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词五首教案3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6206540 上传时间:2020-09-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词五首教案3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词五首教案3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词五首教案3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词五首教案3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词五首教案3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词五首教案3新人教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词五首江城子 密州出猎章节(课题)名 称25 词五首江城子 密州出猎学时5-3总课时三维目标知识技能1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这首词的内容。 2把握作者的感情。 过程方法品味诗歌语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想象力,感受诗歌的画面美。2、认识古人面对自然、生活与自身变化所持的态度与观念。学生特征分析教学重点1、理解背诵名句。2、把握作者的感情。教学难点培养想象力,感受诗歌的画面美。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师生互动过程设计意图教学札记一、创设情境二、了解文学常识三、朗读诗歌四、疑难解答五、理解大意六、深层探究,形象分析七、作业:一、导语设计婉约词比起豪放词来,则如小桥流水之于大江东去,

2、如杨柳依依之于青松劲直,如曲径通幽之于通天大道,如和风细雨之于暴风骤雨,如蔷薇之于猛虎。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豪放词风。二、知识要点1豪放派是与“婉约派”对举之宋词流派。由北宋词人苏轼所开创,经南宋词人辛弃疾发展而推向高峰。重要作家还有张元干、张孝祥、陈亮等。此派词人,多有强烈的政治热情、豪爽的英雄本色,胸怀坦荡,抱负远大,故能突破“词为艳科”的藩(fn)篱。凡抒情、状物、记事、说理、怀古、感旧、无事无意不可人间,开拓了词的题材领域。又敢于突破格律束缚。“不喜裁剪以就声律”。畅所欲言,直抒胸臆。意境雄奇阔大,风格豪迈奔放,语言流利畅达,把词引向健康、广阔的道路。豪放派词人南宋居多,人才济济,因辛弃

3、疾成就突出,故又称“辛派”。2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我们学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本文写于他密州作太守时。政治上不得意。苏轼是北宋词坛的革新大家。他作词时,正当柳词风靡一时之际。他有志于改变“花间”以来柔媚的词风。宋神宗熙宁八年,东坡任密州知州。曾因早去常山祈雨,归途中与同官梅户曹会猎于铁沟,写下这首猎词。他因自己的词有别于“柳七郎风味”而颇为得意。曾致书鲜于子骏表达自己的欢喜:“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

4、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三、朗读,抑扬顿挫,荡气回肠。四、几个句子的理解1太守:苏东坡,作者自称。2亲射虎,看孙郎:孙郎即孙权,三国志记载孙权在一次出行中,坐骑为虎所伤,他镇定地在马前击毙了老虎。词人的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这突出展现了作者虽然年纪已经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3遣冯唐: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4射到狼:天狼星,据晋书天文志说是“主侵掠”的,这里用以代指从西

5、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苏轼借此表达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五、整体感知词的意思这是一首记射猎的词,词的上阕描写了打猎时的壮阔场景。开头说老夫本不该狂,而自己却要姑且发发少年人的豪情狂态。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架着苍鹰,戴上锦蒙帽,穿上貂鼠裘。率领众多的随从,纵马狂奔,飞快地越过小山冈。为了回报人们倾城而出来观看太守狩猎的盛情,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亲自挽弓马前射虎。下阕写自己为国杀敌立功的雄心壮志。词人酒酣之后胸宽胆壮,两鬓出现了一点白发又有什么关系呢!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呢?到那时候定会把弓拉得满满的,向西北方的天狼星猛射过去。六、深层探究,形象分析。 教

6、师提问:苏轼在作品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词人是如何塑造这个形象的? 江城子塑造了一个雄心勃勃、英武豪迈、挽弓劲射、保家卫国、征战沙场的英雄形象。上阕,好一幅威武雄壮的出猎图,勾画出一个狂飚式的人物形象:太守出猎而报知人民跟随去看。其狂一也;出看而须“倾城”,其狂二也;猎必射虎,其狂三也;自比孙郎,其狂四也。下阕,好一个豪放不羁的英雄;好一腔豪情洋溢的壮志:“鬃微霜,又何妨”,此豪一也;“持节云中”,此豪二也;“会挽雕弓”,此豪三也;“西北望,射天狼”,此豪四也。七、作业:1背诵2从内容、感情、形象、语言等几个方面比较江城子和望江南两首词。从题材上看,江城子是一首射猎词画面壮阔;望江南是一首闺

7、怨词,画画凄美。艺术形象上看,江城子刻画了一位英姿勃发的英雄形象,有少年狂态,“牵”“擎”“卷”三个动词刻画出虎虎生威的情态;望江南刻画了一位思妇形象,“独倚”刻画出孤寂、怅惘的情态。从抒发的思想感情来看,江城子抒发了为国杀敌的豪情壮志,望江南流露了盼归不归的深思幽情。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通过此环节使学生了解文学常识理解文中的典故,有助于理解主旨让学生把握词的大意品味语言,让学生把握文章的人物形象,从而理解作品的思想情感个性化教学为学有余力学生所做的调整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所做调整板书设计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亲射虎,看孙郎遣冯唐-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射到狼-雄心壮志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