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起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测量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6264612 上传时间:2020-10-1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68.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三起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测量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苏教版三起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测量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苏教版三起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测量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三起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测量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起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测量教学设计.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测量教材分析:本 是 教版科学三年 下册第六 元 察与 量的第2 部分,在学生 用各种感官 多种物体做了 致的 察基 上, 致的 察也会有不可靠的 候。感 不可靠怎么 ? 量可以 我 提供精确的数据。本 将 学生 行五种基本 量技能( 量速度、 量容 、 量 量、 量 、估算面 )的 。教学目 :1学会用尺、量筒、秒表、温度 等 物体 行 量,采集数据并做 ;2体会 量 科学的重要性,意 到只凭感 是不可靠的,科学需要精确的 量。3培养学生 手探究能力和 新思 能力。教学准 :1 量工具:量筒、量杯、天平、温度 、体温表、直尺、秒表等2大小相似的 方形 盒、 叶。3幻灯片、 音 、投影 。4参

2、 了解体温 、血 表、气 等先 器的 构与功能。教学 : 2 。第一课时一、引 察,启 思考。1出示 画,仔 察 画:直 ?曲 ?思考:只凭我 的感官可靠 ?2 :大家能想出 法来 一下 ?3学生 手操作 。 (学生用直尺比划, 量 度)4 果。 (都是直 ,一 )5 : 才,我 用眼睛 察所得的 果是弯的,可通 是直的,你 明白了什么?(使用 量工具 物体比只凭感官准确可靠) 意 :使学生知道到只凭感 器官 物体不 准确,使用 量工具比只凭感官准确可靠。二、 情境,鼓励探索。 堂 量自己的速度、身高、和力量。1 :跑步速度 如何 量?要用什么 器 ? 量 要注意什么?身高和握力呢?2 学生

3、量速度、身高、握力,同 引 学生 察 量器材上所 的 位。3 :通 才的 量,你明白了什么? 意 :学生喜 互相比 ,可以相互比 的内容 在太多了:比快,比高,比重,比跳但是,具体的比 果是什么,需要用 量 位来作 明。 里 学生通 量自己的速度、身高、力量,从 了解 量的必要性。三、阅读资料,认识各种测量工具。1. 出示珠穆朗玛峰雄姿和健儿勇敢攀登的图片。学生观察,说说从中知道了什么?2. 教师补充介绍一些珠峰的资料情况和对珠峰的测量情况。3. 师:由珠峰高度是新旧数字之比,你认为为什么会出现数据差?4. 指导学生认识漏刻和沙漏。 (这一活动采用阅读资料和观看音像资料相结合的办法,主要让学生

4、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 )5. 组织学生讨论:沙漏为什么采用流沙而不采用水?设计意图:测量需要工具,不同的测量需要不同的测量工具。阅读本资料,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测量工具的演变,懂得随着测量手段的先进,测量到的数据将会更加准确。四、课堂延伸。和同学合作,为班级做一个沙漏或漏刻。设计意图: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了沙漏和漏刻的原理,必定很感兴趣,因此,设计这样一个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第二课时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测量,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奔中心。二、认识一些测量工具。1教师出示一些测量工具,让学生认一认。(包括:气压计、血压计、电子秤、湿

5、温度表、身高体重计等等)2学生讨论:它们分别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你见过吗?设计意图:学生总是很好奇的,他们乐意追求新奇事物。测量工具各色各样,有的可能学生并不熟悉,教师可做适当的介绍,告诉学生它们的用途,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三、测量容积。1出示装水的A 杯和 B 杯,引导观察。师:你知道哪只杯子中的水多吗?能看出来吗?2学生自由发言。3师: A 杯比 B 杯到底多多少呢?在科学上,物体的大小、多少等都必须精确计算,这就是科学的严谨性,为了让大家能得出更精确的测量结果,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它的名字叫“量筒” 。(板书:量筒)( 1)仔细观察,初步认识量筒的外形特征。( 2)掌握正确的读数方法和

6、计量单位: 读数方法:把量杯放平视线要与液面最低处相平。计量单位: 1L=1000m L 。4学生动手测量,教师巡视指导。5交流探究结果。6比较探究结果,启迪发现:将两次探究的结果比较一下,你发现了什么?(结果应该是一样的,但使用量筒测量能准确地测出多多少)设计意图:探究是科学课的灵魂。在学生认识了测量工具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容积是很有意思的,它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四、认识估量。1出示两片树叶,师:它们谁大谁小?我们该如何比较?2学生讨论,得出方法。凭感官估算。实践:用数格的方法估算两片树叶的面积。3师生共同实践,估算叶子的面积。( 1)在白纸上画出网格线。 (厘米格)( 2)将

7、叶子平铺在方格纸上。( 3)描出轮廓线。( 4)数出各占多少格,介绍估算方法(超过半格算一格,不足半格为0,两个半格为一格)( 5)估算出叶子的面积。设计意图:估算是一种很有用的方法。有些事物可以被很精确地测量,有些事物却难以精确测量,或者没有必要那么精确,这时候我们可以使用估算的方法进行统计。学生学会了这种方法,可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是非常有益的。五、课堂延伸。师:你有没有问过这样的问题:一根玉米棒究竟有多少颗玉米粒,重多少克?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假设每亩地里种植5000 株,每株结两根棒子,你能用这样的方法估算出1 亩玉米地的产量吗?设计意图:这是一道很有意思的问题,学生以前的生活经验显然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学习了本课,学生就可以通过估算解决这个问题。经常开展这样的活动,学生的思维会更加开阔,课后研究的兴趣会更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