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第5单元单元检测卷第五单元达标测试卷(1).docx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6238602 上传时间:2020-10-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44.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第5单元单元检测卷第五单元达标测试卷(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第5单元单元检测卷第五单元达标测试卷(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第5单元单元检测卷第五单元达标测试卷(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第5单元单元检测卷第五单元达标测试卷(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第5单元单元检测卷第五单元达标测试卷(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第5单元单元检测卷第五单元达标测试卷(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第5单元单元检测卷第五单元达标测试卷(1).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达标测试卷八级 语文 上(R 版)时间: 100分钟满分: 12020一、积累与运用 (28 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推崇 (c ng)枢纽(sh ) 遒劲 (qi ) 胸中丘壑 (h )匀称桥墩簇拥(ch )亭台轩榭)B(chn)(dn)(xi残损n)摄取(sh )轧扁(y ) 长途跋涉)C(s(sh嶙峋黏土(ni n)纤维(qi n)摩肩接踵D(xn)(zhng)2下列加点的词语删去后不影响句意表达的一项是()(3 分)A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 年,可能 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B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C清明上河

2、图是一幅写实性很强的作品,画中所绘景物,与文献中有关汴梁的记载基本 一致。D其实,它干起活来简直像矿工或铁路工程师。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A写文章最忌提笔就写,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文章全无脉络可言,要做到胸中有丘壑 ,一气呵成。B最近天气忽冷忽热,容易生病,儿童医院门前车水马龙,看病的人真多。C对于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我们不能熟视无睹,不动声色。D早在 13 世纪,卢沟桥就闻名遐迩,“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第1页共14页“智能高铁”列车具备工作状态自感知、运行故障自诊断、导向安全自决策等功能。“智能高铁”是近

3、两年来突然兴起的一个概念,是未来中国高铁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同时将实现全面电子客票、全程畅通出行、智能引导等综合运输服务。最终实现我国高铁的智能化。按照铁路专家的解释,“智能高铁”是利用大数据、北斗定位、5G 通讯等先进技术,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高铁技术集成融合。ABCD5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中国石拱桥的作者茅以昇抓住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进行了说明。B苏州园林先总体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然后再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全文按先总后分的顺序进行说明。C梦回繁华一文介绍了清明上河图这一国宝级画作,描摹了北宋时期繁华的市井风情,丰富了人们对当时社会风貌的了解,激发了人

4、们对古代生活的想象。D蝉一文中,法布尔按照昆虫的一般成长过程: “卵 幼虫 成虫”的顺序来介绍,这正是作者别具匠心的地方。6名著阅读。 (5 分)第2页共14页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当那个可怜的蝗虫移动到螳螂刚好可以碰到它的地方时,螳螂就毫不客气,一点儿也不留情地立刻动用它的武器,用它那有力的“掌”重重地击打那个可怜虫,再用那两条锯子用力地把它压紧。于是,那个小俘虏无论怎样顽强抵抗,也无济于事了。这段文字选自名著 _,作者是 _,他为我们展现了大自然的小生灵们鲜为人知的生活和习性。比如能不用任何工具“剪”下圆叶片的 _;被毒蜘蛛咬伤后,给它喂食时会像婴儿般哭闹的_。这些都与他独特的研究方法

5、有关, 他是用 _的方法来研究昆虫的本能和习性的。7学习了苏州园林一课后,班内开展了以“话说苏州园林”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8 分)(1)【巧对对联】苏州园林的美景令人陶醉,同学们为了表达对它的赞美,拟写了一副对联,请根据上联写出下联。(2 分)上联:桂林山水甲天下下联: _(2)【诗句还原】下面是一首吟咏苏州园林“怡园”的诗,次序已被打乱,请将它还原。 (2 分)水芝开出似车轮便有红鱼跳绿萍石幢一夕桃花雨叠石疏泉不数旬原诗正确的顺序是: _(只写序号 )(3)【拟写标题】学校电视台拟拍摄专题电视片话说苏州园林 ,该电视片计划从“建筑”“历史”“文学”“旅游”等角

6、度各拍一集,请你参照下面已经定好第3页共14页的一集标题,从其他三个角度中任选两个,再写两集电视片的标题。 (4 分)示例:历史 自然遗风二、阅读探究 (42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7 分)龙卷风熙宁九年,恩州武城县有旋风自东南来,望之插天如羊角,大木尽拔。俄顷旋风卷入云霄中。既而渐近,所经县城,官舍、居民略尽,悉卷入云中。县令儿女奴婢卷去,复坠地,死伤者数人。民间死伤亡失者不可胜计,县城悉为丘墟,遂移今县。(选自梦溪笔谈 )8下面“略”的义项摘录于古代汉语词典,其中符合“居民略尽”的一项是()(2 分)A疆界B巡行,巡视C谋略,智谋D大致9请用 “ /为”文中画线语句断句。(

7、2 分)俄顷旋风卷入云霄中。10请在文中找出一个能够表现龙卷风特点的词语,并说明理由。(3 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7 分)第4页共14页田鼠不冬眠乔娟田鼠离不开田,只要有田,吃喝不愁。可人类不愿意自己辛辛苦苦种的粮食被偷走。田鼠呢,自有对策,它们个个都是建筑高手,像挖掘机一样,走到哪里挖到哪里。它们最喜欢在地下通道、树根、岩石下面的缝隙中做窝。这些地方有个共同特点:地势高,防水淹,既隐蔽又凉爽。把房子建在这里再理想不过了。装修方面,田鼠可是大动了一番脑筋:里面呢,要有卧室、餐厅、卫生间,还要有一个仓库, 反正要功能齐全, 布局合理。建成后的田鼠别墅是这样的:大房套小房,小房挨

8、大房,洞洞相连,功能各异。它们是这样干的:先掏一个 1 米深的立洞,再平掏一个 2 米长的主洞,洞口斜通地面,作为运土通道。另有三到四个分洞,一个做卧室,里面铺满了软草;一个斜洞通到地面,作为通气孔;一个是库房,库房里一般有两三个分洞,田鼠把偷来的食物分门别类,存放在不同的库房里,直到装满食物堵住洞口,这样就相当于把门儿锁住了;田鼠窝里还有一个专门的洞,那是厕所专区。盖好房子后,田鼠爱干啥干啥,如果心情好就出去溜达溜达,找点儿点心吃。田鼠的点心很多,各种谷物粮食、瓜子、水果,反正人爱吃什么,它就爱吃什么。如果心情不爽,它会在晚上出去兜兜风, 观察观察哪块地里的粮食长得好,做个记号备用。田鼠住在

9、这样的大别墅里,日子过得相当有规律:夏天忙着怀孕、产崽、分窝。这时候地里的庄稼还没成熟,青黄不接,窝里的口粮越吃越少,有时为了节省粮食,田鼠会故意少吃或不吃,经常饥一顿,饱一顿。实在饿急眼了,它们就偷果子,管它是熟还是生。第5页共14页秋天到了,所有的作物都沉甸甸地挂在枝头。田鼠见到这样的景象,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它们召集全体成员开会,然后组成偷粮小分队,分头行动,为漫长的冬天储备粮食。田鼠嘴里一边长有一个“袋子 ”,大豆成熟时,它们日夜在大豆地里忙碌,把长得饱满健壮的豆子挑出来,然后装在“袋子 ”里,尽管两腮被撑得鼓鼓囊囊的很难受,但它们依然乐此不疲,累并快乐地做着毛贼。就这样,农民辛辛苦

10、苦种出来的大豆,还没等收获,其中的一部分就先成了它们的战利品。如果秋天去挖田鼠洞,能从里面挖出许多好东西。这些小毛贼,一个月下来,能偷五六十斤粮食。你以为田鼠偷这么多粮食,是为了冬眠?不是的,它们可不冬眠,即使满天飘大雪,它们仍然会出洞活动。田鼠在偷粮食时,一般都是齐心协力联合作战。不过,当它们的成员多到一定程度时,就表现得不那么团结了。 田鼠们靠着丰厚的储存, 吃得好、睡得好,小田鼠也个个膘肥体壮,数量越来越庞大。这时,田鼠就会出现肝脏退化和神经错乱等症状,有时甚至会自相残杀。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叫作种内斗争,看着挺残酷,但对田鼠种群的生存是相当有利的。其实,田鼠们都死光光才好呢!这些偷粮的小

11、毛贼,是农业、牧业、林业的大害。还好,猫头鹰、狐狸、猫都是它们的天敌。光一只猫头鹰,一个夏季就能捕食 1000 只田鼠,等于保护了一吨粮食。(有删改 )11下列对文章结构层次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3 分)第6页共14页A / /B / /C / /D / /12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表格。(4 分)生活习性具体表现栖息地隐蔽凉爽_洞系构造复杂_吃各种谷物、瓜子、水果、豆子等_数量庞大时,会出现种内斗争13.第段画线的句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 分)14为了准确说明事物,说明文语言很讲究分寸。说一说,如果把下边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去掉,表达的意思有什么变化?(3 分)不过,当它们的成

12、员多到一定程度时,就表现得不那么团结了。15文章说:“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叫作种内斗争,看着挺残酷,但对田鼠种群的生存是相当有利的。”思考:这样说有无道理?为什么?(3 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练习。 (18 分)第7页共14页一榫一卯总关情黄秀芳我很喜欢古建筑,尤其是木构建筑,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每一处,都品玩不尽。中国的传统建筑, 从技术到文化,常常衍生得奇妙、自然。考察中国传统木构建筑时会发现, 技术最初的目的越是简单、实用,其效果却越是神奇、伟大。最让人折服的例子之一,是榫卯。榫卯是两个独立的木构件,一凸一凹,凸的榫嵌入凹的卯里,两个木构件便咬合在一起,成为一体。这是一种构件间的连接方式

13、, 不用钉子,也不用绳子,两个需要连接的物体,各自做一点改变,就可以形成一个结构整体。其功效是,一接二,二接三,三接万物。需要连接多少构件,就可连接多少,这个整体想要多大,就可以有多大。榫卯的功用不仅仅是连接,还有因连接而生发的另两种功效。众所周知,木材有热胀干缩的 “活性 ”,而榫卯的连接,又是木构件间的柔性的结合,因此有了一定移动或者说松动的余地。这看似缺点,但一旦组合为一个由各种榫卯连接在一起的整体构件时,缺点就成了优点;垂直方向结合的榫卯,与水平方向结合的榫卯,咬合在一起时,就不怕来自任何方向的挤压或拉伸。因挤压或拉伸造成的松脱与张紧,会互相抵消,从而形成复杂微妙的平衡。榫卯结合,可谓

14、刚柔相济,而刚柔结合,便有着巨大的耗能作用,于是即使地震来袭, 也自岿然不动。 山西应县木塔就是最好的说明。 这座建于公元 1056 年的木塔,历经十几次地震袭击,依然高高耸立,其功臣之一,就是榫卯。全塔第8页共14页有数以万计的木构件,全以榫卯咬合的方式连接、固定,以至于牢固不破。榫卯的功用极其简单, 即两个部件的组合。但越简单,越接近事物的本质,也越伟大。最终它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还有他,万众最终如同一体。榫卯何人发明,又发明于何时?无从可知,迄今为止可见的最早的实物,是距今 6900 多年的浙江河姆渡遗址上的建筑。但它一旦出现,便被运用得淋漓尽致,并直指木构建筑的灵魂所在:单体不是核心

15、,单体之间平衡有序的连接与融合的关系,才是要旨。当你看到颠三倒四,横七竖八的各个木构件,依照一种组合关系被连接得天衣无缝时, 你就会有一种顿悟: 任何一个世界、组织、机构、团体,都是由关系连接在一起的,而 “关系 ”的精髓就是榫入卯眼。格格不入是行不通的。或者说方枘圆凿方形的榫头也是入不了圆形的卯眼。榫卯结构就是这样令人开悟, 并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有改动 )【注】榫卯 (s n m:o)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他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16根据文章内容,完成 (1)(2)题。 (5 分)(1)文章除了介绍榫卯的连接功用外,还介绍了榫卯的哪两种功效?(2 分)(2)文章第段和第、第段的顺序

16、能够调换吗?为什么?(3 分)17下面这则材料是否可以作为本文的例子?如果你认为可以,请指出放在哪一第9页共14页段中合适,并简述理由;如果你认为不可以,也请简述理由。(3 分)【材料】 在收藏老家具的人中流传着一句老话,叫 “摔断胳膊摔断腿,不能摔断榫 ”。18文章第段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3 分)19请从说明语言的角度,分析下面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 分)(1)历经十几次地震袭击,依然高高耸立,其功臣之一,就是榫卯。(2)无从可知,迄今为止 可见的最早的实物,是距今6900 多年的浙江河姆渡遗址上的建筑。20结合全文,说说题目“一榫一卯总关情”的含意。(3 分)三、写作 (

17、50 分)第 10页共 14页21“和谐”有和睦协调的意思,和谐就是美。和谐是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美好的价值观,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观念。人与人的和谐需要诸多美好的品德来构建,生活中的和谐之美无处不在。人们的心灵因和谐而美丽,人们的生活因和谐而幸福!请以和谐之美,美在 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请你从“诚信”“友善”“互助”三个词语中选择一个,将题目补充完整。文体自选,不少于 600 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第 11页共 14页第五单元达标测试卷一、1.C点拨: A 项“崇”应读 chng,B 项“簇”应读 c,D 项“纤”应读 xi n。2D3C点拨:“不动声色”指

18、内心活动不从语气和神态上表现出来,形容态度镇静。用在此处不合语境。4D5.D6昆虫记法布尔切叶蜂小麻雀野外观察和实验7(1)示例:苏州园林冠江南(2)(3)示例:建筑 巧夺天工文学 诗词沃土旅游 观赏胜地二、 (一)8.D9俄顷 /旋风卷入云霄中。10示例:“尽拔”生动地表现了龙卷风的威力巨大。点拨:围绕“插天、尽拔、卷入、略尽、悉卷入、移”等任意一个词语,能说明龙卷风威力巨大,破坏力强 (危害大 )即可。【译文】 熙宁九年,恩州武城县有旋风从东南方向刮来,远远望去,像一只羊角直插入天空,大树全被风连根拔起。顷刻间,龙卷风卷入云霄。不久旋风渐渐地移近,所经过的县城、官府、民房几乎被一扫而尽,全

19、都被卷入云中。县令的儿女和奴婢被卷走,又摔到地上,死伤了好几个。老百姓中死伤和失踪的人不计其数。县城完全成为一片废墟,于是县城就移到了现在这个地方。第 12页共 14页(二)11.A12最喜欢在地下通道、树根、岩石下面的缝隙中做窝大房套小房,小房挨大房,洞洞相连,功能各异;里面有卧室、餐厅、卫生间、仓库等田鼠的点心很多会自相残杀13列数字、举例子。从侧面具体说明了田鼠对庄稼的危害之大。14“到一定程度”是指达到能容忍的最高限度,具体多到多少,这要根据田鼠的具体生存环境来判定,生存环境不同,这个“到一定程度”也就不同;去掉了,就不够准确,无从判定“多”的程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分寸感和准确严密

20、性。15有道理。这是生物生存之道的自我调节,符合大自然的规律,符合“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三)16.(1)介绍了榫卯的平衡与耗能两种功效。(2)不能调换。第段介绍榫卯的连接功用,第、第段介绍榫卯的两种功效。而榫卯的两种功效是因连接而生发的,第段和第、第段间存在逻辑关系。17示例一:可以。应该放在第段中。因为这段材料突出说明了榫的连接功用,而文章第段也正好说明的是榫卯的连接功用。示例二:不可以。因为材料主要说明榫在家具结构中的重要作用,而文章主要说明榫卯在古代木构建筑中的作用。18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段承接了上文对榫卯技术方面的介绍,引出了下文对榫卯所衍生出的文化的介绍。第 13页共

21、14页19(1)“功臣”一词说明了榫卯结构对山西应县木塔的抗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2)“迄今为止”说明距今6900 多年的浙江河姆渡遗址上的建筑,只是到目前为止可见的最早的榫卯木结构建筑,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0一榫一卯都关联着人的情感。简单、实用的榫卯是如此的神奇、伟大,让作者深深为之折服;并由此领悟到,事物都是由关系连接在一起的,其精髓是榫入卯眼。三、21.思路点拨: 审读关键词。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题目中有三个关键词,即“和谐”“美”及备选项三个词中的一个。“和谐”是指不同事物之间相辅相成、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或是对立事物在一定条件下辩证地

22、统一、共处。所以,在选材和立意上,写的应该是不同事物和对立事物之间的关系,如果写的是个人独善其身的“独角戏”,就不符合题意了。对“美”的理解相对容易一些,“美”是指给人带来愉悦的体验、幸福的收获。备选项中,“诚信”指的是诚实、守信,“友善”指的是友好、善意,“互助”指的是互相帮助。对于学生而言,不管选择其中的哪一个来写,都应该受到“和谐之美”的限制。文体构思。写作记叙文可以这样构思:对手之间本应是激烈的竞争关系,却也可以因为友善或互助而达到“和谐之美”;陌生人之间本来存在隔阂、疑虑,也可以因为诚信或友善而达到“和谐之美”。议论文写作素材可以考虑:蔺相如凭借宽容、友善征服了廉颇, 留下了“将相和”的美谈; 诸葛亮促成孙刘联盟, 以友善、互助赢得赤壁之战的辉煌;季布“一诺千金”,他凭借诚信,得道多助,获得了大家的尊重和友谊,这些都是“和谐之美”。例文略。第 14页共 14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