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沪科版第19章四边形19.3.1矩形及其性质【说课稿】.doc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6239038 上传时间:2020-10-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49.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数学沪科版第19章四边形19.3.1矩形及其性质【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数学沪科版第19章四边形19.3.1矩形及其性质【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数学沪科版第19章四边形19.3.1矩形及其性质【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八年级数学沪科版第19章四边形19.3.1矩形及其性质【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数学沪科版第19章四边形19.3.1矩形及其性质【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数学沪科版第19章四边形19.3.1矩形及其性质【说课稿】.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矩形及其性质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八年级(下册)第 19 章第 3 节第一课时矩形及其性质。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八个方面说一下这节课。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以及小学学过的长方形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它是平行四边形的延伸,不仅为矩形判定的学习做铺垫,也为菱形、正方形的学习打下基础。学生通过对生活中的长方形的观察、思考、归纳、抽象得出矩形的定义和性质, 这样的安排使学生易于接受抽象的定理, 并能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真正享受到探索的乐趣。二、学情分析我授课的对象是八年

2、级( 1)班 , 本班的学生基础知识比较好 , 思维很敏捷 , 但在课堂上不太爱发言 , 课堂表现力不强 . 但我上课那天他们课堂上的表现比我预想的要好得多。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 、让学生掌握矩形的定义和性质,理解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区别与联系2、会初步运用矩形的定义和性质来解决有关问题(二)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探索矩形的定义和性质的过程,通过演示、观察、动手操作、归纳总结等活动,增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增强他们的主动探究意识,逐步掌握说理的基本方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第 1页共 4页在探究矩形的性质的活动中,培养学生严谨

3、的推理能力以及合作探究的精神,体会逻辑推理的思维价值,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四、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矩形的性质 .2、难点:矩形的性质的探究和灵活应用.五、说教学方法1 、说教法根据本课内容和八年级学生的特点, 本节课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 直观演示法和引导发现法 , 使教师的主导地位得到充分体现。2 、说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观察演示、动手操作、分组讨论、合作交流,归纳总结,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正如新课标中所要求的 : 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乐于学习”。3 、教学手段本节课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 课件中的动画演示直观形象 , 便于学生观察 ,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 以提高教学效果。六、说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节课具体的教学过程如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复习平行四边形定义和性质性质,依旧迎新,这是数学教学的基本方法。2 、老师展示一些生活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很多长方形。3 、老师演示改变平行四边形活动框架的形状, 当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特征, 引出矩形的定义; 通过提问并引导学生观察矩形还有哪些特殊的性质,从而导入新课。4 、让学生举生活中矩形的例子。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观察思考、分析、交流引出矩形的定义,把平行四边形的演变过程迁移到矩形的

5、定义上来, 明确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引入课题。并通过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第 2页共 4页(二)探究新知第一环节:在这一环节,我主要采用直观演示、小组合作探究、分组讨论的教学方法,通过三个活动引导学生从角、 对角线、对称性等几个方面去探究矩形的性质 。活动 1. 让学生观察、猜测、(一小组为单位)动手测量验证,然后老师多媒体演示动画,让学生总结矩形的性质;引导学生用几何语言证明矩形的性质。设计意图 :在活动中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新知, 在交流中归纳新知,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活动 2. 学生拿出矩形纸跟着老师动手折叠探究矩形

6、的对称性、 然后多媒体动画演示,得到矩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设计意图 :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探索矩形的对称性,这样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发挥,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增强他们的主动探究意识。活动 3 老师引导学生观察矩形 ABCD,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从矩形中抽象出直角三角形,学生归纳,教师补充得出矩形性质的推论,并引导学生证明。(1)推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2)总结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设计意图: 让学生感受矩形与直角三角形有密切的关系,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 有助于生形成系统化的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巩固新知例 1.已经 : 矩形 ABC

7、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 0, AOB=60, AB = 4cm,求矩形对角线的长 ?在黑板上作图是体现数学老师基本功的一个方面,让学生巩固矩形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解题规范、过程完整、条理清晰的解题习惯。例 2.( 投圈游戏 ) 四个同学正在做投圈游戏,他们分别站在一个长方形的四个顶点处,目标物放在对角线的交点处,这个游戏对每个人公平么?为什么?这道题很基础,考察举行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通过这个游戏向学生渗透转化、类比、思想方法。(四)课堂练习我设计了基础题和拓展练习1. 自我检测 (选择填空题)2. 拓展练习设计意图 :让学生体会矩形性质灵活应用;自我检测题较基础,可以发现和弥补课堂学习的遗漏和不足,拓展练习则供学有余力的学生。第 3页共 4页( 四)归纳小结1. 用几何图形展示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的从属关系,让学生看了一目了然。2. 引导学生从角、对角线、对称性等方面总结归纳矩形的性质 ,有助于学生对矩形性质的记忆,.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是让学生来完成,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养成及时总结、善于总结的习惯。七、说板书设计1. 矩形的定义矩形的性质2. 性质板书设计简洁明了,教学重难点突出,学生看了一目了然, 便于学生巩固和记忆,形成知识的结构化、系统化。设计意图:(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3)推论第 4页共 4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