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语文教案教学反思孙中山破陋习苏教版.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6266353 上传时间:2020-10-1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7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语文教案教学反思孙中山破陋习苏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三年级上语文教案教学反思孙中山破陋习苏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语文教案教学反思孙中山破陋习苏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语文教案教学反思孙中山破陋习苏教版.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孙中山破陋习教学目 :1、复 生字和新 ,理解由生字 成的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 文。学 默 文。3、通 本文的 ,知道 足 一封建陋 曾 中国 女的身心造成 重的 害,体会 中山 封建陋 的憎恨以及敢于同封建 力作斗争的精神。教学重点: 第二至第七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重点教学 点: 学 默 文。教学 程:一、复 入1、复 生字 上 我 学 了24 的生字 ,并初步了解了 文内容,老 要 大家 生字 的掌握。 件出示 世界,小 开火 。2、 我 学 24 。 学生 2 遍, 引 学生根据 文内容理解 中的“破”、“陋 ”。二、精 感悟 渡: 文从哪些自然段写了 足 种陋 ?

2、(一)学 第二至七自然段1、引 学生默 思考:哪些是 中山看到的情形? 用“”画出来;哪些是 中山反 姐姐 足的理由? 用“”画出; 姐姐 足的理由是什么? 用“”画出。2、交流:( 1) 来 中山看到的情形?(第二自然段) 。思考: 段中哪句 最 中山的心?(“姐姐痛苦极了,眼泪直往下流”) 。用一根 的布条, 一道又一道地 姐姐 足, 怎么会 么痛苦呢?可以引 学生通 有关 料理解,加深感受。也可以用手代脚 。( 2) 中山反 姐姐 足的理由是什么? 件出示句子。 中山生气和心疼的是什么?能把画横 的句子改成 述句 ?( 3) 姐姐 足的理由又是什么? 件出示句子。通 加点的字 你 体会到

3、了什么?3、自由 文第七自然段,体会 中山小 候的感受。引答:当 ,不管 中山如何想,如何反 ,都无 于事。可是,姐姐被 小脚了,以后的几个月, 中山再也没有看到(引答)再也没有听到可 , 足陋 姐姐 来了无法想象的痛苦。 中山看在眼里, 痛在心里, 所以 文 , 件事深深地(引答)4、辨析句子: 件事刺痛了他的心。 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幼小的心。 把 中山推出了房 含着眼泪把 中山推出了房 同学 看, 两句 有什么不同?下面一句 使你感受到了什么? 渡:姐姐原来到底是怎 的一个女孩呢?(二)学 第一自然段学生自由读一读。引导学生通过“洗衣、烧饭、插秧、挑柴,样样活儿都干”体会姐姐的能干;通过“

4、空闲时, 姐姐就陪孙中山一起玩”、 “孙中山最爱听姐姐唱歌, 姐姐也经常唱歌给他听”等词句,体会姐姐的活泼。引导学生体会到正因为姐姐是那样的活泼能干,孙中山才“喜欢自己的姐姐”。(三)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感受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自由读,体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孙中山先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封建缠足陋习,给包括姐姐在内的千千万万中国妇女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所以后来当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成功以后,首先废除的就是这个陋习。引导学生充满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三、拓展1、封建社会的陋习还有哪些?师展示资料。2、现代生活中的陋习以及同学们的陋习有哪些?四、总结全文总结谈话。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想对孙中山先生说些

5、什么呢?板书设计:24孙中山破陋习能干活泼缠足痛苦流泪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教学反思:这篇课文是一个历史故事。由于学生在现实的生活中根本看不到被缠足后的脚的模样,课前我收集了大量的图片和资料,让学生目睹缠足给中国上千妇女带来的痛苦。教学中, 我直插主题,从课题入手,“破”就是废除的意思,“陋习”就是不好的、不文明的、不合理的习俗、习惯,本文中指缠足。然后让学生找出写缠足的段落,并用不同的符号标出“孙中山看到的情形”、“孙中山反对妈妈给姐姐缠足的理由”、“妈妈给姐姐缠足的理由”,让学生带着问题边默读 2-6自然段边勾画, 接着在班内交流, 我相机出示各段的文字, 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在每段文字中的重点字词下用着重号标记。这样, 学生就能深深地意识到姐姐缠足所受的摧残,也懂得了妈妈对封建陋习的盲从和无奈,体会到孙中山从小就有一种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思想。为了让学生感受姐姐缠足前后的变化,而后相机出示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让学生明白缠足前姐姐活泼能干,缠足后带走了姐姐灿烂如花的笑脸,夺走了她悦耳动听的歌声, 更进一步体现出孙中山对姐姐的同情和对这种陋习的痛恨, 坚定了他将来废除缠足陋习的信念。 由于教学中努力做到面面俱到, 我讲的过多, 而学生的朗读却不到位, 给学生悟的时间不够。在以后的教学中,尽量将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的各项技能得到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