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新人教版1.doc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6213694 上传时间:2020-09-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新人教版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新人教版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新人教版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新人教版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新人教版1.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天气的概念;知道风的概念,会判断风向;认识常用的天气符号,能听、看懂天气预报。2、过程与方法通过“看天行事”的分组游戏,了解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兴趣、习惯和能力,树立正确的人地观。教学重点:天气的含义;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教学准备:学案、课件教学过程与策略:导入:阅读“神六飞天小插曲”新课:因此今天我们就共同学习多变的天气,了解一些天气知识,为我们的生活服务,提高生活的质量。活动一:天气离我们有多远?天气离我们有多远呢?阅读并分析以下资料:(课件天气离我们有多远?)(学生讨论探究

2、)(过渡)不仅如此,天气还对旅游、商业、工业、休闲娱乐等都有影响,天气影响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什么是天气呢?先感受一下天气:(播放录像)(提问)看完这个片断,你对天气有什么感受?(课件谈天气,说感受)(过渡)天气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常成为谈论的话题,如克鲁达说:“这鬼天气,热死了!”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谈论天气的呢?(课件描述天气大比武)(学生成果展示)(提问)1.找出描述天气的关键词。2.总结什么是天气。(师生小结)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的大气状况,如阴晴、风雨、冷热等(学生补充大气状况),描述天气就是描述该地的大气状况。(过渡)谈天气、知天气的目的是为生活服务,比如,明天我想去北京玩,我怎

3、样知道北京明天的天气是否适合出游?(生答略)(提问)通过哪些途径收看、收听天气预报?(生答略)活动二:明天的天气怎么样?在各种媒体的天气预报中,电视天气预报是最常见的,坐在电视机前,足不出户而尽观四海风云,主持人三言两语指点江山云雨,轻松自如,其实,电视天气预报的制作是相当庞大和复杂的,现在我们一起去国家气象中心参观学习:(课件知识链接)(承前启下)天气预报的制作是我国数万气象工作者甚至全世界气象工作者共同合作、共同劳动的心血,是大家的智慧,你们从中学到了什么?(生答略)天气预报的制作离不开天气图,阅读第一张天气图的诞生(学生朗读)。卫星云图是重要的天气图,它是气象卫星从高空拍摄返回的地表黑白

4、照片,电视预报中使用的是红外云图,它是经过计算机处理编辑而成的假彩色动态图片。(课件卫星云图)要想看懂电视天气预报,还应熟悉常用天气符号(课件常用天气符号)(学生自学,介绍学习方法,进行学法指导)(提问)电视天气预报播报哪些内容?(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录像片段)你知道北风三级是什么意思吗?(学生自学报纸天气预报,教师讲解风向及风的表示方法,检测)过把瘾争当小小播音员(课件)(提问)为什么要进行天气预报呢?(生答略)(提问)你知道我国的天气预报水平如何吗?告诉大家:我国的天气预报水平是很高的,技术居世界前列,而且气象卫星技术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先后成功发射了“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和“风云二号”静止气

5、象卫星(课件),它可以覆盖以我国为中心的1亿平方千米的地表,大大提高了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不仅如此,我国还将建天气雷达网,提高灾害天气的预报水平,北京气象站是世界气象观测中心之一,我们应该为此而自豪、骄傲!天气预报也有不准确的时候,因为在西北偏僻地区和戈壁沙漠等无人居住区无法搜集气象信息,这种情况在发达国家是由气象环保志愿者提供资料的,因此,我们也应该为气象工作尽一点力,开展气象科普小宣传活动。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中,应注意以下问题:(1)问题的提出应明确、有针对性,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使学生乐于思考和能够解决的问题。(2)学生的参与应采用思考、讨论等简单方式。这样有利于绝大多数学生比较同步的进入学习,快速进入状态,开展合作探究,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3)学生的探究、合作,必须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学生的讨论要有主体、有方向、有目标。(4)练习的不够全面,再加上初一学生空间感不强,对这节课知识掌握有些困难,须下些功夫。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多以学生主动参与为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勇于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