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三峡同步练习题语文版.doc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6205469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三峡同步练习题语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三峡同步练习题语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三峡同步练习题语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三峡同步练习题语文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三峡同步练习题语文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23课 三峡 一、课内阅读 1课文写出了三峡哪几方面的特点?分别用简洁的词句回答。(1)山:_ (2)水:_ (3)景物:_ (4)环境:_ 2课文为什么先写山后写水?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写水,而把夏水置于首位?3课文写春冬之景,用_、_、_、_四字突出其特点;写秋季景色,用_、_、_、_四字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4“一切景语皆情语”,第三段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5文末以渔歌作结有什么作用?6第三段中“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描写得形神兼备,试分析好在哪里?7古人常用“三”字形容“多”或“少”,如文中的“猿鸣三声泪沾裳”。请你举出四个含“三”字的成语、俗语、典故等。8文末描写“

2、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突现了三峡的什么特点?二、比较阅读 【甲】郦道元三峡 【乙】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 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选自陆游入蜀记) 【注释】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翳:遮盖,这里指云。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自非亭午夜分:_ (2)或王命急宣:_ (3)虽乘奔御风:_ (4)然

3、十二峰者不可悉见:_10翻译下列句子。(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 11甲、乙两文都写到“山”,两文段所写的“山”各有着怎样的特点?12甲、乙两文段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基本相同,这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三、课外阅读 黄牛滩 江水又东,径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回,虽途径信宿,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径黄牛山下( )(2)负刀牵牛( )(3)黄牛如故( )(

4、4)水路纡深( )14翻译下列句子。(1)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 (2)虽途径信宿,犹望见此物。 15上文末尾引用行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16本文写水抓住了水的什么特征?答案:1. (1) 连绵不断,遮天蔽日 (2) 水流湍急 (3) 景物清幽 (4) 环境凄凉2. 先写山,写出三峡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的特点,为下文写水作铺垫。水经注是为江水作注,而三峡夏水最盛、最迅疾、最有特点,长江在三峡段的迅疾凶险的特征也体现得尤为突出,所以作者把夏水置于首位。3. 清 荣 峻 茂寒 肃 凄 哀4. 作者被绮丽可爱、雄伟险峻的美景所吸引,流露出欢乐的心情。5. 进一步描绘了

5、猿猴啼鸣的凄异,衬托出三峡秋天的凄清悲凉。6. 以“回清”与“素湍”的动态,以“倒影”与“绿潭”的静态,极言江水之清澈。7.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三生有幸三顾茅庐举一反三8. 一是突出了三峡秋季凄清肃杀的环境特点;二是烘托出三峡山高、峡长、岭连的地形特点。9. (1) 正中午 (2) 有时 (3) 即使 (4) 全,都10. (1)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2) 议论的人说泰山、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这种奇异的景象。11. 甲文段写群山具有连绵不断、雄奇险拔、遮天蔽日的特点;乙文段描绘的巫山及其神女峰具有高、奇、秀等特点。12. 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与赞美之情。13. (1) 经过 (2) 背 (3) 原来的 (4) 弯曲、曲折 14. (1) (那块石头)就像一个人背着刀牵着牛,人是黑色的,牛是黄色的,形状、色彩分明。(2) 即使沿途经过住上两夜,还是能够望见此物。15. 突出黄牛滩段的水路纡深,回望如一,地形险要特殊。16. 抓住水湍纡回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