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到自然高雅处.doc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6216525 上传时间:2020-09-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到自然高雅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诗到自然高雅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诗到自然高雅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诗到自然高雅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诗到自然高雅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到自然高雅处.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诗到自然高雅处,信手拈来亦清新 浅赏宋明烨诗词三首 中华传统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千百万诗人和爱好者学习研究和发展。它简洁凝炼,形神兼备,意境深远,音韵优美,特别具备以简驭繁寓宏于精的表现力,当今世界上任何外国诗歌都无法与它媲美。今天,我读到宋明烨先生的部分诗作,一下就被诗中意境所震撼,展示了中国古诗韵律之美以及深邃的哲理,既不脱离丰富生动的感性世界,又能内在地超越它上升为精神世界,这就是我们的习惯上称之为“意境”的那种美,这种艺术现象在诗者的心灵深处及其外化的艺术形象中,是自然与生命的有机结合,达到了意境美,清新,自然,高雅,作者信手

2、拈来,读来让人深感韵味无穷。下面就其中三首诗作进行赏析,仅作抛砖引玉:过六都寨辰河桥漫步莓苔细雨中,春风吹我过桥东。至今犹念少年事,独上沙堤学钓翁。诗人是写情景的高手,让我不得不静心学习。起句、承句是季节、时间、地点的定位,当春天的脚步向我们走来,微风细雨中,诗人漫步在野草茂盛的河边,眼前被春天的美景所惊喜。诗人春游,却说春风吹我,给人以亲切感, 欣欣然通过小桥,一路向东。桥东和桥西, 风景未必有很大差别,但对春游的诗人来说,向东向西,意境和情趣却颇不相同。诗人过桥东行,正好有东风迎面吹来,无论西行、北行、南行, 都没有这样的诗意。这一句化“杖藜扶我过桥东”(绝句志南)而来,用在这里,效果很好

3、。转句、结句尤为精彩。在“过桥东”时自然想起了少年时候经历过的事,是另一种情怀!回首年少时的经历,在心里总泛起诸多感慨,远去了,无忧无虑特别是独自一个人在沙堤上“学钓翁”,更有美感,更富于画意。试想诗人过辰河桥东行,一路细雨、莓苔,东风扑面,不觉得有一丝儿寒意,这是多么惬意啊!才有“犹念少年事”之美好怀念。这首诗层层递进,意境深厚,易懂易想,抒发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该诗能抓住景物特征,遣词造句别致,深度广度兼备,抒情写景交融,给人以共鸣。“吹”字改为“带”字,把春风拟人化,就更有意境了。六都寨水库山峦笼在晓岚中,惟见坝横锁两峰。水映青山山系水,风旋幽谷谷生风。斑斓花草蜂含蜜,潋滟湖光鹭

4、掠空。日暮浮云消酷暑,舟中静坐钓鱼翁。该诗能抓住六都寨水库的特征,捕捉瞬间掠过眼前的美景,遣词造句别致,意境清新,深度广度兼备,虽是写景,却将情贯穿其中,给人以共鸣、遐思。其一、用词精炼,掷地有声。动词的选用, 是语言艺术化的一种重要手段, 在写人、状物、叙事中, 都起着重要作用。作者善用活跃的动词,使景象跃然纸上, 给读者以动态美。如“锁、系、生、掠”等,准确生动。又如“水映青山、风旋幽谷”等,读之如吐珠玑,为本诗增辉不少。其二、意气合一,浑然天成。作者从山峦笼罩在晓岚中写起,远处堤坝隐隐约约横亘在两峰之间,山水合一,风旋谷,谷生风,近处花草斑斓,蜜蜂飞舞,湖光潋滟,白鹭从空中掠过。这样的环

5、境,是多么惬意呀,才有了“消酷暑、静坐钓鱼翁”之意境。其笔势一气呵成,不留痕迹。超越了那些为写诗而写诗的“生搬硬套”式的作品,有些句子,如“水映青山山系水,风旋幽谷谷生风”、“日暮浮云消酷暑,舟中静坐钓鱼翁”,虽然有些通俗、直白,但意境美好。其三、情景交融,境界空旷。如“晓岚、锁两峰、水映、风旋、日暮、浮云、钓鱼翁”等,从远景到近景,从青山到湖水,从动态到静态,从天空到湖上,真是情在景中,景因情生,是“真景物、真感情”,且境界空灵明旷,让读者共振共鸣。“山峦笼在晓岚中,惟见堤横锁两峰”下句孤平,“山、中”重字了(分别在一、三、八句中出现),第三联还须斟酌。但瑕不掩瑜。一剪梅.寄友人绵绵细雨瑟秋

6、风,竹影憧憧,松岭葱葱。凭栏漫忆梦相逢,身在隆中,心荡河东。 望断云端雁羽匆,远水遥岑,峰路千重。江流笛怨暗低容,冷月如弓,情意深浓。这首词主要写景,而情隐景中,驱遣景物形象,倾诉思友之情。作者以清淡的语言表现出具体可感、为人理解、耐人寻味的东西。 词的上阕首句“绵绵细雨瑟秋风”写细雨绵绵的秋天,一“瑟”字给人以空灵思绪,这一句涵义极其丰富,它不仅点明了萧疏秋意的时节,而且渲染了环境气氛,对作者的怀友起了衬托作用,这是总写。“竹影憧憧,松岭葱葱”是写细雨秋风中的竹子与岭上青松,“憧憧”与“葱葱”,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景物的神态,这是分写,进一步渲染意境。 此时此景,怎不教作者思情满怀,“凭栏漫忆梦

7、相逢”惦念远方的友人,才有了“身在隆中,心荡河东”的心情,才有了突然自现的外在表现。“过片不可断了曲意,须要承上接下”(南宋张炎)。下阕用一个“望”字领起,接得自然,又能翻出新意,“云端雁羽匆”,大雁不管你的心情如何,匆匆飞过,离别给人以无可奈何之感。远水遥,路千重,远方的朋友是否也在思念呢?思念却又不能相见的无奈思绪流诸笔端:“江流笛怨暗低容,冷月如弓,情意深浓”。“笛怨”、“冷月”、“深浓”三个词用得很好,把真挚的感情表露了出来,表达了绵绵无尽的思念之情,感情充满字里行间。总之,此词笔调清新,风格细腻,给景物以情感,景物体现了作者的心情,移情入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流畅的风格,精巧的语言

8、,严谨的结构,绝妙的语境,没有大起大落的旋律变化,也没有大喜大悲的力度变化,所有情绪和情景的设置,舒展和收敛,都包容在一种适度的情景之中。有人说,诗歌是蹉跎岁月的积累,是丰富历史的沉淀,是多彩人生的浓缩,是天地精华的提炼。非智者不能窥其门径,非仁者不能望其项背,是的,诗歌是一种情感的载体,是人性的桥梁,是一条纤细的真实情感的纽带,更是文化的一种主流,我相信,只有诗者的心性足够优秀,才会有如此感情充沛的诗作,诗歌是平凡生活的产物,又是超常思维的最佳表现,这是作者的一种对生活的体悟和阐释。“绵绵细雨瑟秋风”平仄不对。结句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写,不要过于直白,有创新,才有提高。 (欧阳日初 2014年6月8日写于司门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