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2_2海陆的变迁教案版.doc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6213329 上传时间:2020-09-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地理上册2_2海陆的变迁教案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2_2海陆的变迁教案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2_2海陆的变迁教案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2_2海陆的变迁教案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上册2_2海陆的变迁教案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上册2_2海陆的变迁教案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海陆的变迁课 题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1、认识地壳是变动的,并能举例说明。2、通过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能解释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3、通过大陆漂移-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过程,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要求真、求实,勇于创新。教学重点1、“沧海桑田”的具体含义。2、怎样观测地球上的海陆轮廓的巧合以及这种巧合给我们认识地理、了解地球带来了什么启迪?3、六大板块的名称及其分布。教学难点运用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的基本观点,认识并解释地球表面的一些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及其分布,特别是火山地震带和高大山系的形成及其分布规律。教 学 设 计

2、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一、导入新课1.导入:有谁知道“沧海桑田”是什么意思?(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它的原意就是指海陆的变迁。其实古人早就察觉到海陆的是变化的,因而在我国就有了“沧海桑田”的成语。海陆是怎样变迁的呢?带着这个问题进入我们进行今天的课程海陆变迁二、讲授新课(一)沧海桑田1、解释“沧海桑田”的含义及引申义请学生参照书上材料和导学案上的问题解释一下教师小结:“沧海桑田”也就是指沧海变成苍天,桑田又变为沧海的过程。地理上指海陆的变迁。那么沧海和桑田是如何变化的呢?请同学们跟着我来进一步探究一下。让我们一起来寻找一下沧海桑田、海陆变迁的证据。2、课件分别展示

3、三幅景观图,请同学们观察这些地理现象,同时思考导学案上的问题。5、通过刚才总结三幅图片的信息,引出问题“引起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PPT演示1)喜马拉雅山原来是海洋,海底岩层中沉积了海洋生物化石,岩层收到挤压逐渐抬升形成山地。(用一本书演示岩层挤压示范,然后黑板画图解释)由此可见,地壳的变动时海陆变迁的一个主要原因。2)PPT 回到“我国东部海底古河流遗迹”画面,曾经的遗迹现已经深埋海底,是由于海平面逐渐上升淹没沿海部分陆地。说明海平面上升可以使了陆地变成海洋,海平面下降,原来被淹没的陆地又会重新露出海面。3)由此可见,海平面的升降是海陆变迁的另一个主要原因。3分钟完成导学案自学新知部分

4、。3、学生讨论:组织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观察图片进行讨论4、点播过渡:每个问题找一组代表发言,教师评价后点播归纳6、小结;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了地壳的变动和和海平面的升降是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此外,由荷兰的领土变化,我们知道了人类的果冻也能引起局部的海陆变化。刚才的几个例子,说明了在一些局部的地方海陆是可以变迁的,那么,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是固定不变的还是在不断变化的呢?老师提示:我们说话要有证据,下面看看能不能咋地图上得到一些启示。(二)、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1、PPT 观察南美洲和非洲的轮廓,你能发现什么?【学生】能拼在一起【教师】播放PPT (南美洲和非洲拼合在一起)南美洲大陆的凸出部分

5、与非洲的凹进部分几乎是吻合的!两块大陆就像撕破的一页纸,可以拼合在一起。2 根据这个现象,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这个学说的内容是什么呢?1)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魏格纳(学生阅读PPT上的文字,然后老师进行情感引导)2)下面来学习关于“大陆漂移学说”的问题(学生阅读PPT上的文字,然后播放大陆漂移过程图)(播放动态图)3、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魏格纳认为大陆是漂移的,那他有哪些证据呢?PPT演示1)图片(非洲和南美洲上有相同的生物)海牛栖息在热带浅海环境中,鸵鸟生活在陆地上,而且不会袁飞,按理来说,他们都没有远涉大洋的能力,但它们却同时生活在大西洋两岸的同纬度地带,这可以说明这两块大

6、陆曾经是拼合在一起。2)图片(大陆拼合图)观察两岸的古地层和生物,同样都具有相似性3)PPT(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学说-接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问题探究现在我们就可以解释一些现象了,如南极洲发现了丰富的煤炭三、总结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但是他始终没有解释一个现象,就是大陆为什么会移动。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就能学到。四、习题学生回答:有的说变 有的说不变提示学生:煤炭的形成是由于千百万年来植物死亡后,它的根茎和枝叶在地面上堆积而形成的,由于地壳的变动,不断的埋入地下,长期与空气隔绝,腐烂变质后在高温高压下,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就形成了今天人们使用的煤炭资源,那么煤炭的其实就是由植物形成的,可是南极洲酷寒无比,怎么会有植物呢?学生讨论:教师解答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