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生有启发的学习方法(班会课参考材料).doc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6235100 上传时间:2020-10-0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学生有启发的学习方法(班会课参考材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对学生有启发的学习方法(班会课参考材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对学生有启发的学习方法(班会课参考材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对学生有启发的学习方法(班会课参考材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对学生有启发的学习方法(班会课参考材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学生有启发的学习方法(班会课参考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学生有启发的学习方法(班会课参考材料).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尖子生的10大听课技巧一、听视并用法大多数学生听课是一边听,一边看。听觉和视觉并用,比只听不抬头看的听课效果要好。听是接受声音信息,看是接受图象信息。又听又看,在通过声音传递来记忆抽象的概念的同时,又可结合图象直观,来强化具体的知识印象。听和看的内容应保持同一性,不能听此视彼,分散听课的注意力。听,一般指听录音、听范读、听提问、听讲解;看,主要是指看板书、看挂图、看荧屏或银幕上的多媒体画面,看教师的教态,如教师的举手投足、神情姿态。因为教师要借助这些板书、画面、手势,化抽象为具体、变繁复为简明、变陌生为熟悉。这种方法,以听为主,以看促听,效果很好。二、听思并用法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

2、殆。”边听边思考也是一种有效的听课方法。听一般是被动地吸收,思则是主动地思考。边听边思,可以在由被动转化为主动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只听不思考,录音机式的听课,囫囵吞枣,谈不上真正掌握知识,更谈不上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一般可从这些方面思考:教材的重、难点在什么地方,老师为什么这样处理教材,老师讲的自己是否真正懂了,老师讲的与自己想的有什么不同,这篇课文与其他课文有何异同?以思促听,能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三、五到听课法“五到”就是指耳、眼、口、手、脑都要动起来,多种感觉器官并用,多种身体部位全部参与听课活动。同时调动这些感官所获得的感受是一种综合的、立体的感受。耳到:听老师讲,

3、听同学发言、提问,不漏听、不错听。眼到:看课本、看老师的表情、看板书、看优秀同学的反应。口到:口说,包括复述、朗读、回答问题。手到:做笔记、圈重点、批感想、做练习。脑到:动脑筋,心力集中、积极思维。“五到听课法”要求听课者全神贯注,灵活地根据课堂情境和老师要求,适时调整听课方法。这种听课方法,是效率最高的听课方法之一。四、符号助记法无论记忆力多么强的人,不可能把老师所讲的话全部记住,听课必须记笔记。无论书写速度多么快的人,也不可能把老师所讲的话全部记录下来,这就必须借助符号帮助自己记录,以利长期记忆。如重点语句可打着重号、波浪线或加三角号,疑难问题可打问号,只要自己懂得、自己习惯用的各种有利于

4、记忆的符号都可运用。五、要点记取法有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听课,觉得有必要听的就认真听;觉得对自己益处不大或自己早已懂了的,就不怎么用心听,而做自己的练习。老师讲课,传递给学生的信息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有时候是与教材无关的。作为学生不可能也没必要全盘接收。只记重点,只记难点,去掉无用信息是应该的、必要的。抓住要点听和记,比毫无重点地全部听和记,效果要好得多。有人曾做过实验,分三组学生同时收听同一内容的录音带,规定A组全部记录,B组只听不记,C组只记讲授要点。结果A、B两组的学生只记住全部内容的37%,C组学生却记住了58%,可见抓要点,适当做笔记,效果最好。六、主动参与法实践证明,凡积极举手发言的

5、学生,学习进步特别快、成绩好。一部分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讲学生听,学得很被动。课堂听课,一定要积极参与,主动地学,随老师的教学思路转,这样也可以保证注意力高度集中,听课效果好。七、听懂新知识法听懂,就是把知识的概念或结论搞明白,即把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搞明白。依据听懂的标准,研究运用听懂的规律,主要是研究学习概念的规律。掌握旧概念是学习新概念的基础;搞清概念的由来,是概念学习之本。概念的表述(定义、定理、定律等)是概念之末,概念的形成是概念之本。舍本逐末,是死知识,亦非真知,于发展智力、形成能力无益;掌握概念表述的科学性,是概念学习的关键。关键在于正确理解概念各部分的准确含义及内在联系,从

6、抽象到具体,由具体到抽象,最后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充分发挥心理因素的积极作用,是概念学习的保证。这是新课标下听好课的最重要的方法。八、目标听课法上新课前预习时,发现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上课时带着这些问题听课,目标明确,针对性强。预习时弄懂了的,听一遍等于复习了一遍,加深了印象。预习时不懂的就应特别认真地听、仔细地听。如果老师讲了还是没有弄懂,你还可以在课堂上及时提问让老师再讲。有一定目标的听课,往往比漫无目的听课效果好,能帮助你解决疑难大问题。九、质疑听课法“质疑”即提出疑问。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人们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发展,都是在不断的质疑中实现的。听

7、课时,对经过自己思考过,但未听懂的问题可以及时举手请教,对老师的讲解,同学的回答,有不同看法的,也可以提出疑问。这种方法,也可保证听课者始终集中注意力。会提出问题的学生往往也是会学习的学生。十、存疑听课法听课时,对疑难问题,不一定马上打断老师讲课,可以暂时记下来,待下课后再思考或再请教同学、老师。这样做,一是不影响老师的教学计划,也不会因个人纠缠某个问题而耽误大家的时间,还可以促使自己深入钻研问题,养成独立总而言之,内在的欲望决定了努力地程度和做事态度。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想听才去努力学会听,会听才会说,会说才会交流。每个人就像站在阳台上观看阳台外的风景,街上的人也在欣赏阳台上的表演。没有

8、阳台,就是独角戏,没有观众就不是演出。故,听课的方法很多,因人而异,只要有利于提高听课效率的方法,就是最佳方法。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1、 不妨给自己定一些时间限制。连续长时间的学习很容易使自己产生厌烦情绪,这时可以把功课分成若干个部分,把每一部分限定时间,例如一小时内完成这份练习、八点以前做完那份测试等等,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效率,还不会产生疲劳感。如果可能的话,逐步缩短所用的时间,不久你就会发现,以前一小时都完不成的作业,现在四十分钟就完成了。2、 不要在学习的同时干其他事或想其他事。一心不能二用的道理谁都明白,可还是有许多同学在边学习边听音乐。或许你会说听音乐是放松神经的好办法,那么你

9、尽可以专心的学习一小时后全身放松地听一刻钟音乐,这样比带着耳机做功课的效果好多了。3、不要整个晚上都复习同一门功课。经常用一个晚上来看数学或物理,实践证明,这样做非但容易疲劳,而且效果也很差。每晚安排复习两三门功课,情况要好多了。除了十分重要的内容以外,课堂上不必记很详细的笔记。如果课堂上忙于记笔记,听课的效率一定不高,况且你也不能保证课后一定会去看笔记。课堂上所做的主要工作应当是把老师的讲课消化吸收,适当做一些简要的笔记即可。很多学生看上去很用功,可成绩总是不理想。原因之一是,学习效率太低。同样的时间内,只能掌握别人学到知识的一半,这样怎么能学好?学习要讲究效率,提高效率,途径大致有以下几点

10、:一、 每天保证8小时睡眠。晚上不要熬夜,定时就寝。中午坚持午睡。充足的睡眠、饱满的精神是提高效率的基本要求二、学习时要全神贯注。玩的时候痛快玩,学的时候认真学。一天到晚伏案苦读,不是良策。学习到一定程度就得休息、补充能量。学习之余,一定要注意休息。但学习时,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手脑并用。学习的时侯常有陶渊明的虽处闹市,而无车马喧嚣的境界,手和脑与课本共同交流。三、坚持体育锻炼。身体是学习的本钱。没有一个好的身体,再大的能耐也无法发挥。因而,再繁忙的学习,也不可忽视放松锻炼。有的同学为了学习而忽视锻炼,身体越来越弱,学习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这样怎么能提高学习效率呢?四、学习要主动。只有积极主动

11、地学习,才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才能对学习越发有兴趣。有了兴趣,效率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有的同学基础不好,学习过程中老是有不懂的问题,又羞于向人请教,结果是郁郁寡欢,心不在焉,从何谈起提高学习效率。这时,唯一的方法是,向人请教,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弄懂,一点一滴地积累,才能进步。如此,才能逐步地提高效率。五、保持愉快的心情,和同学融洽相处。每天有个好心情,做事干净利落,学习积极投入,效率自然高。另一方面,把个人和集体结合起来,和同学保持互助关系,团结进取,也能提高学习效率。六、注意整理。学习过程中,把各科课本、作业和资料有规律地放在一起。待用时,一看便知在哪。而有的学生查阅某本书时,东找西翻,

12、不见踪影。时间就在忙碌而焦急的寻找中逝去。没有条理的学生不会学得很好。学习效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学习之外的其他因素,这是因为人的体质、心境、状态等诸多因素与学习效率密切相关。当天所学,必须当天复习“当天所学的知识,你都会在当天进行复习吗?”我不知道多少次这样问过我的学生。每当这时,总会有同学这样反问我:“上课都听明白了,下课为什么还要复习呢?”显然这类同学对课后复习并不重视。请认真思考后回答我这个问题:在课堂上你真的掌握了老师所讲的全部内容了吗?也许你觉得你已经掌握了全部知识,但事实上,仅凭课堂学习想要完全掌握全部知识是很难的。为什么这么说呢?相信不少同学在做作业时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写

13、着写着作业卡壳,不知道用哪个公式、哪种方法解答。为什么同学们不能顺利地完成作业呢?就是因为有的知识点你根本没有领会;有的知识点你虽然领会了却没有记住;有的知识点虽然初步领会和记住了,但掌握得并不扎实。因此,遇到问题仍然不知道该怎么解答。就目前学校的教学情况来说,同学们在课堂上主要还是通过视觉和听觉接受新知识的。虽然在听和看的过程中也有思维活动,也有理解和应用,但毕竟受一定的时空条件限制,其思维和理解是初步和肤浅的。要想真正掌握新课知识,还需要进一步理解,这就需要创设一种时间和空间所允许的条件,就是进行课后复习。可以说,课后复习是上课学习的继续,有了这个继续,才有可能完全掌握上课所学到的全部知识

14、,使学习深入下去,在学习上不“欠账”。那么,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哪些要点呢?(1)养成“先复习后作业”的习惯。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总会不厌其烦地向同学们强调,应养成“先复习后作业”的科学学习习惯。只有通过复习,对新知识真正理解以后,才能进行新知识的运用,即做作业练习,否则就违背了学习的规律。一位顺利考入清华大学的学子对此感触颇深:“上完了一天课,大脑被知识填的满满的,并不能及时地对其消化吸收。放学回家之后,对当天所学内容进行及时的复习就能很好地弥补这一点。“在复习的过程中,知道了自己哪些知识已经熟练掌握了,哪些知识还是自己的薄弱点在接下来做作业的过程中,就能有所侧重地加以练习,保证当

15、天所学尽数化为己有。”不错,先复习后作业就是这样的好处,通过复习对一天所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做作业的时候就既能有所侧重,又能提高效率了。(2)当天的内容必须当天复习。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通过实验发现的人的记忆与遗忘规律。实验证明:人们在学习仅过了20分钟后,就会忘记记忆内容的42%,一天后忘却量已经达到了66%,到了第31天,忘却量高达79%。他根据实验结果,绘成了著名的遗忘曲线,并表明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这条规律提示我们,一定要尽早、及时地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以便让知识还在大脑内时就加深记忆。复习的最佳时间是记忆材料的124小时,最晚不超过两天,这个时候内稍加复习可以“记忆犹新

16、”,否则只能再费精力重学。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同学曾向我们反映,在复习功课的时候,有时候感觉就像是在学习新内容。其实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复习的时间隔得太长了。了解了这一点,你以后可就要注意了,千万别以为什么时候复习都一样的。对学过的知识是当天复习,一周后复习,还是一个月后复习,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前者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后者。所以,我们一定要养成当天所学当天复习的习惯。我在教学过程中就特别注意这一点,要求学生每天回家后都要把白天的听课内容重新回忆一遍。这样既能检查学生的上课听讲情况,又能使新知识及时地巩固,是一种实用又有效的学习方法。我们每个人都想成为聪明人,都想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却

17、并非人人都能如愿。有的人确实做到了这一点,因此每次考试都能取得好成绩;而有的人则相反,因此每次考试都因记忆不好无法取得好成绩。于是,一些成绩不好的同学常常这样抱怨:“那些成绩好的同学一定比我们聪明,所以他们比我们能记住更多的知识。”真的是这样吗?非也。科学研究表明,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只有细微的差别,记忆力也相差无几,因此,记住知识的多寡,与聪明不聪明并无太大关系。其实,大部分同学能够牢牢记住如此之多的知识,只因为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做这样一项工作复习。在与我聊到学习方法时,许多优秀学生都曾“预习强调要当天复习。他们说:“预习听课复习,这时最简单、最有效、最实用的学习方法,或者说是一个十分简单的

18、循环圈,每个同学都要进入循环圈赛跑。但有的人只跑了几圈便下场了,而有的人则能坚持不懈地跑下去。成功总是青睐于那些坚持不懈向前奔跑的人。”“当天学习的内容一定要当天复习,否则时间一长就容易忘记,要想再赶上来就会比较吃力。”“如果当天所学的知识不巩固,甚至没学会,日积月累,就会给学习造成积重难返的局面。”“要趁热打铁,学过即习,方为及时。忌在学习之后很久才去复习,这样,所学知识会遗忘殆尽,再复习也就等于重新学习。”当天的功课当天复习,具体应如何做?我建议你这样进行:对老师讲授的内容,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抓住重点和关键,特别要将听课时存在的疑难问题彻底解决;重点内容要熟读熟记,对基本要领和定律等能准

19、确阐述,并能真正理解它的意义;对基本公式应能自行推导,晓得它的来龙去脉;同时要搞清楚知识前后的之间的联系,注意总结知识的规律性。至于具体的复习方法,在后面的内容中将会做详细的说明,这里不是赘述。提高学习成绩的七大环节大树从来不是在温室里长成的,而是在风霜雪雨的洗礼中参天的古语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材工。”用到学习上就是学习必须讲究学习方法,有了适合自己的有效学习方法必定会事半功倍。一个人学习成绩的优劣取决于他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包括三个要素:规范的学习行为;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的学习方法。有了规范的学习行为才能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形成适合

20、自己的有效学习方法,三者是相辅相成的,规范的学习行为是前提,是基础。实践证明:一个行为持续30天以上,就会形成稳定的行为,超过100天就可以形成习惯。过程不变结果不变,过程改变结果巨变,过程合理现将学习能力的三要素分解到七大学习环节中:一、计划管理有规律1、长计划,短安排。制定一个短期学习目标,这个目标要切合自己的实际,通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达到了一个目标后,再制定下一个目标,一个目标一个目标地实现。2、挤时间,讲效率。重要的是进行时间上的通盘计划,制定较为详细的课后时间安排计划表,课后时间要充分利用,合理安排,严格遵守,坚持下去,形成习惯。计划表要按照时间和内容顺序,把放学回家后自己的吃

21、饭、休息、学习时间安排一下,学习时间以45分钟为一节,中间休息10分钟,下午第四节若为自习课也列入计划表内。二、预习管理争主动1、读:每科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通读教材,对不理解的内容记录下来,这是你明天上课要重点听的内容。预习的目的是要形成问题,带着问题听课,当你的问题在脑中形成后,第二天听课就会集中精力听教师讲这个地方。所以,发现不明白之处你要写在预习本上。建立预习本2、写:预习时将模糊、有障碍、思维上的断点(不明白之处)书写下来。读写同步走3、练:预习的最高层次是练习,预习要体现在练习上,就是做课后能体现双基要求的练习题12道。做题时若你会做了,说明你的自学能力在提高,若不会做,没关系,很

22、正常,因为老师没讲。三、听课管理重效益听课必须做到跟老师,抓重点,当堂懂。听课时要跟着老师的思维走,不预习跟不上。跟老师的目的是抓重点,抓公共重点,如:定理、公式、单词、句型更重要的是抓自己个性化的重点,抓自己预习中不懂之处。事实证明:不预习当堂懂的在50%60%左右,而预习后懂的则能在80%90%左右。当堂没听懂的知识当堂问懂、研究懂。建立听课笔记本四、复习管理讲方法有效复习的核心是做到三个字想、查、说。1、想:即回想,回忆,是闭着眼睛想,在大脑中放电影。学生课后最需要做的就是是回想。此过程非常重要,几乎所有清华、北大、高考状元都是这样做的。学生应在每天晚上临睡前安排一定时间回想。2、查:回

23、想是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认的最有效的复习方法,也是查漏补缺的最好方法。回想时,有些会非常清楚地想出来,有些则模糊,甚至一点也想不起来。能想起来的,说明你已经很好地复习了一遍。通过这样间隔性的23遍,几乎终生不忘。而模糊和完全想不起来的就是漏缺部分,需要从头再学。3、看:即看课本,看听课笔记。既要有面,更要有点。这个点,既包括课程内容上的重点,也包括回忆的时候没有想起来、较模糊的“漏缺”点。4、写:随时记下重难点、漏缺点。一定要在笔记中把它详细整理,并做上记号,以便总复习的时候,注意复习这部分内容。建立复习本5、说:就是复述。如:每天都复述一下自己学过的知识,每周末复述一下自己一周内学过的知识

24、。听明白不是真的明白,说明白才是真的明白。坚持23个月就会记忆力好,概括能力、领悟能力提高,表达能力增强,写作能力突飞猛进。此法用于预习和复习。五、作业管理要自律1、不计时不作业:限时作业,记录作业时间,与作业无关的事什么也不做。比如:20分钟写完英语;25分钟写完数学2、不复习不作业:先复习所学的内容,然后作业。3、遇到难题,百思不得,先放过,后攻坚。4、不检查不作业:作业后必须检查一遍。5、不小结不作业:写完作业后,告诉自己学会了什么,得到了什么,有什么体会。6、独立作业忌抄袭。六、错题难题管理常反思有了错题本和难题本就叫会考试,目的是为以后复习使用。错题和难题反映着许多知识点的联结,掌握

25、了错题和难题就等于把高分拿在手。建立错题本和难题本可用16K的横格本,每页上下分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原题;第二部分是错因;第三部分是正确与举一反三:正确即写出正确答案,过了一个月复习时,搭眼一看还不会,就问自己:怎么还不会?就要进一步查找原因,这时举一反三,将与本题相关的知识点或习题联系起来,写下来。第四部分是归纳提醒:写出错题错在什么地方,如:错在代数方面,则提醒自己这部分掌握不好,重新自学或请教老师和同学。第五部分是复习次数:每隔一段时间要复习一次,怎么复习?盖住原题自己用脑子想。此法比较适用于理科七、考试管理抓重点用一张丢分统计表管理。按科目分为填空、选择、计算、阅读项目。错了、丢了多少分,用统计表说话,这样,能明白什么知识点有问题,哪方面需要改进和提高。考前拿出专门时间做错题难题本上的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