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茶制品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及时发现并有效消除事故隐患,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及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推动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意见(安委20247号)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从事茶制品生产、加工、包装及相关管理活动的部门、班组及全体员工,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各岗位人员,以及临时聘用人员和被派遣劳动者。第三条公司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2、倡导“人人都是安全员”的理念,鼓励员工积极发现并报告事故隐患,对报告人实施奖励,以形成全员参与、共同维护安全质量的良好氛围。第二章报告内容第四条公司鼓励员工重点报告以下事故隐患:一人的不安全行为:1 .操作人员在高温杀青设备旁未佩戴防烫护目镜及隔热手套,直接接触裸露的蒸汽阀门或滚筒,导致烫伤风险。2 .清洁人员擅自调整巴氏杀菌温度参数(如降低温度或缩短时间),引发微生物残留超标或茶叶酶活性破坏。3 .原料验收未执行氟含量专项检测,误收氟含量超标的茶青(如砖茶原料),导致终产品氟残留超标。4 .农药残留检测人员未按GB2763标准操作快速检测试剂盒,未对可疑样本进行实验室复检,导致农药残留漏检。
3、5 .包装线操作工未执行金属检测仪灵敏度测试,忽略设备校准记录,导致金属碎屑混入成品茶等。二、设施设备的不安全状态:1 .杀青机温度控制系统失效,热敏元件未定期校准,导致茶叶焦糊或杀青不彻底,产生致癌性焦糖化物质。2 .揉捻机传送带磨损未及时更换,金属丝头外露导致茶叶物理性污染,或引发设备机械故障。3 .液氮储罐泄漏监测装置未与应急切断系统联动,液氮泄漏时无法自动停机,导致低温灼伤或窒息风险。4 .金属检测仪灵敏度未按GB14881要求校准,无法有效拦截0.3mm以上金属异物,增加食源性异物污染风险。5 .除尘系统滤袋破损未及时更换,茶粉粉尘浓度超标(三15gm3),触发粉尘爆炸临界条件等。三
4、环境的不安全因素:1 .原料库房湿度未控制在60%以下,引发茶叶霉变(如黄曲霉毒素Bl超标)及仓储损耗增加。2 .清洁作业区未设置正压通风系统,臭氧杀菌后残留气体逆流至包装区,导致微生物二次污染。3 .液氮使用车间未配置可燃气体报警器,氮气积聚导致氧气浓度19.5%的缺氧环境。4 .厂区绿化带未与生产车间保持25米以上距离,虫媒植物(如香樟树)招致苍蝇、甲虫等生物污染。5 .废水处理站未安装在线监测装置,氟离子排放浓度超标(1.5mgL)污染周边水源等。四、安全管理存在的缺陷和漏洞:1 .未建立氟残留动态监控体系,未对高风险原料(如边销茶)实施批批检测及溯源管理。2 .粉尘防爆专项应急预案缺
5、失,未包含茶粉抑爆系统启动、泄爆板有效性验证等关键处置程序。3 .供应商管理未覆盖氟源追溯,未对高氟茶青种植基地实施年度农残及重金属飞行检测。4 .液氮操作人员未取得低温作业证,无培训记录。5 .未执行GB4806.8-2022食品接触材料标准,茶叶罐密封圈硅油迁移量超标(0.5mgkg)等。第三章报告途径第五条为确保员工报告事故隐患的渠道畅通,公司设立以下报告途径:1 .线下报告:员工可直接向所在部门的安全员或安全管理部门报告,安全员负责初步核实并上报至安全管理部门。2 .线上报告:公司开通了微信群、邮箱、电话等线上报告渠道,并在公司醒目位置公示报告方式和流程,方便员工随时随地进行报告。3
6、匿名报告:为保护报告人隐私,公司设立了匿名举报箱和匿名举报电话,员工也可选择匿名方式进行报告。第四章核查整改第六条对员工报告的事故隐患,安全管理部门应按以下程序组织核查:1 .初步核查:接到报告后,安全管理部门应第一时间联系报告人,核实具体情况,初步评估隐患的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2 .现场核查:经初步判断属于事故隐患的,须立即组织专业人员赴现场复核,确保隐患识别准确、风险评估到位。3 .整改落实:(1) 一般事故隐患应立即采取整改措施并闭环处理;(2)重大事故隐患若无法即时整改,需制定专项整改方案,明确责任主体、整改措施、完成时限及应急措施,并全程跟踪整改进度,确保隐患彻底消除。4 .闭环管
7、理:所有整改完成的隐患均需建立台账记录,实施销号管理,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关闭流程。第五章奖励资金与实施第七条公司依据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设立事故隐患报告专项奖励资金,用于激励员工主动报告安全隐患。第八条奖励标准根据隐患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分为小隐患奖励和大隐患重奖两类:1 .小隐患奖励:针对可快速整改、影响较小的一般隐患,给予报告人物质奖励(如小额奖金、便携式灭火器、安全头盔等)及通报表扬等精神激励。2 .大隐患重奖:对可能引发严重事故、造成重大损失或人员伤亡的重大隐患,经核实并完成整改后,对报告人给予高额奖金、晋升机会或福利待遇等奖励,并在公司范围内公开表彰。第六章正向激励与结
8、果运用第九条公司对隐患报告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及个人实行正向激励:1 .在年度考核、评优评先中优先考量并给予加分;2 .对隐患排查治理贡献突出者,在职务晋升、岗位调整时予以倾斜;3 .设立“安全生产之星”“隐患排查能手”等荣誉称号,定期表彰先进典型。第十条公司主要负责人应定期主持召开安委会会议,分析员工报告隐患情况,举一反三排查安全管理、设备设施、工艺技术等环节的薄弱环节,制定针对性改进措施,持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第七章宣传引导第十一条公司通过以下方式加强隐患报告奖励制度的宣传引导:1 .利用内部刊物、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广泛宣传典型案例及奖励落实情况;2 .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培训,提升员工
9、隐患辨识能力与主动报告意识;3 .鼓励员工提出安全生产合理化建议,营造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良好氛围。第八章附则第十二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与修订。若公司其他规定与本制度冲突,以本制度为准。第十三条本制度每年开展有效性评审,每三年系统性修订一次,特殊情况下可临时调整。附表:1 .公司事故隐患排查记录表(整改通知单)2 .公司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登记台账3 .公司安全隐患内部报告登记表4 .公司安全隐患内部报告人员奖励台账公司事故隐患排查记录表(整改通知单)被检查部门:序号安全隐患隐患分级整改措施整改责任人整改完成时间备注整改要求望你部门于上述规定时间对上述安全隐患进行整改处理
10、并及时将整改完成情况报检查部门验收。检查人员:日期年月日三l:W:雌:第7页,共13页第8页,共13页公司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登记台账序号部门隐患名称排查日期原因分析整改措施整改负责人计划完成日期整改期间安全措施隐患等级隐患分类整改情况完成时间整改确认人备注填表部门:填表人:日期:年月日第9页,共13页公司安全隐患内部报告登记表序号报告日期报告人姓名部门/岗位联系方式隐患描述隐患位置/设备隐患等级(一般/重大)建议整改措施报告接收人接收时间第10页,共13页第11页,共13页公司安全隐患内部报告人员奖励台账序号奖励日期报告人姓名部门/岗位隐患等级(一般/重大)奖金金额(元)奖励形式(物质/精神)备注备注:L奖金金额:根据事故隐患的严重程度和整改效果确定,可依据公司内部规定进行灵活调整。2 .奖励形式:物质奖励包括但不限于奖金、礼品等;精神奖励可包括表彰、颁发荣誉证书、通报表扬等。3 .备注:用于记录奖励过程中的特别说明或后续跟进情况,如是否参与表彰大会、奖金是否已发放到位等。小hongshu:EHS安全教育交流第12页,共13页第13页,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