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音乐下册第6课《空山鸟语》名师制作优质教案花城版.docx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6262809 上传时间:2020-10-1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66.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音乐下册第6课《空山鸟语》名师制作优质教案花城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三年级音乐下册第6课《空山鸟语》名师制作优质教案花城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三年级音乐下册第6课《空山鸟语》名师制作优质教案花城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音乐下册第6课《空山鸟语》名师制作优质教案花城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音乐下册第6课《空山鸟语》名师制作优质教案花城版.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师推荐 ,空山鸟语教学目标与要求:1、 感受题目中的“空山”与“鸟语”的意境。2、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了解二胡,并对笛子的音色及奏法有个初步的了解。3、 使学生感受二胡的表现力及乐曲的情绪和艺术情境。4、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展开想象,并通过模仿、对比欣赏加深学生对乐曲情感和意境的理解。5、 培养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热爱,发展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课的歌曲一只鸟仔,学唱第二段先听一遍歌曲,有节奏地读一遍两段的歌词。特别是第二段歌词。跟随伴奏演唱第二段。两段一起演唱。二、欣赏空山鸟语、引入。“空山”是出自唐代王维的诗“空山不见人”的意思。整个曲

2、子的意境是幽静、深远,犹如山林的召唤,空谷回声。、先整体听一遍曲子,能说一说听完后的感觉。、是不是一直都很安静?还是有对比的?、能否听到鸟的叫声,模仿一下。、再复听一遍, 分段欣赏, 能感受乐曲的引子部分表现空山的已经以及后面模仿鸟叫的部分和人的形象。补充:(乐曲结构属于多段体,共五段,另有引子和尾声。引子犹如山林召唤,空谷回声,简单几笔就描绘出题意幽邃、深远、静穆的意境, 接着,以非常活跃的旋律进行,作为“人”的形象出现, 在全曲贯穿始终,时而单独出现, 时而与鸟鸣相结合, 宛若自然景色给予“人”的清新愉悦心情,与自由自在的鸟语交融相织。作者创造性地运用三弦拉戏式的模拟手法,将鸟语音乐化,使

3、乐曲的造型性和抒情性有机结合,因而音乐优美生动,富有情趣。)、提问,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介绍二胡,(多媒体),1,名校名师推荐 ,包括二胡的构造、基本演奏方法、音色等、介绍二胡演奏家刘天华。(多媒体)(补充:刘天华(1895 1932)原名刘寿椿,江苏江阴人,民族器乐作曲家,二胡、琵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为著名文学家刘半农之弟,也是我国30 年代的国乐大师,由于他在创作和演奏上的努力, 使我国的国乐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为开拓和发展我国民族音乐做出了巨大贡献。 刘天华生活的时代, 正值内忧外患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叫花子胡琴要饭的笛”一语道出了当时民族音乐的社会地位。就在那样的环境里,

4、刘天华抱定“改进国乐”的坚定信念,在崎岖坎坷的路上奋战了20 年,培养造就了一批优秀的民族音乐演奏家,创作了几十首二胡、 琵琶曲和练习曲。 人们所熟悉的二胡曲 病中吟 、月夜 、空山鸟语 、光明行、苦闷之讴、独弦操、烛影摇红等都是他创作的。刘天华对我国民间音乐也作了许多整理工作,他就是因为在天桥收集“吵子会”锣鼓谱,在与民间艺人接触中,不幸染上猩红热病,于1932 年 6 月 8 日因医治无效而病逝,时年仅37 岁。)、对比欣赏,聆听笛子曲荫中鸟,感受不同的乐器模仿鸟叫的效果。体验音乐与自然结合的效果。能够加深对民族器乐的热爱。补充:(欣赏曲目荫中鸟是一首笛子独奏曲,刘管乐作曲,创作于五十年代。乐曲取材于河北民间音调, 通过对一群在树荫中嬉戏逗乐的鸟儿的描写, 表现出作者乐观豪放的情绪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加之运用了民间流行的滑音、 吐音、花舌音等竹笛吹奏技巧,更加生动地表现了荫中百鸟争鸣的景象,借景抒情地表达了人民对新生活的热情赞颂。)、联系生活,发挥想象,自己模仿鸟叫声。感受音乐模仿的乐趣。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三、总结、下课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