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4课时--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的笔算拓展资料四则运算符号的来历.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6253873 上传时间:2020-10-1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63.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4课时--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的笔算拓展资料四则运算符号的来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4课时--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的笔算拓展资料四则运算符号的来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4课时--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的笔算拓展资料四则运算符号的来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4课时--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的笔算拓展资料四则运算符号的来历.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四则运算符号的来历四则运算的种种符号是从 15 世纪才开始逐渐使用的。 公元 15 世纪,德国数学家魏德曼首创加号 “”、减号 “”。他把一条横线与一条竖线合并在一起来表示合并(增加)的意思,而从加号 “”中去掉一竖,就表示拿去(减少)的意思。乘号 “”是在 17 世纪由英国数学家欧德莱最先使用的,因为乘法是一种特殊的加法,欧德莱把加号斜过来写以表示乘。除号 “”是在 17 世纪由瑞士人拉恩创造的。他用一道横线把两个圆点分开,表示分解的意思。等号 “”是在 16 世纪由一位英国皇家法庭的医生罗伯特 雷科达首创的。他认为最能表示相等的是一对平行线, 即同样长的两条线段如 “”。大于号 “ 和”“ ,”是 17 世纪哈利阿创造的。第 1页共 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