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认识三角形教案新版北师大版.doc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6207871 上传时间:2020-09-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认识三角形教案新版北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认识三角形教案新版北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认识三角形教案新版北师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认识三角形教案新版北师大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认识三角形教案新版北师大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认识三角形教案新版北师大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认识三角形教案新版北师大版.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认识三角形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了解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的定义并掌握其性质,会做三角形的中线和角平分线.2通过学生观察、想象、动手做、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探索发现能力、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3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问题的发现解决,使学生有成就感,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的定义和性质难点:会判别哪两个角、哪两条线段相等教法及学法指导:为了有效的开展教学,更好的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在呈现教学内容时,不但要重视体

2、现知识形成的过程,而且要注意留给学生充分进行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主要体现在:概念的形成不直接给出结论,而是提供丰富的动手实践的素材,设计思考性较强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探索、实验、发现、讨论、交流获得。从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积极探索的活动过程中掌握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若干张三角形纸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很多男生都喜欢打篮球,而且相当多的同学还擅长用篮球做一些很花哨的动作,其中一种就是用一个手指玩转篮球,有这样做过的同学吗?生:有。师:找同学来试一试。(找几名同学到讲台转球)师:老师还会一样,我能用一支铅笔支起

3、一个三角形纸片不让它掉下来。我演示给大家看看。(学生看老师演示)师:你们能做到吗?(学生演示,大多数学生做不好)师:你知道怎样确定这个点的位置吗?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啦。板书课题:认识三角形(3)设计意图:一堂新课的引入是老师与学生课堂交往活动的开始,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心理铺垫,是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破除疑难心理、乏味心理的关键。一个成功的引入,是让学生感觉到他熟知的生活,可使学生迅速投入到课堂中来,对知识在最短的时间内产生极大的兴趣和求知欲,接下来教学活动将成为他们一种开心快乐的游戏。活动效果:以实际问题的形式开启新课,不但揭示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而且使数学贴近生活,让学生

4、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态进入探究新知的过程。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活动一师:你能用手指托起一根铅笔吗?(学生尝试)学生很容易做到师:你能说一说你们是怎么做到的吗?生:找到铅笔的中点,用手托铅笔的中点就可以了。师:什么是线段的中点?生:如果线段上的一个点把这条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的线段,那么这个点就叫做这条线段的中点.师:如图,在ABC中,你能做出BC边的中点D吗?(学生到黑板借助直尺做出BC边的中点D)师:连接点A和D,得到线段AD,线段AD叫做ABC的一条中线。定义: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与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AB CD师:通过定义大家想一想三角形中线是直线、射

5、线还是线段?生:线段。师:我们看一下中线如何用数学语言表达AD是三角形ABC的中线BDDCBC 由定义我们还可以知道:BDDCBC AD是三角形ABC的中线师:想一下ABD和ACD有什么关系?(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生:如图,做出ABC的高,这条高也是ABD和ACD的高,又因为BD=CD所以ABD和ACD的高相同,底边相等,所以它们的面积相等。活动二师:ABC还有其他的中线吗?尝试一下AB CD(学生小组合作交流,作图)生:连接点C和AB边的中点E得到第二条中线CE. 连接点B和AC边的中点F得到第三条中线BF.师:三角形按照角进行分类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找同学到黑板上分别

6、画出这三类图形,在分别画出他们的中线,看你有何发现?(三名学生到黑板作图) 生:通过作图可以看出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与同一个点。师:我们曾经利用折叠的方式找到过线段的中点,那么你能用折纸的方法得到三角形一条中线吗?你能折出它的三条中线并探究其位置关系吗?(学生分组动手操做)生1:想通过折叠找到一条边的中点,然后沿着这个中点和第三个顶点的连线折叠,折痕就是三角行的一条中线。生2:通过折纸也发现了三条中线交于同一个点。铅笔支起三角形卡片的点就是三角形的重心。师:大家拿出一个三角形纸板,做出它三条中线的交点,然后用铅笔顶在这个点支起来,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分组动手操做)相当一部分学生很兴奋,把三角形

7、纸片支起来了,但是也有少数同学由于作图不精确没能够支起三角形纸片,掉下来了师:这个点我们就称为三角形的重心。结论: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这点称为三角形的重心。(交点在三角形的内部)设计意图:以线段的中点知识类比引出三角形的中线知识,在复习旧知识的过程中引出新知识,体现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把课堂大量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开展有针对性的数学探究活动既验证三角形的性质,在活动中,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从不同的途径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但让每个学生自主参与验证活动,而且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分析、推理和想象活动过程中解决问题,发展空间观念和论证推理能力。活动效果:通过这样的方式学数学,

8、可以有助于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将新知识更好的融入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形成网络;学生的动手过程不但得出三角形中线的性质,而且学生也发现了书上没有直接给出的性质,如中线分成的两个三角形的周长关系、面积关系以及三角形三条中线交点与三角形的位置关系等,实现了学生自己学数学的目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实际操作可以把抽象的数学直观化具体化。三类比学习,再探新知活动二师:我们可以做一条射线把一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那么你能做一条射线把三角形的一个内角平分吗?(学生分组动手画图)师:如图,BAC的平分线与它的对边BC交于点D,线段AD叫做ABC的角平分线。定义:在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

9、角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注:角平分线是条射线,而三角形角平分线是条线段)1ABCD2AD是三角形ABC的角平分线。 12BAC( 或BAC 21 22)师:想一下,一个三角形有几条角平分线?生:三条。做一做师:每人准备一个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纸片各一个,试着画一画。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分组动手画图) 生:三角形有三条角平分线,它们交于同一个点,这个点在三角形的内部。师:拿出纸片用折纸的方式验证一下吧。(学生分组动手操做)生:通过折纸发现了同样的结论。结论: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交点在三角形内部)设计意图:三角形的角分

10、线定义和性质,是在三角形的中线知识学习后进行的,可以完全通过类比获得,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实现类比学习,进一步体现了自主学习的目的。活动效果:采用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让学生亲身体验类比的想法是如何指导数学学习,这样的主动学习过程,既可以体现数学学习的特殊过程,又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相互交流,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相互取长补短。四例题示范,应用新知师:我们通过具体的题目进一步加深对本节课学习知识的理解。例1:如图,RtABC中,A=90,C=40,BD是角平分线,求CBA,ADB的度数。学生分析:由三角形内角和可以求出CBA,因为BD是角平分线,所以ABD等于CBA的一半

11、,然后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可以求出ADB。解:A=90,C=40CBA=50BD是角平分线ABD=CBA =25ADB=90-ABD=90-25=65。例2:如图,若BD是RtADB中AC边上的中线,C=90,AB=2BC,且BDC的周长是7,比ABD的周长少2,求BC,BA的长。学生分析:BDC与ABD的周长都是三条线段的和,两个三角形又一条公共边,由中线可知CD=AD,所以两个三角形周长之差就是AB与BC的差。 解:BD是RtADB中AC边上的中线,CD=AD BCD的周长比ABD的周长少2(AB+BD+DA)-(BD+BC+DC)=2即AB-BC=2又AB=2BC2BC-BC=2BC=2

12、BA=2BC=4设计意图:通过例1让学生加深对角平分线的理解,结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都是与角有关的计算,让学生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例2体现的是三角形的中线,根据中线的定义可以得到两条线段相等,然后结合周长的概念进行线段的和差计算。活动效果:例1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对于例2部分学生理解比较困难,尤其周长的差转化为线段的和差之后式子比较长,学生感觉难度大。五:精设练习,巩固提高师:完成以下练习。1、(1)AD是ABC的角平分线(如图),那么BAC= BAD;(2)AE是ABC的中线(如图),那么BC= BE。 2、如图,在ABC中,BAC=68,B=36,AD是ABC的一条角平分线求ADB的度数。3、

13、尝试把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四块,看看你有哪些不同的分法?设计意图:数学离不开练习,要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一定要通过练习。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也要通过一定的思考练习,课程标准提倡练习的有效性。六:系统小结,反思提升师:通过今天的学习,用你自己的话说说你的收获,同时也可以谈谈你还有没有什么困惑。学生自由发言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结合自己本节课的实践体验,谈自己的收获与感想,并与大家交流。锻炼学生组织语言及表达能力,经历与同伴分享成果的快乐过程,达到不断提升自我数学学习能力的目的。七:达标检测,评价矫正1如图,ABC中,AD是BAC的平分线,已知B=30,C=40,则BAD= 2如图,CD是ABC的中

14、线,如果AC=4cm,BC=3cm。则ACD与BCD周长的差为 。 3如图所示DECD,CD是ACB的平分线,ACB=50,则EDC=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知识,从而达到理解、提高的目的八布置作业,落实目标必做题:课本69页 习题3.3 第1、3选做题:在ABC中,BD、CD分别是ABC、ACB的平线。(1)若ABC=60,ACB=50,求BDC的度数。(2)若A=60,求BDC的度数。(3)若A=,求BDC的度数(用的代数式表示)。板书设计3.1.3认识三角形中线角平分线例1例2学生板演区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与已学过的垂线、线段的中点,角的平分线有

15、关,讲解时将新旧知识融合贯通,既利于学生掌握新知,又可帮他们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和感受2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探究性:课堂上通过同学们在折纸、画图等实践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丰富学生对此内容的体验和理解,同时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从而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我层层设问,启发诱导,设计适当的铺垫,让学生在经过自己的努力来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体验如何探究,而不是替代他们思考,并鼓励探究多种不同问题,使探究过程活跃起来,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得到更大的收获不足之处:1由于时间的限制,让学生们一一作图时间显得有些紧,没能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表现;2中线把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讲解不是很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