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美术上册会动的动漫画名师制作优质教案沪教版.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6262131 上传时间:2020-10-1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66.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五年级美术上册会动的动漫画名师制作优质教案沪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五年级美术上册会动的动漫画名师制作优质教案沪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五年级美术上册会动的动漫画名师制作优质教案沪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五年级美术上册会动的动漫画名师制作优质教案沪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美术上册会动的动漫画名师制作优质教案沪教版.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会动的动漫画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知道动画电影的放映原理实践与创造:自己制作一个会动的小影片欣赏与评议:发现他人制作的好创意,并介绍自己的作品作业要求:基础层面:为线描稿涂色,制作成会动的小影片拓展层面:自己设计几个连续的画面并制作成会动的影片探究层面:创意其它方法让画面动起来教学环节与指导要点(一)欣赏与感受:1请学生欣赏小动画。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说一说,或动脑筋想一想,影片中的画面是怎样动起来的。2教师小结:动画电影是将许多连续的画面一个个排列在胶片上,通过快速放映,画面就“动”起来了。3介绍其它画面会动的形式:走马灯、皮影戏。(二)启发与尝试:1看书、自学。有哪些简易的方法可

2、以让小影片动起来?2思考、讨论:有哪些制作要求。3小结:图片在粘贴固定的时候,位置要对齐,否则影响动画的放映效果。4学生尝试:给线描稿涂色。 (各部位颜色要基本一致)剪下纸片。粘贴在铅笔上或装订成小书。5游戏,观看小影片。(三)想象与实践:1交流游戏感受。2讨论:图片的绘制又有什么要求呢?3交流、小结:每个画面中的动作有连续性。幅度不大。人物形象清晰。根据动作安排好人物的位置。4作业:自己设计绘制几个连续的画面,并动脑筋让画面动起来。(四)展示与评论:1展示作品,介绍自己的创造。2互评,教师评议。动画放映的效果如何?动作设计有趣、清晰。画面动起来的方法有创意。教学研究(一)儿童经验 再观看动画

3、片、卡通片的时候,学生都会对画面是如何动起来的产生好奇心,所以本课的学习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并通过简易的操作方法体验成功和快乐。(二)相关背景1名校名 推荐传统动画片是产生了 1 个多世纪的一种艺术形式,用最简单的话说就是:会“动”的画,和电影一样,他是利用人类眼睛的视觉暂留现象,而使一幅幅静止的画面连续播放,看起来像是在动。它应该归类与电影艺术。不同于通常意义的电影之处在于:它的拍摄对象不是真实的演员,而是由动画师画出的动画形象等。从分工上说比较复杂,一部完整的传统动画片,无论是5 分钟的短片还是2 小时的长片,都是经过编剧,导演,美术设计(人物设计和背景设计) ,设计稿,原画,动画,绘景,

4、描线,上色(上色是指描线复印或者电脑扫描上色) ,校对,摄影,剪辑,作曲,拟音,对白配音,音乐录音,混合录音,洗印(转磁输出)等十几道工序的分工合作,密切配合,才可以顺利完成。传统动画经历 100 多年的发展,影响力越来越大,无论大人孩子等不同的人群,都是他的观众,一个好的卡通形象会被一个人记忆一生,说明动画片确实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三)讨论与探究1教学思路(指引)1)有的学生可能在课外就了解了动画动起来的原理,所以教师在展开讨论后,学生间的信息就可以得到交流。2)走马灯和皮影戏的介绍,让学生在接触民间工艺的同时,也在启发学生自己创意会动的小影片的方法。3)根据提供的线描稿进行作业后自己再重新

5、设计制作的教学设计,对学生的要求较高。教师也可以把要点都让学生知晓后,在作业环节分层次要求:有的学生可以根据提供的材料进行作业;部分学生可以自己设计连续的画面;甚至自己创意新方法让动画动起来。2操作技能(提示)1)传统动画片是用画笔画出一张张不动的、但又是逐渐变化着的动态画面,经过摄影机、摄像机或电脑的逐格拍摄或扫描,然后,以每秒钟24 格或 25 桢的速度连续放映或播映,这时,不动的画面就在银幕上或荧屏里就活动起来了。短短10 分钟的普通动画片,就要画几千张画面。2)学生在自行设计画面时,人物的形象要清晰,动作表现自然生动;根据动作安排好人物的位置;每个画面间的动作有小变化,而最后呈现的动作

6、与第一幅画面间的差别可稍大些,增强影片放映时的视觉感受。3)教师可要求学生绘画时线条流畅、色彩鲜艳,有背景的要力求突出主体。4)自己设计画面时,根据放映方法可以事先剪裁好大小一致的纸片(要预留固定粘贴的纸边),或准备好折成格子大小一样的纸条,再进行绘制。粘贴固定时,注意位置的一致性,以免放映时人物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影响动作的连贯性。5)可提醒学生留心身边的事物,用来成为放映小动画的道具。如:大可乐瓶倒置,把连续的画面围着瓶身最粗的无倾斜的部位贴成连起来的一圈,用双手搓动下面较细的部分,瓶子的转动会使画面动起来。又如:在长纸条上按顺序绘画连续的画面,然后在一观看口后快速抽动纸条,也会使画面动起来。(四)评价内容参评1动画放映的效果如何?2动作设计有趣、清晰。3画面动起来的方法有创意。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