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初中生物八上《第7单元第20章第1节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word教案(4).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6247247 上传时间:2020-10-1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0.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初中生物八上《第7单元第20章第1节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word教案(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苏教初中生物八上《第7单元第20章第1节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word教案(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苏教初中生物八上《第7单元第20章第1节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word教案(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苏教初中生物八上《第7单元第20章第1节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word教案(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初中生物八上《第7单元第20章第1节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word教案(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初中生物八上《第7单元第20章第1节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word教案(4).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教学内容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3 课时)1、了解生物圈中生态系统的类型。2、理解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教学目标3、生态平衡的概念和特点。4、了解人工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特点。1、生态平衡的概念及特点。教学重点2、人工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特点。教学难点生态平衡的概念和特点。教学策略启发教学、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展示交流。课时安排3 课时(第 1 课时)二 次 备 课一、导入新课(创设情景)复习生态系统的概念,分析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引出:地球上生态系统的种类。设计思想开门见山直点主题,既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又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二、新课教学1、生态系统的种类

2、和特点:教师:利用课件,出示通过视频材料所要解决的问题:( 1)通过欣赏生态系统的视频资料说出:生态系统的种类和特点( 2)利用课件,出示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并总结出各种生态系统的共同特点:生态系统内部不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每种生态系统都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有限的, 实例: 野草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学生:对比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和荒漠生态系统的组成,比较这些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结论: 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 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 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越强。设计思想以问题为导向,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视频教材能够再现各种生态系统的自然状况,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加深印象。2

3、、生态平衡:教师:利用课件展示火山爆发、地震等自然灾害对生态系统瞬间造成的破坏、人为因素对生态环境的调节能力的破坏的现象。提出问题:(引出生态平衡的内容)学生分析得出结论:( 1)分析一个处在正常状态下的热带草原生态系统和一个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得出:生态平衡的概念。( 2)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 得出生态系统是一种动态平衡。 (注意:种类和数量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设计思想创设新奇的情景,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逻辑思维的能力,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3、地球上所有生态系统的总和构成了生物圈:利用课件播放电影科幻片 The Day After Tomorrow 末日浩劫(

4、又名:明天 过后)中,全球生态平衡被破坏后,出现的各种自然灾害的场面(地震、雪灾、海啸、冰雹和龙卷风等自然现象) 。引出地球上的生物共同生活在一个大的生态系统中:生物圈自学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的位置和概念。设计思想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亲身体会到我们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大的生态系统中, 为不出现末日浩劫中的场面,提高自觉保护环境意识。(第 2 课时)一、导入新课(创设情景)播放当前我国各地的自然、经济的专题片, 把学生分成分城市、农村、山区、海滨四个小组进行讨论:当前城市、农村、山区、海滨的经济发展特点及环境状况:(根据自己对不同地区资料的掌握情况,自由分组)每个小组

5、选一名学生对所在小组的研究情况进行汇报交流。设计思想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把我国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情况展现给学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分组讨论, 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培养了合作学习的意识; 通过交流, 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积极性。二、新课教学在汇报交流总结时,教 师提出:中国人口最多的农民,所从事的产业是农业, 那么,我国以前靠天吃饭的农业状态和现在的农业状况有什么不同呢?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引出:1、农田生态系统(典型的人工生态系统)。欣赏一组从网上下载的图片, 比较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生系统和一片农田生态系统。分析:对比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生系统和一片农田生态系统什么差别

6、。得出结论:( 1)经过人工改造的生态系统是不稳定的,其生态平衡需要人类的维护。( 2)人类需要对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有利的生态系统。设计思想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学习求知。 课件中使用了从网上下载的图片、 视频等资源, 体现了资源的共享是时代的要求, 学习的根本在于拥有共同的资源。2、阅读材料:教材P116,了解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设计思想发挥教材资源优势, 学会分析、 运用材料, 为突破教学的重点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能力。3、方案一:出示老师制作的生态瓶。讨论 :瓶内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的生态系统还是人工的生态系统。如何维

7、持瓶内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方案二:根据实验小组讨论如何制作一个小的生态瓶。1、根据问题,作出假设,讨论和提出制作一个小型生态系统的方案。2、分析影响这个小型生态系统的因素、讨论如何维持瓶内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方法。设计思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情景创设中,强调创设尽可能实在的真实情景, 因为真实的情景接近学生的生活体验。上面两个方案都给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学习情景,使学生能了解自 己所要解决的问题,启发学生思维的拓展,提高课堂的实效性。(第 3 课时)一、导入新课(创设情景)复习:1、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特点。2、利用课件展示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图片,分析二者有什么区别。设计思想由此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使课内学

8、习与课外调查活动得到有机结合,使知识系统化。二、新课教学教师:利用课件出示研究型课题:对比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坪学生:室外调查观察前准备1、把学生每8 人分成一组。2、观察过程中认真填写观察记录。3、观察结束后讨论研究观察题,并形成自己小组的探究报告。4、在考察过程中注意安全!附表:研究性课题用表(样表)思考题:1、分析采用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坪绿化和美化环境的优缺点?2、如何在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坪之间进行对比实验。设计思想本环节的设计, 将课堂由室内延伸到室外, 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自主、 合作学习的能力; 通过小组内研究, 培养学生之间的协作与谦让的人际交往技能, 增强自信心, 培养参与社会决策的能力。在形成研究报告的过程中深化了课堂内的学习成果。作业设计板书设计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