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课件第三节生理性止血.ppt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6229262 上传时间:2020-10-05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3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理课件第三节生理性止血.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生理课件第三节生理性止血.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生理课件第三节生理性止血.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生理课件第三节生理性止血.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生理课件第三节生理性止血.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理课件第三节生理性止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课件第三节生理性止血.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生理性止血 (Hemostasis),Physiology,3-48, 学习目标 生理性止血的三个过程 凝血的过程.,生理性止血(hemostasis):小血管损伤破裂后会引起出血,数分钟后出血将自行停止,该现象称为。正常人出血时间为29分钟。 保护平衡机制1.局部血栓形成,避免血液流失;2.限制止血反映,保持血液流体状态,一、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1 血管收缩:小血管损伤后立即收缩,限制血流。,2 血小板血栓形成:血小板附着、释放、聚集 形成不牢固、松软血小板血栓(白血栓)达到初步止血。,3 血液凝固:启动凝血系统,血液凝固形成二期止血,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形成牢固止血栓(红血栓,

2、牢固)达到永久性止血。,生理性止血(Hemostasis): 保护机制;平衡状态,过强导致血栓 形成,减弱导致出血倾向。 出血时间(bleeding time): 1-3 min,Physiology,3-49,一、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 The basic process of hemostasis 1.血管收缩(vessel contraction): 1.局部反应;2.反射性;3.血小板释放物质(5-HT、TXA2),Physiology,3-50,2.血小板血栓形成(platelet thrombus formation ) 血小板附着、释放、聚集,3.血液凝固(blood coagul

3、ation) Fig 3-3,血小板处于中心地位,二、血液凝固 Blood coagulation (一)凝血因子(blood clotting factor) blood clotting factor:Table3-2 共14个,12种罗马数字编号的凝血因子,前激肽 释放酶,高分子激肽原,Physiology,3-51,特点: 1.除因子(Ca2+)外,所有凝血因子均为蛋白质;,Physiology,3-52,2.除因子(组织因子)外,其余因子均存在于血浆,大部分在肝合成;依赖维生素K的因子(、);,3.以无活性酶原形式存在,激活后具有活性。,(二)凝血过程( Process of blo

4、os coagulation) 瀑布学说: (acfarlane, Davies, Ratnoff, 1965),Physiology,3-53,Prothrombin activator 凝血酶原激活物,凝血酶的形成,纤维蛋白的形成,The basic step of blood coagulation (血液凝固的基本阶段),凝血酶原激活物,凝血酶原,凝血酶,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Ca2+,Ca2+,1.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Formation of Prothrombin activator),Physiology,3-54,(1) 内源性凝血途径 参与凝血的因子全部在血液;由因子活化

5、开始。 临床:血友病(、因子缺乏) fig 3-4,(2) 外源性凝血途径 由组织中的因子(组织因子)启动 fig 3-4,Physiology,3-55,2.凝血酶原的激活和纤维蛋白的生成 (Prothrombin activate and fibrin formation),胶原、异物,组织损伤,a,a,PK,K,HK,a,a,a,a,a,a,a,Ca2+,Ca2+,内源性,外源性,表面激活,磷脂表面阶段,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凝血酶的激活,纤维蛋白的形成,血友病是一组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以致凝血活酶生成障碍的出血性疾病其中包括血友病甲(因子缺乏),血友病乙(因子缺乏)及血友病丙(因子)。

6、血友病甲多见,约为血友病乙的七倍。前两者为性连锁隐性遗传,后者为常染色体不完全隐性遗传。,俄国的罗曼诺夫家族和西班牙的巴本家族,都因娶了维多利亚女王的外孙女而造成了血友病的蔓延。因为血友病与英国王室有这样一段不解之缘,所以又称为“皇家病”。,内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区别,凝血过程中的三个复合物:因子酶复合物、F -组织因子复合物、凝血酶原酶复合物 作为辅因子:Ca2+几乎贯穿于凝血过程始终。 内外源性凝血途径同时存在,相互补充。,(三)体内生理性凝血机制,启动阶段 IIIFVIIa FX FXa 放大阶段 FV、FVIII、FXI、血小板的激活 FX FXa,内外源性凝血途径的联系,外源性凝血途径中

7、F-组织因子复合物对内源性凝血途径中F的激活,最终使得两条凝血途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完成凝血过程。 外源性凝血途径在凝血的起始阶段发挥重要作用,F是生理性凝血反应的启动物而截短了的内源性凝血途径对凝血反应的维持和巩固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凝血过程中的三个正反馈: (1)表面激活的正反馈 (2)外源性凝血途径中的正反馈 (3)凝血酶激活F、形成的正反馈 凝血过程中的三个复合物:因子酶复合物、 F -组织因子复合物、凝血酶原酶复合物 作为辅因子:Ca2+几乎贯穿于凝血过程始终。 内外源性凝血途径同时存在,相互补充。,总结,(四) 血液凝固的调控 1. 血管内皮的抗凝作用: (1)屏障作用:防止凝

8、血因子、血小板与内皮下成分接触,Physiology,3-56,(2)抗血小板、抗凝血作用:合成、释放前列环素(PGI2)、一氧化氮(NO),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血物质: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抗凝血酶;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凝血酶调节蛋白;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2.纤维蛋白的吸附、血流稀释、单核巨嗜细胞 的吞噬,Physiology,3-57,3.生理性抗凝物质: (1)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 抗凝血酶 (肝、血管内皮)75%、C1抑制物、1抗胰蛋白酶、2抗纤溶酶、 2巨球蛋白、肝素辅因子; 使 a、a、a、a失活。 直接抗凝血酶作用慢而弱,与肝素结合,抗凝作用提高2000倍。,(2)蛋白质C系统

9、: 肝合成,有赖于维生素K的存在。酶原形式存在于血浆中,凝血酶激活;蛋白质 C、凝血酶调节蛋白、蛋白质S、蛋白质C抑制物,Physiology,3-58,作用: 灭活凝血因子和。 限制因子a与血小板结合。 增强纤维蛋白的溶解。,(3)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 外源性凝血途径的特异性抑制剂;体内主要的生理抗凝物质; 机制:结合a,抑制a活性;形成组织因子-a-TFPI-a四合体,抑制组织因子-a复合物。,Physiology,3-59,(4)肝素(Heparin): 酸性粘多糖,由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产生,肝、肺、心和肌组织中丰富; 强抗凝作用: 结合血浆中的一些抗凝蛋白,如抗凝血酶,

10、使抗凝蛋白的活性大为增强。 刺激血管内皮释放TFPI等抗凝物质。,Physiology,3-60,加速或延缓血液凝固的方法(了解),三、纤维蛋白溶解,Physiology,3-61,(一)纤溶酶原的激活 基本过程:,纤溶酶原的激活 纤溶酶原激活物: 组织型(t-PA),尿激酶型(u-PA),激肽释放酶,(二) 纤维蛋白与纤维蛋白原的降解 丝氨酸蛋白酶;降解纤维蛋白与纤维蛋白原,、,Physiology,3-62,(三)纤溶抑制物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2-抗纤溶酶,F,纤维蛋白降解 产物(可溶性),凝血酶原激活物,内源性凝血系统,凝血酶原,凝血酶,纤维蛋白原(不溶性),纤维蛋 (不溶性),Fa,PK,K,纤溶 酶原,纤溶酶,纤溶与血凝之间的动态平衡,凝血系统,纤溶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