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其形成作用.ppt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6228866 上传时间:2020-10-05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8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其形成作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其形成作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其形成作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其形成作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其形成作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其形成作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其形成作用.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7.1 概述 7.2 地下水的化学组分(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W.) 7.3 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作用 (Chemical actions of G.W.) 7.4 地下水基本成因类型及其化学特征 (自学) 7.5 地下水化学成分分析及其图示(自学),第7章 地下水的化学组分及其演变(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chemical actions of G.W.),地下水的化学成分是地下水与周围环境长期相互作用的产物,它是一种重要信息源,是“化石”,研究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可以帮助我们回溯一个地区的水文地质历史,阐明地下水的起源和形成。 地下水是地

2、壳中元素迁移、分散与富集的载体,研究成矿过程中地下水的化学作用,对于阐明成矿机制,完善与丰富成矿理论有很大意义。 不能从纯化学角度,孤立、静止地研究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其形成,必须从地下水与环境长期相互作用的角度出发,去揭示地下水化学演变的内在依据和规律。 从实际应用来看,不同的用水目的,对水质要求不同,因此研究地下水的化学成分也是水质评价的需要。,7.1 概述,7.2 地下水的化学组分(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W.),气体组分 (CO2, O2等) 离子组分(Cl-, SO42-,K+等) 同位素组分(氢、氧、碳同位素) 微量组分(Br、I、F、B、Sr等) 胶体悬

3、浮物(Fe(OH)3、 Al(OH)3 、H2SiO3等 ) 有机质(常使地下水酸度增加,有利于还原作用) 微生物(氧化环境的硫细菌和铁细菌、还原环境的脱硫酸细菌以及污染水中的致病细菌等),O2、N2 来源:大气 O2含量愈高,表明地下水所处的地球化学环境愈有利于氧化作用 ; N2的单独存在表明地下水起源于大气并处于还原环境。 H2S、CH4 与有机物、微生物的生物化学过程有关; 表明地下水所处的地球化学环境为还原环境; 成煤过程(煤田水),成油气过程(油气藏,油田水)。 CO2 来源,地下水中主要气体组分,研究意义 指示地下水所处的地球化学环境; 影响地下水的溶解能力; O2、CO2,地下水

4、对岩石矿物的溶解能力。 决定地下水的利用价值。,土壤层:溶解、有机质残骸发酵、植物呼吸作用; 碳酸盐岩分解 人类活动: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燃烧,含量愈高,水对碳酸盐岩溶解、结晶岩风化溶解能力愈强。,主要阴离子(anions): 主要阳离子(cations):,地下水中主要离子组分(Common ions),地下水中离子成分主要取决于: 元素的丰度; 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地下水中次要离子成分:,碳酸盐类 硫酸盐类 氯化物,常见离子在水中的相对含量与矿化度有关,地下水中主要离子成分,Cl- (高矿化水中主要阴离子): 沉积盐类溶解; 岩浆岩含氯矿物(如氯磷灰石、方钠石)的风化

5、溶解; 海水; 火山喷发物的溶滤; 人为污染。 地下水中最稳定的离子,其含量随矿化度升高而增加,常可用来说明地下水的矿化程度。 SO42- (中等矿化水中主要阴离子) : 硫酸盐沉积岩的溶解; 金属硫化物(如黄铁矿、煤系地层)的氧化; 人类活动化石燃料燃烧产生SO2,降“酸雨”。 HCO3- (低矿化水中主要阴离子) : 含碳酸盐的沉积岩与变质岩的溶解; 岩浆岩、变质岩铝硅酸盐矿物(钠长石、钙长石)的风化溶解。,地下水中主要离子成分来源,Na+ 、K+ (高矿化水中主要阳离子) : 沉积盐岩(钠盐、钾盐)的溶解; 岩浆岩、变质岩含钾、钠矿物的风化溶解; 海水; 在地下水中K+ 含量比Na+少得

6、多,因为K+ 大量参与形成不溶于水的次生矿物(如绢云母、蒙脱石等),并易被植物吸收; K+ 的性质与Na+相近,含量少,分析困难,故在一般情况下,将K+归并到Na+中,不另区分。 Ca2+、 Mg2+ (低矿化水中主要阳离子) : 碳酸盐类沉积物或含石膏沉积物的溶解; 岩浆岩、变质岩含钙、镁矿物的风化溶解;,地下水中主要离子成分来源,地下水的总矿化度及化学成分表示式,定义:地下水中所含各种离子、分子与化合物的总量称为总矿化度(总溶解固体),单位g/L。 通常以在105110温度下,将水蒸干所得的干涸残余物来表征总矿化度。 计算方法:M=阳离子+阴离子- 0.5HCO3- 地下水按矿化度分类,地

7、下水的总矿化度M(Total Dissolve Solid,TDS),地下水化学成分表示式库尔洛夫式,横线前:表示特殊成分、气体成分及矿化度(以M表示),单位都是g/L; 横线上下方:将阴/阳离子毫克当量百分数10%的离子按自大到小顺序分别标示;,横线后: 水温t(oC) 。,离子的毫克当量=离子的毫摩尔*离子价,离子的毫摩尔=离子的毫克数/离子量(原子量),毫克当量百分数=某离子的毫克当量/阴(阳)离子的毫克当量总数,已知某地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如下表所示,水温为21,完成下表,计算总矿化度,并写出该水样的库尔洛夫式。 原子量:C=12,S=32,Cl=35.5,Na+K=25,Ca=40,Mg

8、=24,O=16。,作业,溶滤作用(Dissolving process) 浓缩作用(Concentrating process) 脱碳酸作用(Decarburization process) 脱硫酸作用(De-vitrioling process) 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Cation alternate-adsorbing process) 混合作用(Mixing process) 人类活动在地下水化学成分形成中的作用,7.3 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作用,影响溶滤作用强度的因素 岩土 化学组分(如石灰岩HCO3-Ca水、花岗岩HCO3-Na水); 组成岩土的矿物盐类的溶解度,溶解度的差异导致易溶

9、先进入水中,难溶的后进入水中。 水 水的溶解能力(TDS,O2、CO2等); 通常刚渗入到地下的水,矿化度很低, O2、CO2含量高,随着地下水的运移,不断有新的盐分溶解到水中,TDS, O2、CO2,水的溶解能力下降,最终水的溶解能力0,溶滤作用是否将会停止?,溶滤作用(Dissolving process),定义:在水与岩土相互作用下,岩土中一部分物质转入地下水中,这就是溶滤作用。 结果:岩土失去一部分可溶物质,地下水获得新的成分,矿化度 。,地下水的流动性:地下水的径流和交替强度(Q与V),水流停滞或流动缓慢的地下水,溶解能力最终会降为零,溶滤作用停止。 水流速度快,交替(更新)迅速,水

10、流不断被更新,CO2、O2不断被补充,低TDS水不断更新溶解能力已降低的水,溶滤作用将长期进行。,思考 如果某地区地下水流动很快,水交替(循环)迅速,溶滤作用很强烈,长期作用下去,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如何?该地区地下水中的水质矿化度(TDS)是高?还是低?水中以哪种阴、阳离子为主?,长期、强烈溶滤作用的结果,地下水以低矿化度的难溶离子为主,HCO3Ca水 或 HCO3Ca Mg水; 这是由溶滤作用的阶段性决定,在由多种盐类组成的岩石中: 开始:Cl盐最易溶于水中 随水带走 随后: SO42-盐类被溶入中 随水带走 最后:岩土中只剩较难溶的碳酸盐类 因此,溶滤作用是地质历史长期作用的结果,须从地质历

11、史发展的角度来理解; 前期溶滤作用溶滤什么组分,水中获得相应组分; 后期溶滤作用长期强烈溶滤作用的结果,易溶解的组分被水带走,最后是难溶成分的低矿化水。,浓缩作用( Concentrating process ),定义:地下水在蒸发排泄条件下,水分不断失去,盐分相对浓集,而引起的一系列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变化过程。 浓缩作用的产生条件 干旱或半干旱的气候; 地势平坦; 水位埋深小; 颗粒细小的松散岩土; 地下水流动系统的排泄处。 浓缩作用的结果 矿化度升高; 形成以易溶离子为主的地下水(Cl-Na+为主); 土壤盐渍化。,地下水化学成分形成作用受区域自然地理与地质条件的影响,地下水的化学特征往往具

12、有一定的分带性(空间上),丘陵,倾斜平原区,低平原,颗粒粗 水位埋深大 溶滤作用 水交替迅速 矿化度低 HCO3Ca,过渡区 矿化度中 SO4MgCa,颗粒细 水位埋深小 浓缩作用 水流迟缓 矿化度高 ClNa,矿化度升高,SO42-,HCO3-,Cl-,脱碳酸作用(Decarburization process) 定义 水中CO2的溶解度受环境温度和压力控制, CO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或压力降低而减小,一部分CO2便成为游离CO2从水中逸出,这便是脱碳酸作用。,脱碳酸作用的结果 HCO3- 、 Ca2+ 、 Mg2+ ; 矿化度 pH 泉口附近形成的钙华就是脱碳酸作用的结果。,脱硫酸作用(D

13、e-vitrioling process) 定义 在还原环境中,当有有机质存在时,脱硫酸细菌能使SO42-还原为H2S ,这种作用称为脱硫酸作用。,脱硫酸作用的结果 SO42- HCO3- pH值 寻找油田的辅助标志。,粘土及粘土岩类最容易发生交替吸附作用。,当含Ca2+为主的地下水进入主要吸附有Na+的岩土时,水中的Ca2+便置换岩土中所吸附的一部分Na+,使得地下水中Ca2+减小而Na+增多。,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不同阳离子吸附于岩土表面的能力不同。,H+Fe3+Al3+Ca2+Mg2+K+Na+,定义:岩土颗粒表面带有负电荷,能够吸附阳离子,在一定条件下,颗粒吸附地下水中某些阳离子,而将

14、原来吸附的部分阳离子转为地下水中的组分,这便是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定义:成分不同的两种水汇合在一起,形成化学成分与原来两者都不相同的地下水,这就是混合作用。 如地表水混入地下水;深层地下水补给浅部含水层等。 混合作用的两种类型:,发生化学反应:如以SO42- 、 Na+为主的地下水与HCO3- 、 Ca2+为主的水混合:,不产生化学反应:如高矿化的氯化钠型海水混入低矿化的重碳酸钙镁型地下水中。,混合作用(Mixing process),污染地下水: 工业三废; 农业面源污染(化肥、农药); 生活污水。 改变地下水的形成条件 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海水入侵; 干旱半干旱地区不合理的地表水灌溉(造成

15、浅层地下水位上升)引起的次生盐渍化; 咸水分布区通过挖渠打井,降低地下水位,改变了地下水的排泄方式(由蒸发排泄变为径流排泄),从而使地下水水质淡化。,人类活动在地下水化学成分形成中的作用,7.4 地下水基本成因类型及其化学特征(自学),7.5 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分析及其图示(自学),地下水化学分析内容 简分析 全分析 地下水化学分类舒卡列夫分类,溶滤水 沉积水 内生水,地下水化学分析内容是水质评价基础,简分析 目的是初步了解水质是否适于饮用; 分析项目少,精度低,简便快速,成本不高,技术要求容易掌握; 分析项目 物理性质:温度、颜色、透明度、嗅味、味道等 ; 定量分析指标: HCO3- 、 SO

16、42- 、 Cl- 、 Ca2+ 、 Mg2+、 K+Na+ 、总硬度、pH值、矿化度; 有时含专项分析: NO3- 、 NO2- 、 NH4+ 、 Fe2+ 、 Fe3+ 、H2S、耗氧量等。,地下水化学分析内容,全分析 目的是较全面了解地下水化学成分,检核简分析结果 ; 分析项目多,精度高; 定量分析指标: HCO3- 、 SO42- 、 Cl- 、 CO32- 、 NO3- 、 NO2- 、 Ca2+ 、 Mg2+ 、K+、Na+、 NH4+ 、 Fe2+ 、 Fe3+ 、H2S、 CO2 、pH值、耗氧量、总硬度 及干涸残余物;某些微量元素、有毒组分;研究水的侵蚀性时需分析水的侵蚀性CO2。 地下水化学分析的结果,离子含量以mg/L与毫克当量/升表示。,将含量大于25%毫克当量的阴、阳离子(各7种)进行组合,共分成49型水,每型以一个阿拉伯数字作为代号; 按矿化度又划分为四组: A组(M40g/L)。,按舒卡列夫分类: B-46,舒卡列夫分类(P61),揭示了矿化度从低到高的分布规律。,地下水化学分类舒卡列夫分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