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八课木兰诗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6205727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八课木兰诗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八课木兰诗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八课木兰诗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八课木兰诗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八课木兰诗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八课木兰诗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八课木兰诗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木兰诗 自学导案 【学习目标】1能根据注解,运用猜译、换字、组词的方法初步翻译全文。2掌握重点实词和虚词。 【学习重点】通过翻译全文,初步掌握重点实词和虚词。【学习安排】 1自主学习小组互助的学习方式。 2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自主学习,第二课时研讨、检测 ,第三课时复习【学习过程】一、看一看。 1、简介木兰其人及乐府诗集 花木兰是古代时河南省虞城县营廓人。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屡立战功。凯归,帝封官嘉奖,木兰不受,欲纳宫中,以死拒之。唐初,追封为孝烈将军。人们为纪念她,于唐代修建花木兰祠,祠内现存元代立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和清立孝烈将军祠辨误正名记石碑,详细记载了花木兰的身世、籍贯、业绩及历代修祠

2、情况。近年来,又修复了木兰祠大殿等一大批景点。花木兰祠已收入中国名胜词典。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品,选自南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属于叙事诗,叙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刻画出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木兰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2、乐府诗集是最完备的一部乐府歌辞总集,其中的民歌,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民,分南歌、北歌两大部分。北歌,即北方民族民歌,题才广泛,格调雄劲、热烈、质朴。“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集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会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见政治得失。到南北朝时,社会上已经把“乐府”从官署的名称转变为诗

3、体。其中既有文人诗歌,又有民间歌诗,民间歌诗是乐府诗的精华。二、读一读。通读全文,给不认识的字注好音。三、译一译根据注解,通过查字典、词典,用猜译、换字、组词等方法翻译全文;注意加点的词语的掌握。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 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 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 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 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

4、飞。朔气传金拆,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 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 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 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 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 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 辨我是雄雌? 四、疑一疑。要求:把自己的疑惑、疑难用问题的形式写在下面写出来,以备研讨时向同学和老师提出来。 五、测一测。1木兰当 户 织。2不闻机杼 声,惟 闻女叹息。3问女何 所思

5、?问女何所忆 ?4昨夜见军帖 。5为 市 鞍马 。6东市 买骏马。 7旦 辞爷娘去,暮 宿黄河边。8暮至 黑山头,9但闻燕山胡骑 鸣啾啾。 10万里赴 戎机 。11关山度 若飞。12策勋 十二转13可汗问所欲 。14赏赐百千强 。15愿驰 千里足 。16出郭 相扶将 。17当户 理红妆 。 18对镜帖 花黄。19著 我旧时裳。20出门看火伴 21火伴皆 惊忙。22雄兔脚扑朔 。23雌兔眼迷离 。24安 能辨我是雄雌? 研讨导案 【学习目标】1掌握修辞的运用。2记叙的详略处理。 3通过品味分析诗歌,理解木兰的形象。 【学习重点】1朗读课文,复述情节,并背诵。2通过品味分析诗歌,理解木兰的形象。【

6、学习安排】 1自主学习小组互助的学习方式。 2安排2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旧知。(5分钟)口头翻译下列句子; 1、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2、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3、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4、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5、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6、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7、朔气传金拆,寒光照铁衣。8、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9、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11、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10、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12、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二、自学新知感知文章内容。(15分钟)(一)阅读全文,完成下列为问题:1、复述这首诗的故事情节,朗读或背诵全诗。2、“唧唧复唧唧”究竟

7、是什么声音? 3、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的问话人是谁? 4、“雄兔脚扑朔”等四句该如何理解? 5、如何理解木兰诗中的繁简处理? (二)互助研讨。针对上面的问题开展小组互助研讨。(三)精讲点拨。三、自学新知把握文章写法。(10分钟)(一)阅读全文,思考下列为问题:1、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并想想有什么作用。(1)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3)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身猪羊。(4)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2、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这样安排? 3、说说木兰的性格品质。 4、一

8、千多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原因是什么? (二)互助研讨。针对上面的问题开展小组互助研讨。(三)精讲点拨。(四)带着轻快有感情朗读课文。四、反思总结。(3分钟)引导学生归纳学习把握课文内容和结构的方法, 借事说理、详略得当的方法。五、当堂检测。(7分钟)1、请列举我国历史上还有哪些著名的女英雄并作比较。 2、说说木兰的性格品质。 3、一千多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原因是什么? 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10分钟)(一)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木兰当 户 织。2不闻机杼 声,惟 闻女叹息。3问女何 所思 ?问女何所忆 ?4昨夜见军帖 。5为 市 鞍马 。6东市 买骏马。 7

9、旦 辞爷娘去,暮 宿黄河边。8暮至 黑山头,9但闻燕山胡骑 鸣啾啾。 10万里赴 戎机 。11关山度 若飞。12策勋 十二转13可汗问所欲 。14赏赐百千强 。15愿驰 千里足 。16出郭 相扶将 。17当户 理红妆 。 18对镜帖 花黄。19著 我旧时裳。20出门看火伴 21火伴皆 惊忙。22雄兔脚扑朔 。23雌兔眼迷离 。24安 能辨我是雄雌? (二)回答问题。1“唧唧复唧唧”究竟是什么声音?2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这样安排? 3说说木兰的性格品质。4一千多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原因是什么?二、朗读背诵。(20分钟)按照下列提纲背诵:比一比,看谁背得快。代父从军

10、、征前准备、奔赴边关、征战沙场、还朝辞官、回乡团聚三、抽查背诵。(10分钟) 复习导案 【复习目标】1掌握重点实词和虚词。 2准确翻译重点句子。3掌握通过题目把握内容和结构的方法。 【学习安排】 1安排晚修时间完成。 2先用10分钟时间复习,然后再试题。【训练设计】一、阅读全文,回答问题。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 户 织。不闻机杼 声, 惟 闻女叹息。问女何 所思 ?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 ,可汗 大点兵,军书十二 卷,卷卷有爷 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 市 鞍马 ,从此替爷征。东市 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 辞爷娘去,暮 宿黄河边,不闻

11、爷娘唤女声,但 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 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 鸣啾啾。 万里赴 戎机 ,关山度 若飞。朔 气传金拆,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 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 十二转 ,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 ,木兰不用 尚书郎;愿驰 千里足 ,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 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 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 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 花黄。出门看火伴 ,火伴皆 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 ,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 能辨我是雄雌?(一)解释加点的词语。(二

12、)翻译下列句子及回答问题。1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2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3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4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5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6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 7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8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9朔气传金拆,寒光照铁衣。 10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11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12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13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14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15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6.选文中连用四个“我”的作用是什么? 17.由选文最后一段演变而来的成语是什么?其含义是什么? 18.品味“开”、“坐”、“脱”、

13、“著”、“理”、“帖”这6个动词的表达作用。 19.结合全诗内容分析木兰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20.如何理解本诗详略的处理?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北 人 食 菱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注释 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 坐:因为。1、理解文中加点词语,完成题目。席上食菱 或曰:“啖菱须去壳。” 欲以去热也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其人自护其短 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3、本文说明了什么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