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练习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6205643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练习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练习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练习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练习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练习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练习新人教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星桥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练习 新人教版一、通假字 1、治经为博士邪 通 二、古今异义:1、卿治经为博士 古: 今: 2、孤岂欲卿 古: 今: 3、但当涉猎 古: 今: 4、见往事耳 古: 今: 5、即更刮目相待 古: 今: 三、一字多义:1、当:当涂掌事( ) 但当涉猎( ) 2、以:以军中多务( ) 自以为大有所益( )3、见:见往事耳( ) 大兄何见事之晚( )4、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 旦辞爷娘去( )5、大:自以为大有所益( )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四、重点字词:1、当涂掌事( ) ( ) 2、蒙辞以军中多务( )( )3、治经为博士邪 ( ) ( )4、但

2、当涉猎( ) ( )5、见往事耳( )( )( )6、蒙乃始就学( )( ) 7、大有所益( )8、及鲁肃过寻阳( )( ) 9、非复吴下阿蒙( )10、今者才略( ) 11、士别三日( )12、即更刮目相待( )( )( )1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 )14、初,权谓吕蒙曰( )( )15、孰若孤( )( )16、肃遂拜蒙母( )( )五:成语解释:1、吴下阿蒙: 2、刮目相待: 六:翻译句子: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4、卿言多务,孰若孤? 5、孤常读书,自以为

3、大有所益。 6、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7、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七:简答题:孙权劝学选自 ,是 主持编纂的一部 ,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主编者 ,是 (朝代) 家, 家。“治经”中的“经”指 、 、 、 、 。3、孙权劝吕蒙学习的原因是“ ”,而吕蒙开始却以“ ”为理由,拒绝读书。孙权以自己为例,现身说法,并给吕蒙指出了读书的方法(益处)“ ”,吕蒙拒绝读书的理由不攻自破,于是吕蒙“ ”。4、鲁肃为什么“蒙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答: 5、文中描写了孙权、吕蒙、鲁肃三人,他们各自又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 6、这则历史小故事要告诉人们什么道理?从吕蒙的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4、? 答: 7、吕蒙“就学”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是通过什么方法说明的?他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答: 孙权劝学一、通假字 1、治经为博士邪 邪 通 耶 表示反问的语气词 二、古今异义:1、卿治经为博士 古: 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 学位的最高一级 2、孤岂欲卿 古: 古代王侯的自称 今: 孤单 3、但当涉猎 古: 只 今: 转折连词 4、见往事耳 古: 指历史 今: 过去的事5、即更刮目相待 古: 重新 今: 更加 三、一字多义:1、当:当涂掌事(掌管 ) 但当涉猎(应当、应该 ) 2、以:以军中多务(用) 自以为大有所益(与“为”组成“认为”)3、见:见往事耳(知道、了解) 大兄何见事之

5、晚(认清、识别)4、辞:蒙辞以军中多务。(推托) 旦辞爷娘去(辞别、告辞)5、大:自以为大有所益(很)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年长)四、重点字词:1、当涂掌事(当道、当权) (主管、掌管) 2、蒙辞以军中多务(推脱) (事务)3、治经为博士邪 (研究儒家经典) (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4、但当涉猎(只 ) (粗略的阅读) 5、见往事耳(了解)(指历史)(罢了,限制语气)6、蒙乃始就学(于是、就)(从事、做) 7、大有所益(益处、好处)8、及鲁肃过寻阳(到了的时候)(到) 9、非复吴下阿蒙(不再是)10、今者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11、士别三日(读书人)12、即更刮目相待(就)(

6、重新)(另眼相看,用新眼光看待)1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长兄)(怎么、为什么)(认清事物)14、初,权谓吕蒙曰(当初)(告诉、对说)15、孰若孤(谁、哪一个)(比) 16、肃遂拜蒙母(于是)(拜见)五:成语解释:吴下阿蒙: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现在用来比喻人学识尚浅。刮目相待:是指离别三天后,就应该去掉老眼光来看他。指别人已有显著的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来看待。六:翻译句子: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你如今当权掌管重要事务了,不能不学习!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等到鲁肃路过寻阳,与吕蒙谈论问题时,(鲁肃)非常惊讶的说:“你现在的

7、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年在吴县的那个阿蒙了”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和读书人分别三天,就应该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你怎么这么晚才明白这个道理呢!卿言多务,孰若孤? 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我经常读书,自认为很有好处。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只应当粗略的阅读,了解历史罢了。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我难道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做经学传授的学官吗?七:简答题: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主编者司马光,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治经”中的“经”指诗、书、礼、易、春秋。孙权劝吕蒙学习的原因是

8、“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而吕蒙开始却以“军中多务”为理由,拒绝读书。孙权以自己为例,现身说法,并给吕蒙指出了读书的方法(益处)“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吕蒙拒绝读书的理由不攻自破,于是吕蒙“乃始就学”。4、鲁肃为什么“蒙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答: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5、文中描写了孙权、吕蒙、鲁肃三人,他们各自又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孙权:是三国时吴国国君,对部下既严格要求,又能循循善诱耐心教导。 吕蒙是吴国名将,知错能改,能虚心听取别人的建议,会读书,有进取心,有军人的坦诚豪爽。 鲁肃是吴国的谋士,豪爽不失风度,一位敬才,爱才的忠厚

9、长者。6、这则历史小故事要告诉人们什么道理?从吕蒙的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故事要告诉我们不能因工作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对国家,对个人都有好处。 启示:(1)读书能使人更聪明,更有力量。 (2)学习是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成功的必由之路。 (3)我们可以通过读书学习,增长见识,拓宽视野,陶冶情操,弥补不足,让 自己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4)要善于接受别人合理的规劝。7、吕蒙“就学”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是通过什么方法说明的?他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答:吕蒙学习后,进步非常大,才略过人。 通过侧面描写来表现的,即通过鲁肃的夸奖来体现的。 启示:端正学习态度,学习会有很快的进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