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泊船瓜洲人教版2014.doc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6260593 上传时间:2020-10-1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65.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泊船瓜洲人教版201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六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泊船瓜洲人教版201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泊船瓜洲人教版201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泊船瓜洲人教版2014.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走近作者悟诗情走进诗境品诗韵 泊船瓜洲教学反思泊船瓜洲是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文,是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恋和热爱。一、品诗寻味的教学特色五年级的学生已学过很多古诗,他们能借助注释、工具书、想象画面等多种方法来读懂古诗的大意,对学习古诗抱有一定的热情。借明月而思乡的诗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等等;张媛老师通过课前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 ”,课中诵读王安石的梅花 、元日、书湖阴先生壁,形成了古诗文 “以诗读诗、以诗学诗、以诗悟诗、创设诗韵 ”的教学特色。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结

2、合画面、音乐、想象江南春的美景,揣摩作者用 “绿 ”的精妙,反衬作者的思乡之情。通过意境的创设、书写作者的心声、拓展资料的展示,来体会作者深深地思乡情怀。二个性鲜明的教学策略张老师对教材有较为深刻的理解, 针对五年级学生的学情, 把教法和学法融为一体,采取了个性鲜明的教学策略。情境教学法。苏藿姆林斯基说过: “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 ”教学本首诗,张老师通过板画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导语创设情境,语言描绘情境等多种手段,创设各种学生乐于接收,能享受其间的情境,使学生在多向互动的情境中阅读、感悟、表达与创新。读悟教学法。张老师始终注重在朗读中感悟,在品读中理解,在吟读中提升,在研读

3、中发展,在诵读中陶冶情操。想象教学法。张老师挖掘了教材的空白处,让学生开启想象的闸门,抒发内心的情怀,发表独立的见解,从而揣摩人物的内心、产生情感的共鸣。三掷地有声的教学效果张老师采用想象、感悟、读诗、写话、资料补充等多元化的手段引领学生感悟古诗韵味,体会诗人对家乡的留恋和难以割舍的思乡之情。抓文眼 “又 ”和 “绿”想象画面, 感悟诗境。 张老师注意引导学生理解“绿 ”的含义,并让学生依据诗句想象江南的春天是一幅幅怎样的画面?并用语言描述出来; 接着突出“又”字蕴涵的深意:作者看到春天满目的新绿,想到春天去了有再来的时候,而自己离开了家乡,什么时候能再回来呢?引读:此时此刻,诗人他怎能不想

4、明月何时照我还。远望着美丽的故乡, 遥想着难舍的亲友, 诗人怎能不问 明月何时照我还。 此时,学生通过诵读最后一行诗,对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依依不舍之情有了进一步的感悟。2指导诵读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之隔数重山。 ”本环节的教学,旨在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张老师用巧妙的方法, 引导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走进诗人的生活中去,想象诗人在家乡度过了哪些难忘的时光?通过写话、汇报、交流,让学生领悟:此时的诗人泊船在瓜洲, 和家人团聚,尽享受家庭的幸福和温馨还能实现吗?经过反复的吟诵,使学生深刻体悟作者的思乡之情。3诵读古诗,升华感情。在以上分步品读古诗的基础上,张老师再引领学生整体诵读古诗,这不但是回归到古诗的本体上来,更是学生情感的再次回归和升华。通过上述板块的教学设计,紧扣目标,层层推进,不断设置语言感悟、品读的实践点,引领学生体会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并将本课古诗辐射到其余相关诗句,升华了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不仅积累和运用了诗句,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释放和表达思念家人、朋友的情感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