乘车情景图,分析问题并列式。 = 1 * GB3 提问:从这幅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引导学生找到“有9辆这样的客车,每辆车准载客35人”的信息。) = 2 * GB3 提问:要求9辆这样的大客车最多可以载客多少人,应该怎样想?(引导学生关注“最多”的含义是,既不能超载,还要坐满。) = 3 * GB3 提问:怎样才能求出9辆这样的大客车最多可以载客多少人呢?(列出:359。)追问:为什么这样列式?(引导学生说出每辆车最多载客35人,9辆这样的车最多可以载9个35人。求相同加数的和

33、是多少,用乘法计算。)(2)估算:请同学们估一估9辆客车大约可以载客多少人? = 1 * GB3 学生独立估算,再与同桌交流估算思路。全班交流。预设1:3510=350(人) 9接近10,把9看作10。预设2:409=360(人) 35接近40,把35看作40。(3)学生独立尝试计算,交流计算过程。引导学生说出:先用9乘个位上的5得45,向十位进4,个位上写5;再用9乘十位上的3得27,加上个位进上的4得31个十,在十位写1,在百位上写3,结果就是315。引导:把你计算的结果与估算结果比一比。提问:比较一下,这道题与复习题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说出这道题用一位数乘个位上的数满十了,要向前一位进

34、位;乘十位上的数也满十了,还需要加上个位进上的数,向百位进位。)2.即时练习,巩固提高。(1)学生独立完成计算:456,825,699。(2)全班交流,说明白“乘的积哪一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的算理。3.归纳整理,小结提升。议一议:怎样用竖式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呢?小结:在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去乘两位数中的每一位数;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三、练习应用,巩固内化1.完成教科书第15页“课堂活动”第2题。(1)学生动手操作第3小题,同桌交流操作方法。(2)独立完成。(3)全班交流,说说是怎样计算的。2.完成教科书第16页练习三第6题。(1)学生独立完成

35、,教师巡视指导。(2)同桌交流计算过程。(3)全班集体交流。3.完成教科书第17页练习三第7题。(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2)同桌交流错误的原因。(3)全班集体交流。四、反思总结,内化提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在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连续进位时,我们要注意什么?板书设计:一位数乘两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359315(人)3 5 4 9 3 1 5答:最多可以载客315人。教学反思:第7课时 笔算乘法的练习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617页练习三第5题,810题及补充题。【教学目标】1. 进一步理解并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2. 进一步

36、经历一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过程,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和问题解决的能力。3.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能力的提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教学过程】一、联系旧知,引入课题1.笔算:454 376抽生板演,集体订正,并说说怎样用竖式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2.课件出示喜羊羊攻打灰太狼狼堡的画面。教师:今天喜羊羊要带我们去消灭狼堡里的灰太狼,可是,灰太狼在自己的狼堡前设置了三路关卡,只有闯过这三路关卡,才能把可恶的灰太狼消灭。你们能闯过这三路关卡吗?二、基本练习,

37、巩固方法第一关:做一做。1.完成练习三第8题。(1)出示题目。(2)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同桌先交流计算过程,再说说发现了什么?(只要言之有理的都给予鼓励)(3)集体交流反馈,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2.完成练习三第9题。(1)出示题目。(2)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同桌交流:你是如何比较大小的?(3)全班集体交流反馈。集体交流时,让学生说出是如何比较大小的?(尽可能让学生说出多种比较方法,教师再引导学生评价哪种方法较好。)三、综合练习,整体提高第二关:练一练。1.完成练习三第5题。(1)读题,说说你从题目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2)估一估:8间教室里大约安装多少

38、盏日光灯?(3)准确地算出8间教室里一共安装多少盏日光灯,学生独立完成。(4)集体交流反馈。2.完成练习三第10题。(1)读题,说说从题目中知道了哪些信息?问题是什么? (2)估一估:买6辆小汽车大约要多少元?买2辆小火车大约要多少元?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 (3)准确地算出要付多少钱,比一比谁算得快?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计算过程。(4)独立完成问题3:3种玩具各买1个大约要多少元?(5)提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又如何解决?四、拓展练习,促进发展第三关:想一想教师:刚才我们用前面学习的知识,顺利地通过了前面两关,打退了灰太狼。接下来,我们一起去看一看灰太狼又设立了

39、什么关卡?1.完成练习三思考题。(1)读题,思考:为什么可以把769写成770-7呢?引导学生明白:769是69个7, 770是70个7;把769看作770,就多计算了1个7,应该减去7,所以769=770-7。(2)提问:计算899,你能想到哪些简便方法?学生独立完成。全班集体汇报、交流、说解题思路,学生可能出现以下情况:899=809+99;899=909-9;899=8910-89;899=9010-(9+90)2.课件出示:5 8 2 5 3 4 (1)学生独立完成。(2)集体交流。集体交流时,注意算法的多样性,并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算的?教师:同学们,我们和喜羊羊一起,闯过了灰太狼设置的

40、三关,打败了灰太狼,你们太了不起了!(课件出示灰太狼被打败画面,灰太狼大声叫喊“我一定会回来的!”)五、反思总结,内化提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又有什么疑问?板书设计:笔算乘法的练习课教学反思: 2、一位数乘三位数第1课时 一位数乘三位数的口算、估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8页例1、例2,第19页课堂活动1、2、3题及第1920页练习。【教学目标】1.探索一位数乘整百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2.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一位数乘三位数的估算方法,能正确解决一位数乘三位数的现实估算问题。3.在学习探索过程中培养口算的习惯和根据现实情境需要估算的意识。【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探索一

41、位数乘三位数的口算、估算方法及算理,能正确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能解决一位数乘三位数的现实估算问题。【教学难点】在口算、估算方法探索过程中理解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估算的算理,培养根据现实需要进行估算的意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口算转盘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口算。304 206 312 1232.张叔叔在自家院内种了8棵桃树,每棵桃树大约能摘桃91kg,这8棵桃树大约能摘多少千克桃?引入:这是我们前面学习过的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估算,一位数乘三位数的口算和估算你会吗?(板书课题:一位数乘三位数的口算、估算)二、探索新知1.一位数乘整百数的口算。(教学例1)(1)课件呈现

42、采松果情境。提问: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有4筐松果,每筐300颗,一共有多少颗松果?)提问: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为什么这样列式?(求4个300是多少,可以用连加计算,也可以用乘法计算。) (2)自主计算并汇报,小结口算方法,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预设1:3个十4=12个十,3个百4=12个百,12个百是1200。预设2:可以用3003003003001200计算。预设3:前面我们学过304等于12添上1个0,那么3004就应该在12后面添上两个0。(追问:为什么要在12后面添上两个0?12个百是1200。)小结:在计算3004时,可以怎样想?(想口诀三四十二,然后想到300是3个百,所以乘出的结果是12个百,也就是1200。)提问:从中你知道什么?(和一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一样,口算一位数乘整百数时,也要想乘法口诀来计算,但是要联系因数的计数单位来考虑结果是多少。)(3)完成试一试:7008 4005 6600学生独立计算后,互相说说计算方法,重点说说4005的计算方法。优化口算方法:通过解决这几个口算,你觉得那种方法更好? (4)课堂活动:课堂活动第1题。9人一组,一人转转盘(轮流转转盘),另外8人根据转盘情况进行计算,在组内交流算法。追问:怎样口算一位数乘整百数? 课堂活动第2题。独立计算并讨论,说说这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