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郭沫若早期自然诗的色彩特点.doc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6216555 上传时间:2020-09-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郭沫若早期自然诗的色彩特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谈郭沫若早期自然诗的色彩特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谈郭沫若早期自然诗的色彩特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谈郭沫若早期自然诗的色彩特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谈郭沫若早期自然诗的色彩特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郭沫若早期自然诗的色彩特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郭沫若早期自然诗的色彩特点.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谈郭沫若早期自然诗的色彩特点摘要:在郭沫若早期的诗歌创作中,描写和歌咏自然的诗歌数量很多,特别是女神和星空两本诗集中,自然诗所占比重更大。这些诗,构思精巧,精彩迭出,既有生动的画意,又有浓郁的诗情,而且灌注着生活的哲理,闪耀着时代的精神火花,具有郭沫若式的独创性和浪漫主义色彩。关键词:抒情 感情真挚热烈 奇特想象 对自由的热爱和渴望郭沫若曾经说过,他青年时代“对于自然的感念,是以纯粹东方情调为基音的”这种“东方情调”无疑也构成了他早期自然诗的“基音”。所谓“东方情调”是指什么呢?这里主要指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庄子思想和陶渊明、王维、孟浩然、李白等人的诗歌的影响,同时也包含印度诗人泰戈尔的影

2、响。所以,谈到郭沫若自然诗的色彩即艺术特点,我认为第一点就是它注重抒情。“诗的本职专在抒情”,郭沫若所揭示和强调的诗歌艺术的这一基本特点在他的自然诗中表现十分突出。他的自然诗,不只是对自然的客观描摹,也不是对风花雪月的静止的观赏,而是处处表现了诗人的纯真的情感和真实的人格。浓郁的抒情色彩给郭沫若的自然诗穿上了一件最动人的外衣,使得这个窈窕的美人更美,更有风韵。一:自然地抒情,真挚热烈郭沫若对自然的爱是深沉的,浓厚的,也是多方面的。他爱自然的壮美,也爱自然的幽远;爱自然的欢乐、奔腾,也爱自然的恬适、清宁,而且都含有深远的寄托和真挚的情感。他的自然诗着力表现的就是这个。如海舟中望日出,在这首诗里,

3、诗人绝不是以旁观者的身份来观赏日出,而是把自己的整个身心和全部热情都倾注进去,“我的心儿,好像醉了一般模样”;他同即将升起的太阳融为一体,共同为光明和新生而进行拼搏。当太阳终于跃出海面,他感到这也是自己的胜利,向太阳欢呼:“你请替我唱着凯旋歌哟!我今朝可算是战胜了海洋!”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感情是多么强烈,他是在用整个生命唱赞歌,他的全部热血和爱都凝聚在这里,因而不能不使人从内心发生震颤和共鸣。又如晨兴和夜步十里松原,两首诗都是写诗人在十里松原漫步,不同的是一个在清晨,一个在夜晚;一个是朝夕初上,“远远的海中岛影昏昏,好像是,还在恋着他昨宵的梦境”,一个是海已安眠,“远望去,只看见白茫茫一片

4、幽光,听不出丝毫的涛声波语”,一个是“耳琴中交响着鸡声、鸟声”,诗人的“心琴也微微地起了共鸣”,一个是眼见得“无数的古松,高擎着他们的手儿沉默着在赞美天宇”,而诗人的心灵也同“他们”融汇在一起。两种情景,截然不同,但却同样的令人陶醉;其中,动人心弦的同样与其说是自然地景色,毋宁说是诗人在字里行间所流露的对大自然的深切的爱恋和真情。二:奇特的想象,精彩的诗意郭沫若的自然诗不仅感情真挚,情景交融,而且色彩绚丽,富有奇想郭沫若式的奇特想象。郭沫若借助这种奇想,在创作中生发出缤纷的色彩,创造出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给他的诗歌增添了无穷的魅力。这在他的自然诗中表现尤为突出。且看女神中两首描写日落的诗:新阳

5、关三叠和日暮的婚筳。这两首诗所写的景色大体是一样的(只是季节有所不同,前者是在初夏,后者是在初春),但由于诗人的奇思妙想,分别创造了不同的形象和意境,因而给人的印象却完全不同。阳关三叠本是唐代诗人王维写的一首送别友人西行的诗,已为家喻户晓;郭沫若借用原作诗意,送别即将入海的太阳,同时也寄托了他思友怀人的情思。诗人把将要入海的太阳比作一位光明的巨人,“披着件金光灿烂的云衣”到西方去远游。在太阳入海之前,诗人眼前展现出这样一幅壮美的景色:远远的海天之交涌起蔷薇色的紫霞,中有黑雾如烟,仿佛是战争的图画。太阳哟!你便是颗热烈的榴弹哟!我要看你“自我”的爆裂,开出血红的花朵。太阳入海之后,又是另一种景象

6、:我回过头来,四下地观望天宇,西北南东到处都张挂着鲜红的云旗。汪洋的海水全盘都染红了!Bacchus之群在我面前舞蹈!这是一幅多么壮丽的图画!这里诗人是把太阳的入海描绘成一个勇士的出征,一个巨人远行,所以格外苍凉悲壮。再看日暮的婚筳。诗中把将要入海的夕阳写成就要出嫁的新娘,把大海比作她的情郎,在读者面前展示了另一种截然不同的画面:夕阳,笼在蔷薇花色的纱罗中,如象满月一轮,寂然有所思索。恋着她的海水也故意装出平静的样儿,可他嫩绿的绢衣却掩不过他心中的激动。几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笑语娟娟地,在枯草原中替他们准备着结欢的婚筳。新嫁娘最后涨红了她丰满的庞儿,被她最心爱的情郎拥抱着去了。这又是一幅多么欢

7、乐迷人的图画!同样是写太阳入海,但诗人又把它描绘成一个姑娘的出嫁,一个新婚的欢筳,所以显得旎旖多彩。但这两首诗又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同样处于一种奇特的想象,同样是把太阳写成有生命、有灵魂、有性格的形象,一个是豪迈勇武的巨人,一个却是羞怯情深的新娘,而且都是出自诗人笔下。显然,诗人在这里也同样是把自己的感情融汇进去,从而塑造出精彩的诗意。三:对生活的热爱和自由的渴望在论诗三扎一文中,郭沫若借宗白华的话说:“诗人底宇宙观以泛神论为最适宜”。在郭沫若看来,“诗人虽是感情的宠儿,他也有他的宇宙观和人生观的”。郭沫若的泛神论思想同他的强烈的反抗精神相结合,在重新认识了宇宙和人生的基础上,郭沫若的诗中有了“

8、自我”。这在梅花树下醉歌、霁月里都能看到。郭沫若热热爱自然,倾慕自然,效法自然,在他看来,自然虽不能言语,但于“沉默之中”却有“雷鸣的说教”,时时给人以启示;它是最和谐、最快乐、最自由、也最富有生机的。在郭沫若的自然诗中,我们常常可以读到这样奇异的诗句:从“潮里的声音”和“草里的声音”,他听到了生命的呼唤:“一声声道:快向光明伸长”;从空中飞放的纸鸢,他看到了奔腾不息的生活的洪流;从头上展翅飞翔的山鹰,他更想到“心地里翱翔着的凤凰”那光明和自由的象征。这表明,郭沫若歌颂自然实际上并不限于自然本身,同时也蕴含着他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理想。正是出于这样一种认识和愿望,所以在郭沫若笔下,自然总是写

9、的那么明媚,那么自由,那么欢畅。请看:无限的大自然,/成了一个光海了。/到处都是生命的光波,/到处都是新鲜的情调,/到处都是诗,/到处都是笑:/海也在笑,/山也在笑,/太阳也在笑,/ 这是光海中的一节,这样生机勃勃,自由奔放,充满了健康的情调,洋溢着生活的喜悦和渴望。在自然之中,诗人感到无比快活,他纵情歌唱自然,同时也歌唱自己内心的欢愉。“五四”之后,在诗人的自然诗中一面歌颂美妙的自然,一面结合丑恶的现实,表达了自身的爱憎,同时更加的抒发了对自由的渴望和对丑恶现实的憎恶。但依然没有放弃对美和爱,自由和生活的希望。女神出版前夕,郭沫若在一篇文章中说“文学是反抗精神的象征,是生命穷促时叫出来的一种

10、革命。”正是在这种创作理念的指导下,郭沫若的自然诗也透露着积极向上的生活哲理。那就是对生活抱有最热情的希望,对未来充满饱满的激情,对丑恶的现实报以深深地憎恶和解救心理。这种憎恶,是出于对美好的追求和向往而生发出来的自然而然的情感。郭沫若大量地写作自然诗,通过歌咏自然抒发自己的热烈情感和进取精神,主要是在五四时期,在女神诞生的时代;到了创作星空的时候,自然诗虽然写的很多,但由于受退潮时期环境的影响,意气已经消沉,格调大大降低。这里不再探究。结语:在近代整个自然诗领域中,郭沫若的自然诗也可以说是独树一帜。早在五四时期,就有人称郭沫若是“自然歌颂者”,很推崇他那些歌颂自然的诗篇;今天读来,这些诗仍给人以新颖绮丽、长青不凋之感,同时也成为了上世纪初诗歌研究的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更添近代诗歌史上一道亮丽风景。注:这首诗发表时,副标题为“宗白华兄砚右”,并有小序。收入女神时删去小序,副题改为“此诗呈宗白华兄” 罗马及希腊神话中的酒神与欢乐之神。 沫若文集第10卷。 心灯,沫若文集第1卷。 参考书目:20世纪新诗综论 骆寒超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年代中国各流派诗人论 孙玉石 漓江出版社 凤凰、女神及其他郭沫若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鲁迅、胡适、郭沫若连环比较评传 上海文艺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