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师听课体会2篇.docx

上传人:韩长文 文档编号:622741 上传时间:2018-11-2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教师听课体会2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数学教师听课体会2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教师听课体会2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教师听课体会2篇.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数学教师听课体会 2 篇 特征码 ESxCsyQakSQplZWKejqn 数学教师听课体会 2 篇 如何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如何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郑老师比较图形的面积 一课,做的比较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郑老师以学生喜欢的俄罗斯方块为数学活动经验的载体, 既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又让学生很容易从已有的生活经验进入 新知的探究与学习。 (二)在活动探究环节,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探讨出比较图形 面积大小的方法如:数格法,割补转化法,重叠法等。然后教师 接着又出示一组较难的图形,在提出问题后,并没有马上让学 生进行小组讨论,而是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并给予充分的时间。

2、巧妙地运用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引发学生 第 2 页 反思,进行经验的迁移。 (三)在课的最后实践活动环节,郑老师设计了三个活动,活 动一,引导学生对图形进行平移和分割,让学生体会形状变化 而面积不变的事实,培养学生图形的转化思想,为后续运用转 化思想学习面积公式的推导打下基础;活动二,让学生说出自 己的想法,培养学生把不规则图形补成规则图形的意识,为今 后运用“补”的方法去求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做好铺垫;活动三, 引导学生画出面积相同但形状不一样的图形,从而让学生将已 积累的活动经验得以应用。 总之,郑老师这节课通过学生独立发现,小组合作交流等方 式,让学生感受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3、帮助学生获取了具有数 学本质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思想方法。 如何有效构建数学模型 如何有效构建数学模型,听了刘老师的相遇问题后,我有 第 3 页 了新的认识。现就刘老师是如何有效构建相遇问题的模型的谈 两点自己的浅显认识: 一、模拟表演,构建了相遇问题的直观动作模型。 首先,刘老师让学生观看王明和李华步行上学的动画情景,然 后创设了四次师生现场模拟表演,第一次表演是两人从同一地 点同时出发,学生发现问题“两人没有从两地出发” 。第二次表 演师晚出发了 3 步,学生发现问题“没有同时出发“,第三次表演 师在行走时拐了弯,学生发现问题“没有相向而行” ,第四次师 在学生的指导下正确的表演,说明孩子们完全理解了相遇问题 中的“两个物体” “两个地方” “同时出发” “相向而行” “最后 相遇”等关键词的含义。四次表演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构建起相遇问题的直观动作模型。 二、自主整理信息,构建相遇问题的直观图画模型。 刘老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整理信息,然后全班汇报交流。 三个小组各自汇报了自己的想法。通过各种方法的对比,让学 生感受到画线段图解决相遇问题的直观性、简洁性。构建起相 遇问题的直观图画模型。 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