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消化管的微细结构.ppt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6220863 上传时间:2020-10-03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8.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3消化管的微细结构.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3.3消化管的微细结构.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3.3消化管的微细结构.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3.3消化管的微细结构.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3.3消化管的微细结构.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3消化管的微细结构.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3消化管的微细结构.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消化管的微细结构,消化管的一般微细结构(除口腔、咽),(一)粘膜:消化管各段结构差异最大、功能最重要的部分。 1上皮 消化管的两端(口腔、咽、食管及肛门)为复层扁平上皮;其余部分均为单层柱状上皮 2固有层 为疏松结缔组织 3粘膜肌层 为平滑肌,(二)粘膜下层:由疏松结缔组织组成,内含较大的血管与淋巴管。 在食管、胃和小肠等部位的粘膜与粘膜下层共同向管腔内突起,形成皱襞。,(三)肌层:除食管上段与肛门处的肌层为骨骼肌外,其余大部均为平滑肌。 两层:内层环行,外层纵行。,(四)外膜: 纤维膜(结缔组织)-食管和大肠末段; 浆膜(结缔组织+间皮)-有利于胃肠活动。,一、食管壁的微细结构特点: 粘膜层

2、:复层扁平上皮 粘膜下层:含有血管、食管腺 肌层:分内环、外纵2层, 上段为骨骼肌,下段为平滑肌。 外膜:纤维膜,二、胃的微细结构 胃壁由粘膜、 粘膜下层、 肌层、 浆膜四层构成。,1.粘膜 形成许多皱襞,表面有胃小凹,胃小凹底部有胃腺开口 (1)上皮 单层柱状上皮,分泌粘液 (2)固有层 含大量紧密 排列的胃腺: 胃底腺 贲门腺 幽门腺 其中胃底腺是 分泌胃液的主 要腺体。 贲门腺和幽门 腺主要分泌粘 液和溶菌酶。,胃小凹,胃底腺,胃底腺的细胞 1)主细胞又称胃酶细胞 2)壁细胞又称泌酸细胞 3)颈黏液细胞,11,1)主细胞:又称胃酶细胞,分布于腺底部。 柱状,核圆形,位于基底部。 顶部含酶

3、原颗粒,主要分泌胃蛋白酶原。,12,光镜下:圆形或三角形,嗜酸性强。,电镜下:细胞内分泌小管,微管泡系统,2)壁细胞:分泌盐酸和内因子,1、壁细胞能合成和分泌盐酸,盐酸可以将无活性的胃蛋白酶原激活成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促进蛋白质的初步分解,同时还有杀菌作用。 2、壁细胞还能分泌内因子,它与维生素B12结合成复合物,使B12免受蛋白水解酶的破坏,促进回肠吸收B12。如内因子缺乏, B12吸收障碍,红细胞生成减少,可引起恶性贫血。,3)颈黏液细胞,较少,夹于壁细胞之间。 分泌黏液。,胃粘膜,贲门口,幽门口,胃底,胃壁,胃区,胃腺,贲门腺,分泌粘液,胃体、胃底腺,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壁细胞,分泌

4、盐酸,幽门腺,分泌粘液,颈黏液细胞,三、小肠的微细结构,(一)黏膜 (二)黏膜下层:十二指肠黏膜下层有十二指肠腺,分泌黏稠的碱性黏液,使十二指肠黏膜免受胃酸的侵蚀。 (三)肌层:内环、外纵 (四)外膜,三、小肠的微细结构特点: 1环状皱襞:黏膜和黏膜下层向肠腔突出,形成许多环行皱襞。,三、小肠的微细结构特点: 2绒毛:由小肠黏膜的上皮和固有层向腔内突出而形成的细小指状突起。,微绒毛:黏膜的上皮细胞游离面有发达的微绒毛。,扩大小肠面积的三级结构,三、小肠粘膜的微细结构特点: (1)上皮: 吸收细胞: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 杯状细胞:散在吸收细胞之间,分泌黏液, 保护、润滑肠黏膜,三、小肠粘膜的微细结构特点: (2)固有层:形成肠绒毛的中轴 中央乳糜管:即毛细淋巴管,周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平滑肌。,小肠腺:由黏膜上皮向固有层陷而形成的管状腺。 其内含潘氏细胞。 潘氏细胞:呈锥体形,成群分布于肠腺底部,胞质充满粗大的嗜酸性颗粒,其内有溶菌酶,有杀灭肠道微生物的作用。,(3)黏膜肌层 由内环行和外纵行2层薄平滑肌组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