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6239755 上传时间:2020-10-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3.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师推荐 ,气候教案第一课时教与学目标:1、学会阅读等温线图,了解我国冬季和夏季的气温分布特点,并能分析其形成原因。2、了解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和分布,以及对农业的影响。教与学重点:1、我国冬季和夏季气温的分布规律2、温度带的划分。教与学难点:我国冬夏气温分布规律的形成原因。教与学方法:情景导入、对比讲解、读图分析教与学准备:景观图片、一月、七月气温分布图、中国温度带图。教与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请同学们观察下面一组图片(图片展示:哈尔滨的冰雕展览和广州的花卉展) ,它们分别在哪里举行?什么时间?(学生回答)相同的时间,广州和哈尔滨却举办了两种不同的展览,说明两地的气候差异很大。这节课我们就

2、来学习第二节气候。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1、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31 页图 2.13 “中国 1 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和图2.14“中国 7 月平均气温的分布” ,解决问题:我国冬季和夏季的气温分布各有什么特点?2、小组交流:四人一组,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而夏季却南北普遍高温?()教师点拨:冬至日,阳光直射南半球,北半球自南向北白昼时间逐渐变短,夏至日阳光直射北回归线 ,北半球自南向北,白昼时间逐渐变长。阳光直射的地方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离阳光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单位面积获得太阳热量就越少。此外,寒冷

3、的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1,名校名师推荐 ,()探究结论:受纬度位置和冬季风的影响,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受纬度位置的影响,我国夏季普遍高温。、学以致用,拓展延伸:我国冬季和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分别是哪里?为什么?学习任务二:自主学习:阅读教材32 页和 32 页图 2.17 “中国温度带的划分” ,解决以下问题:1、 我国划分为哪几个温度带?每个温度带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2、小组交流:四人一组,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三、总结梳理,归纳方法: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和温度带的划分是本节课的重点,其中影响气温分布规律形成的原因是难点。学习中要利用学生已有的气候方面的知识储备,结合我国的纬度

4、位置、地形特点,通过读图、小组交流的形式、概括总结出我国的气温分布规律;利用列表格的形式对比讲解,得出影响气温分布的原因;温度带的分布主要通过我国的地形图,反复读图,加深对温度带空间分布的记忆。第二课时教与学目标:1、通过阅读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我国降水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初步学会分析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2、了解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每类干湿地区的分布范围。3、了解我国的气候特征和气候类型,培养学生分析气候特征的技能。教与学重点: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我国的气候特征和气候类型的分布。教与学难点:分析、归纳、概括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教与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

5、图析文、对比分析、归纳总结教与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复习提问气候的两大要素,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出课题,上节我们学习了气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气候的第二大要素降水。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2,名校名师推荐 ,学习任务一:1、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 34 页和图 2.18 “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和图 2.20 “中国南北四个城市降水的季节差异”, 阅读教材第 36 页及图 2.22 “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解决以下问题:( 1)、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是否均匀,有何分布规律?( 2)、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城市降水在季节分布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3)、我国划分干湿地区的依据是什么?我国共分为哪几类干

6、湿地区?找出它们的分布地区并说出各自的天然植被。2、小组交流:四人一组,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3、教师点拨:我国降水量地区分布不均,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降水季节不均,集中于夏秋季节。关于降水分布,有三条界线比较重要:a.800mm 年等降水量线,它大致经过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然后折向东,沿秦岭淮河一线,此线以东、以南地区年降水量大于800mm,为温润区。此线以北为半湿润区;b:400mm 年降水量线,此线大致沿大兴安岭长城一线到兰州,向西南,经青藏高原到冈底斯山一线。此线是我国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大致分界线;c:200mm 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内蒙古中部贺兰山祁连山经青藏高原一线。

7、此线大致是我国半干旱区和干旱区的分界线。4、合作探究:()探究问题:“橘生淮南则为橘,聚生淮北则为枳”试用地理学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教师点拨:从秦岭淮河两侧气温降水的不同来分析。()探究结论:秦岭淮河南侧为向阳坡,气温高,同时是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而北侧则相反,因此由于两侧的气候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自然植被。三、总结梳理,归纳方法:今天,我们主要分析了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成因,我国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通过对知识的学习和对规律的总结从而形成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第三课时教与学目标:了解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教与学重点:3,名校名师推荐 ,我国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与影响。教与学难点

8、:我国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与我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教与学方法:以图析文,合作交流。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图2.28 中国的冬季风和夏季风示意图,在引导学生回忆或回顾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哪些?我国的海陆位置有什么特点的基础上,引导他们从图上观察出我国冬夏季风的源地、风向及海洋与大陆气压状况的区别后,进而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冬( 或夏 ) 季风从大陆吹向海洋,还是从海洋吹向大陆,为什么?( 教师小结 ) 学生读图、观察、思考、回答后,教师补充讲述:冬季风从亚欧大陆内部纬度较高的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和蒙古高原一带,吹向低纬的太平洋、印度洋热带洋面, 主要是由于北半球冬季大陆内部气温较低,气压较高,而热带

9、洋面气温较高,气压较低,于是寒冷干燥的气流从大陆吹向海洋,从纬度较高的地方吹向纬度较低的地方,使沿途所经地区普遍降温,进一步加大了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的差异,这样就形成了干冷的偏北风( 西北风、东北风) 即冬季风。可以说,我国南北受冬季风影响程度大小不同是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夏季风从低纬的太平洋和印度洋热带洋面吹向纬度较高的大陆内部,主要是由于北半球夏季低纬的热带洋面气温相对较低,气压较高;而大陆内部气温较高,气压较低。于是温暖湿润的气流从纬度较低的热带洋面吹向纬度较高的大陆内部,形成了温暖湿润的偏南风( 东南风、西南风) 即夏季风。( 提问 ) 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除了受纬 度位置的影响, 还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学生: 冬季风 ) 为什么? ( 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补充小结)( 教师小 结) 冬季风从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一带频频南下,我国北方地区首当其冲;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冬季风在南下过程中,受重重山岭的阻挡,势力逐渐减弱。南方受冬季风影响而降温的程度,远比北方小。因此,寒冷干燥的冬季风的盛行,也是导致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总结 ) 综上所述,我国东部广大地区之所以形成典型的季风气候,除了纬度位置的影响外,还有海陆位置、地形的影响。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