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文化 第五章 秦汉之际的大美气象.ppt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6224833 上传时间:2020-10-04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审美文化 第五章 秦汉之际的大美气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审美文化 第五章 秦汉之际的大美气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审美文化 第五章 秦汉之际的大美气象.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审美文化 第五章 秦汉之际的大美气象.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审美文化 第五章 秦汉之际的大美气象.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审美文化 第五章 秦汉之际的大美气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美文化 第五章 秦汉之际的大美气象.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 国 审美 文 化 史,第五章 秦汉之际的“大美”气象,从秦汉时代,中华民族走向政治、经济、文化“大一统”的历史。 “大一统”是时代的命脉和灵魂。它带给这一时代以前所未有的生机、活力、幻想和激情,它给这一时代确立了文化规则和权威,它也让中国从此围绕着“大一统”主题而书写着一代代的“史诗”。中国因秦汉时代而为世界所瞩目,世界也从秦汉时代而为中国所认知。 “大一统”时代的到来,也使秦汉之际的审美文化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生成了新的历史形态。这里所谓秦汉之际,主要是指秦代和西汉这一段时期。可以说,秦汉之际审美文化形态的最突出特征,就是表现出一种 “大美”气象。这个“大美”气象,从内涵上说,昭示着当时

2、人们渴望向外开拓、探寻进取、占有万物、征服世界的伟大信念和高远情怀;从直观上讲,则感性地显现为一种高大、宏大、博大、壮大的文化气魄和审美景象。,第四章 战国激情的个性展开,一、 “乐舞寖胜”:奔放健朗的乐舞形态 二、 “究竟雄大”:以“大”为“美”的文化造像 三、“闳侈鉅衍”:将“广大之言”推向极致的大赋 四、“覆天载地”:以“大丈夫”为范型的人格美思想,第一节、 “乐舞寖胜”:奔放健朗的乐舞形态,项羽垓下歌 :“力拨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刘邦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似乎是那一时代审美文化活剧的一次彩排,一种预演

3、,一场序幕。意味着一场恢弘浩大的审美文化历史活剧已在荆歌楚舞中拉开了帷幕。 乐府诗集 :“自汉以后,乐舞寖胜”。张衡东京赋 :“万舞亦亦,钟鼓喤喤”。粗犷奔放,雄肆健朗的壮美文化形态。 1、浑厚、苍凉、高亢、雄壮的“音响效应” 傅毅舞赋 :“动朱唇,纡清阳,亢音高歌为乐方无”。大都以鼓为名,如鞞鼓舞、建鼓舞、鼗鼓舞、盘鼓舞等,还有以铎、钟、磬、铃、钲等响器为道具的舞蹈,主要跟鼓配合,构成了以打击乐为主的声响效果。 汉书礼乐志 :“殷殷钟石羽龠鸣”。班固东都赋 :“钟鼓铿鍧,管弦烨煜”。张衡东京赋 :“撞洪钟,伐灵鼓,旁震八鄙,軯磕隐訇,若疾霆转雷而激迅风也”。曹植鞞鼓歌大魏篇有“乐人舞鞞鼓,百

4、官雷抃赞若惊”之叹。,建鼓舞 河南南阳汉画石,盘鼓舞 四川大邑汉画石,2、歌舞动作粗犷、劲健、有力 傅毅舞赋:“其少进也,若翾若行,若竦若倾,兀动赴度,指顾应声。罗衣从风,长袖交横,骆驿飞散,飒擖合并。绰约闲靡,机迅体轻。仿佛神动,回翔竦峙” 。,盘鼓舞 四川大邑汉画石,长袖舞 河南南阳汉画像石,巾舞 河南南阳汉画像石,拳舞 河南南阳汉画像石,拂袖舞女俑 陕西西安白家口汉墓出土,3、 “巨型化”的景观 壮美形态还表现在场面和规模上,最有代表性的是西汉始盛的“角抵百戏”。,乐舞百戏 河南南阳,象人斗兕 河南南阳,舞乐杂技 四川大邑,乐舞百戏剧性山东沂南汉墓画像石,第二节、 “究竟雄大”:以“大”

5、为“美”的文化造像,鲁迅:“遥想汉人多少闳放,新来的动植物,即毫不拘忌妒,来充装饰的花纹。汉唐人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绝不介怀。”,1、陵墓造型:“丘垄高大若山陵”。水经注渭水:“秦名天子冢曰山,汉曰陵”。皇权至上,故其坟墓亦比做崇高的山陵。秦始皇“初即位,穿治骊山”,用穿凿治理的方法建筑 “骊山”这座坟墓。他死后,“九月,葬始皇骊山”。 起名“骊山”,其对陵墓之崇高、巨大、坚固、持久的一种追求。汉代同样追求高大堂皇。汉旧仪记载,天子要达到十二丈,但又说“武帝坟高二十丈,明中高一丈七尺,

6、四周二丈”,“设四同羡门,容大车六马”规模浩大。据考察,武帝茂陵规模最大,陵园东西长430米,南北宽114米,围墙厚约6米,坟丘每边长260米,高46.5米,巍然壮观。,秦始皇陵 陕西临潼,茂陵(汉武帝墓) 陕西兴平,2、雕塑品格 是该时代文化造像的范本,而且是主流艺术之一。秦汉是雕塑唯一成为主流艺术的时期,所以更显珍贵。以明(冥)器和纪念性雕塑的发展为最突出、最典型。 首推兵马俑。首先,陶佣造型高大硕伟、勇武逼人。一般1.8米,将军佣1.96米,马约1.7米。其次,数目之多,场景之大令人吃惊。1号坑东西230米,南北62米,深4.5-6.5米,面积约14260平方米,估计有陶佣6000件;总

7、计可达7000件,战车100乘,马超过1000匹。最后, 排列和布局尤显雄壮威猛气势,是国家正规军队的再现。,秦始皇陵一号兵马俑坑正面全景,秦始皇陵将军俑,秦始皇陵一号坑兵马俑,秦始皇陵一号兵马俑坑东端全景,西汉雕塑的代表是纪念性雕塑:霍去病墓冢上的石雕群像。体积巨大,环境宏阔;因势象形,朴拙粗犷;神态各异,富于动感和力量。,野人搏熊 霍去病墓前石雕,卧虎 霍去病墓前石雕,马踏匈奴 霍去病墓前石雕,第三节、“闳侈鉅衍”:将“广大之言”推向极致的大赋,汉书扬雄传:“雄以为赋者必推类而言,极丽靡之辞,闳侈鉅衍,竞于使人不能加也”。颜师古注曰:“言专为广大之言。”汉书艺文志:“汉兴枚乘、司马相如,下

8、及扬子云,竞为侈丽闳衍之词”。散体大赋是这一时代的文学代表,鲜明体现了该时代进取、拓展、认知、占有、征服、创造的主流文化精神,体现了该时代那种感性、外向、宏阔、繁复、豪迈、雄奇、巨丽的大美文化理想。,1、“体物”与“叙事” 散体大赋予的主要审美特性和功能并不在社会政治意义的讽喻,也不在主观情感的抒发,而在于对外部世界的感性体认、模拟、写实和再现。即不是内向的、心理的,而是外向的、认知的。陆机文赋:“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刘勰文心雕龙诠赋:“写物图貌,蔚似雕画,抑滞必扬,言旷无隘。”司马迁肯定 “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讽谏何异”;班固否定“竞为侈丽闳衍之词,没其讽喻之义”。,上林赋:

9、 “于是乎离官别宫,弥山跨谷;高廊四注,重坐曲阁;华榱璧当,辇道纚属,步櫩周流,长途中宿。夷嵏筑堂,累台增成,岩窔洞房。頫杳眇而无见,仰攀橑而扪天;奔星更于闺闥,宛虹扡于楯轩。青龙蚴蟉于东厢,象舆婉僤于西清;灵圄燕于闲馆,偓佺之伦,暴于南荣;醴泉涌于清室,通川过于中庭。盘石振崖,嵚岩倚倾,嵯峨磼酺,刻削峥嵘,玫瑰碧琳,珊瑚丛生,珉玉旁唐,瑸斒文鳞,赤瑕驳荦,杂臿其间,晁采琬琰,和氏出焉。” 追求以似为工、以博为要、以全为贵、以繁为尚。,2、 “全景”和“大景”; “夸饰”和“藻饰” 司马相如作赋,旨在“控引天地,错综古今”,在他看来,“赋予家之心,包括宇宙,总览人物”。这与司马迁写史记是为了“

10、究天人之际,穷古今之变”的伟大报复如出一辙,体现了那种积极进取,蓬勃向上,雄视天下,傲倪古今的主流文化精神。正如上林赋:“君未睹夫巨丽也,独不闻乎天子之上林乎?”蕴涵一种豪雄之气,显现一种宏大之象。 “夸饰”和“藻饰” 指以夸大、夸张、夸耀的手法,以文采华丽的语辞形式,来增加、强化事物形貌的特征和美。鲁迅说司马相如的大赋“益以玮奇之意,饰以绮丽之辞”,“不师故辙,自摅妙才,广博闳丽,卓绝汉代”。用一种主观夸张的话语形式表达了西汉特定的“大美”情怀和气魄。,司马相如(前179-前118):字长卿,西汉辞赋家。蜀郡成都人。以子虚赋、上林赋为代表。大都描写帝王苑囿之盛,田猎之乐,极尽铺张夸饰之辞,篇

11、末则寄寓讽谏之意,被人讥为“劝百讽一”。文采广播宏丽,颇具大美气象,为汉赋代表。,游猎出行图案 河南密县打虎亭汉墓,1、“以为大明道之言也” 在“大一统”的语境下,该时代美学思想的集中表现就是自觉倡扬一种以“大”为美的美学观念,呼唤一种“大丈夫”型的理想人格。从淮南子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这种时代风气。该书注释者、东汉人高诱在叙中阐发该书的主旨“讲论道德,总统仁义,而著此书。其旨近老子,淡泊无为,蹈虚守静,出入经道。”表现了包容道、儒,综合各家的思想倾向,是“大一统”语境的理论反映。 高诱:“鸿,大也,烈,明也。以为大明道之言也。”与老庄之道有别,没有了那种虚无飘渺、玄奥寂静的色彩,而是富于感性

12、物质的、宇宙人生的具体内涵:“夫道者,覆天载地,廓四方,柝八极。高不可际,深不可测。包裹天地,禀授无形。故植之而塞于天地,横之而弥于四海。施之无穷,而无所朝夕。神托于秋毫之末,而大宇宙之总。”(原道训),第四节、 “覆天载地”:以“大丈夫”为范型的人格美思想,2、“大丈夫” 淮南子尊崇 “大道”,其旨归实际上在树“人”,在于树立能以这个“大道”为目标,奋力征服外部广大世界,全面拥有现实社会生活的“人”,即塑造一种时代性“大美”人格“大丈夫”: “是故大丈夫恬然无思,澹然无虑,以天为盖,以地为舆,四时为马,阴阳为御,乘云陵霄,与造化者俱。纵志舒节,以驰大区。可以步而步,可以骤而骤。令雨师洒道,使

13、风伯扫尘;电以为鞭策,雷以为车轮。上游于霄雿之野,下出于无垠之门,刘览偏照,复守以全。经营四隅,还反于枢。故以天为盖,则无不覆也;以地为舆,则无不载也;四时为马,则无不使也;阴阳为御,则无不备也。何也?执道要之柄,而游于无穷之地。”,不同于孟子偏重于内在人格操守的“大丈夫”,而是追求一种事功型、实践型“大美”人格。在不断向外伸张和拓展的过程中体验到常人无法享受的审美快乐“大乐”: “凡人之所以生者,衣与食也,今囚之冥室之中,虽养之以刍豢,衣之以绮绣,不能乐也。以目之无见,耳之无闻,穿隙穴,见雨零,则快然而叹之,况开户发牖,从冥冥见炤炤乎!从冥冥见炤炤,犹尚肆然而喜,又况出室坐堂,见日月光乎!见日月光,旷然而乐,又况登泰山,履石封,以望八荒,视天都若盖,江河若带,又况万物在其间者乎!其为乐岂不大哉!”,汉武帝,思考题,1、秦始皇陵兵马俑有那些审美特征?霍去病墓前石雕的壮美风格表现在那里? 2、怎样认识汉大赋的“夸饰”和“藻饰”这两个基本特点? 3、淮南子所呼唤的理想人格“大丈夫”具有什么时代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